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觉醒时代:从少年闰土开始 » 第三十章 过了(求追读)

第三十章 过了(求追读)

    拿到了一百两银子,闰土的心情较好。

    说道:“赵老爷可知道洋人的织布机。”

    “西洋织布机?”

    “你是开绸缎庄,布庄的,如今在上海滩有着一个洋人的织机厂,用的都是洋人的机器。那些机器和咱们的这些织布机器比起来,速度快了很多。速度快了并且质量还没有变差。赵老爷是干布庄的,可以去了解了解。”

    洋人的工业确实好了很多。

    现在慢慢的开始流行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的话。

    京城那边,康有为公车上书之后,变法维新的事情也搞的轰轰烈烈。

    皇帝现在很看重那些支持变法维新的臣子。

    别的不说,枪炮,工业,现在的洋人确实好了很多。

    赵老爷更是疑惑。

    黄山上的迎客松就算了,那个还能说是书上的。

    但是这个洋人的事情,莫非书上也写了?

    闰土离开了赵府,把一百两银票放进了空间中。

    可是他忽然发现空间发生了异变。

    这时候的空间面积好像翻了好几倍。

    看上去差不多有五亩地了。

    仔细的瞧了瞧,还发现能收取的范围也大了很多。

    由三米延伸到了五米。

    这个变化让闰土有些惊讶。

    他不知道这个变化的前提是什么。

    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才会有这样的变化吗?

    那究竟是什么呢?

    闰土想了一下,自己好像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莫非是到了时间,这个空间就会自己发生变化。

    他实在是想不通,但是这个是一件好事情,极好的事情。

    意味着能够种植更多的东西了。

    想着该种点什么的好。

    想了一下,干脆种最简单实惠的,就去种大米。

    想着看看种大米的效果,看看能不能让大米长的像枣子那么大。

    当即就去买了一点稻米种子。

    直接放进了空间中。

    一天等于白天。

    每隔一段时间闰土就会在空间里头看看。

    已经长出秧苗了。

    再次进入空间里头看,一下子麦穗也出来了。

    空间中的植物完全可以不遵照节气的变化。

    差不多两天的时间,水稻就成熟了。

    变得通黄的。

    要是再外面的世界还需要收割,需要再打成大米。

    但是在空间中,闰土拥有着主宰般的实力。

    一眨眼的功夫,所有的稻谷脱落,外壳脱落,直接就变成了大米。

    闰土看着麦穗沉甸甸的,颗颗饱满。

    心里头震惊着:“这他娘的,比袁爷爷的杂交水稻还要强啊。”

    外挂的能力太强了。

    估计能达到亩产三千斤。

    就算是杂交水稻,一般情况下也只会在亩产千斤。

    两天就能搞出一万斤粮食来。

    二十天就是十万斤,两百天就是百万,一年的时间就能搞出一万石粮食来。

    琢磨了下,还是感觉有些划不来。

    一万石粮食卖到的钱,感觉也不是太多。

    还是种人参,种那些稍微珍贵点的植物更靠谱,别把空间的能力给浪费了。

    最起码赚的钱会更多。

    就是不好卖出去,这么大的量,迟早会被人发现。

    万一有些人要追根究底的就比较的麻烦。

    这一天上课。

    先生比较激动的走进学堂,“县试的结果出来了,你们四个考上了三个,很不错。至于你,也莫要灰心,这次没考上还能有下次。尤其是闰土,他是我们县试的第一,非常好。”

    先生看着闰土的眼神非常欣慰。

    摸了一把胡子,自己开心的很。

    学生能有这样的成绩,他这个当老师的开心的很。

    对闰土有着很大的信心,没想到还真的能拿到第一。

    主要是这半年多,闰土的进步非常的快。

    学习能力太强了。

    他这个当老师的都知道。

    学生大概是个啥底子,他能了解。

    当知道结果的那一刻,还是非常激动。

    也算是正常的事情。

    虽然只上课了半年,但是闰土充分借助了空间能力,差不多比同学多了几十倍的时间。

    这么多的时间,只要不是天赋相差的太远,那肯定是要拉开差距的。

    “闰土哥,你真厉害。”

    迅哥儿非常佩服闰土。

    摸鱼抓虾捕鸟刺猹,都已经这么厉害让他佩服了。没想到学习成绩还能这么强。

    先生多勉励了闰土几句,“闰土,切不可骄傲过头,应当时时勉励自身,继续加强。”

    “谢谢先生教诲。”

    闰土也有些开心。

    他知道自己合格过县试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个拿到了第一还是真的没想到。

    也不枉自己做了这么多的准备。

    最起码字迹,通篇下来没有错字没有涂改,已经能打败很多的人了。

    先生:“你们三个人都需要继续努力。二十多天后就是府试,过了府试才算的上是正式的童生。要是能过院试,你们便跟我一样是秀才。”

    镜吾先生看着这几个人,特别是对于闰土,他有着很高的期待。

    本来想着十五岁入学已经是年龄大了,没想到还能给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一个县城参加县试的人很多,能拿到第一,那非常的了不起。

    放学的时候,先生还专门的留下了闰土他们三个人开开小灶。

    讲解着一些经验。

    说的都是一些干货。

    说的都是最近几年府试一直常考的一些题型。

    闰土几个人听着也非常的认真。

    最不让先生看好的是迅哥儿。

    虽然迅哥儿非常的聪慧。

    但是他的那些时间并没有全部用在学习上。

    别的就不说了。

    先生都知道他有看一些课外书。

    要是正经书就好了。

    都是一些无用的不太正经的。

    神话故事,武侠演义小说,甚至还有一些医书,工书,农书,各种杂书都在看。

    在先生看来这有些不务正业了。

    关键是周家老爷子都不怎么的去管教。

    对迅哥儿喜欢的,好像有着由着他去。

    如果是在现代,这种教育方式挺好的,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学的杂些多些,能够知道自己的特长在哪儿。

    但是对于现在的年代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有点儿超前了。

    放学之后,周先生还把他们三留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