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种田之天降良婿 » 第五十三章 朝三暮四?

第五十三章 朝三暮四?

    阿二带了一牛车的煤炭过来,林暖暖令人稍微取了几块,便要去烧火了。

    煤炭这东西,最大的问题是,需要良好的通风。

    现在林暖暖的经济情况,也不支撑盖厂房,所有人都是露天作业。所以,

    最大的问题倒是无需烦恼。

    她只要在小灵的指导下,起火就完事了。

    锅内的植物与水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起火了。

    这是非常典型的水萃法。

    工人们积极性很高,大炉的炉膛内早就被木柴填的满满当当的。但是这样反而不利于生火。

    林暖暖动手把木柴全部取出,只留一条,作为火引。

    众人看到林暖暖这个举动,

    满脸困惑。这是要干什么啊?

    烧石头的时候,

    大家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毕竟农村里面,确实也有这样类似的方法。

    新木柴比较湿,不容易着火,就取稻草做火引,然后去烧火。

    可是即便是这样,稻草也是要填满大半个火塘的。

    林暖暖只留下一小片木柴,这就要引火了?

    “大姑娘,这样不太对吧。”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站出来劝林暖暖了。她没有什么坏心思,反而是存着保护林暖暖的念头,怕她闹笑话。

    林暖暖只是摇了摇头:“您且看着吧。有个火引,这东西随便烧的。”

    新煤炭烧的时候,需要火引,让它到达燃点。但是只要开始烧着了,就会生生不息,尽管往里面填煤炭就是了。

    黑色的石头,在炉膛里面静静地躺着。

    那一小片木柴,确实在发光,但是很快的就烧完了。

    工人们瞅着里面,

    整个炉膛内像是一摊安静的死水。

    这种情况,稍微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没烧起来啊!这怎么能够生火、烧水呢?

    众人一方面担心烧火的问题,另外一方面,难免担心起林暖暖的态度了。

    火要是没烧起来,林暖暖这脸就丢干净了。像他们这样的大人物,遇到这种事,难免会拿下面的人撒气。

    大家这每个月五钱的工作,还能保住吗?

    所以众人是揪着心,看着火塘里面的情况。只是隐隐觉得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发光,但是不亮堂,看样子,是快要熄灭了。

    突然,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水开了!”

    紧紧盯着炉膛的人,这才把目光挪到大炉的锅上。滚烫的沸水里面,煮着深色的树莓,

    尽隐约泛着漂亮的紫色气泡。

    “水真的开了!”

    “一下就开了,好快!”

    “那黑色石头,

    真的能烧着?”

    ……

    工人们的议论此起彼伏,众人皆对这黑色石头充满的兴趣,真的是好又快!竟然能够在不着火的情况下,把水烧开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烧水,本质上就是在热量交换,无论是烧木柴,还是烧煤炭,都是给水供热。

    热量产生,时常伴随着发光与发热。只是烧火非常直接,所以,众人固定思维认为,只有发光的,才算是发热罢了。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科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众人的一片赞叹之中,林暖暖得意洋洋地搅拌着大锅,准备提取染料。

    这个时候,有一个声音响起了。

    还是刚才那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林暖暖在小灵的提示下,知道她叫聂红娘,众人称她为聂大娘。

    “大姑娘,这东西要火引,是不是用稻草也可以。用木柴多浪费啊!”

    此话一出,场面顿时安静下来了。

    工人们都紧张地看向林暖暖。聂大娘说的话,是完全对的。用木柴多浪费啊,用稻草不就行了吗?

    但是,小小的工人给老板提建议,非常不合适。

    而且,林暖暖正在兴头上,聂大娘这么一说,不是触她霉头吗?

    这人正高兴着呢,你给他泼冷水,是个人就要不高兴啊。

    但是林暖暖很是高兴。省钱的事情,她就没有不高兴的。

    因为她基本上不怎么烧火,所以,自然是没想到过,烧稻草这种可能。

    如今被聂大娘一提,她一拍手:“是这个道理,聂大娘,你说的对。木柴可以造纸,用来烧火,确实浪费。大娘,我看你挺会烧火的?”

    “烧火,农村人哪个不会啊?”聂大娘被林暖暖这么一夸,实在不好意思了。

    她就是嘴太快,想什么说什么。林暖暖不生气就好了,夸她没必要。而且,烧火,也是个值得夸奖的事情吗?

    烧火,自然是人人都会。

    但是林暖暖看重的是,聂大娘的思考能力。一般人也就按部就班的做事情,从来没有想过背后的事情。

    聂大娘,无论是阻止林暖暖烧火,还是提议换稻草,都显示出来,她是有想法的人。

    目前造纸厂人手短缺,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

    于是,林暖暖二话不说,就把她提拔成烧火组监督人。

    虽然不是什么大官,甚至也没涨工资,但是这个举动,却让所有人都心动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面,间或有不少人,给林暖暖提出建议。虽然有很多是想当然,但是,确实有不少是贴合农村现状的。

    却说回烧火现场。

    烧煤炭这事情,只要稍微教学一下,大家伙都能学会,重点还是颜料提炼,这东西,林暖暖也是在小灵的指导下,才从理论走向实践的。

    需要不断地换水、提炼,一通操作下来,直接就到饭点了。

    但是,这提取颜料的操作,才做到一半。

    不得不说,古代颜料贵,穷人穿不起染色的衣服,是有道理的。

    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炉子都是要人看的。而根据规定,众人都要去吃饭了。

    林暖暖叹气,这回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她太想当然了,给工人们规定死饭点,上下班时间了。没考虑过这种做到一半的情况。

    “吃饭前,大家伙听我说个事!”

    林暖暖硬着头皮,准备“剥削”工人了。

    “染料提取这个事情,有些麻烦。需要有人在中午的时候,跟着一起干活……”

    这句话说完,林暖暖紧张地看向众人。

    不少人都窃窃私语,很显然,众人对这件事是有意见的。

    林暖暖不久前才说过,时间点就是时间点,该什么时候,就得做什么事情。现在突然就变卦了?

    朝令夕改,不是长久之道。

    这个道理,林暖暖也是非常清楚的。

    可是,形势逼人,她没得选。

    “所以……”

    林暖暖深吸一口气,想要说改时间的事情,让一部分人,中午延迟休息。

    站在他身边的乔松柏,却用肩膀撞了一下她,接过了话头。

    “所以,我们会让一部分人,提前去吃饭休息。但是相应的,这部分人,需要在中午,来这里看火。”

    听到乔松柏的话之后,所有人心里面开始打起来小算盘。

    提前吃饭,那意味着,可以吃到刚做好的饭菜。这心里面,总觉得会舒服一些。

    而且,提前去,人不算多,也不用那么挤。

    可是,食堂一般量都不是精确的,最后去吃的人,万一能遇上什么菜剩的多了,那就可以多吃点了。这样也划算。

    林暖暖不可置信地看向众人,现在大家伙的注意力全变了,开始算计,是早去好,还是晚去好了。

    甚至,连林暖暖自己都觉得,乔松柏这个提议,一下子就缓和了所有的矛盾。

    可是,这不就是个朝三暮四的问题吗?总量并不会变的。

    “真是奇了怪了。”林暖暖小声嘀咕了一句。

    乔松柏听到她的抱怨,轻轻捏了她的手。他如果刚刚没猜错的话,林暖暖方才,是想要通过补贴的方式,让一些人延迟去吃饭。

    这笔钱真的没有必要花,只要稍微动点心思就可以了。

    让一些人推迟,肯定会让人不舒服的。毕竟他们吃饭的时间被耽误了。

    但是让一些人早去,会让他们联想到排队的时候,让他们提早进入。让人会产生占便宜了的想法。如此一来,根本不需要补助,也能解决事情。

    不得不说,乔松柏是把玩弄人心这块拿捏得死死的。

    因为今天的情况已经定了,所以林暖暖只能跟家里的这些人,一起看火了。

    同时,她也要跟阿二聊一聊煤炭的事情。

    阿二是个腼腆害羞的青年,一直都是沉默寡言的,几乎不怎么说话,平素也没有什么大主意。

    按照之前的约定,应该是林暖暖去取煤炭。如今他亲自送上门来,实在是奇怪了。

    “李大哥说了,让我送过来的。他说……”

    说到这里的时候,阿二看向林暖暖,心里面有些纠结,总觉得这话不该说出口的。

    林暖暖看出来了,她点头示意:“没事,你说,我不会怪你的。”

    “他说,要是不在你眼前亮几下,你会把我们给忘了。他还说,你这就是白白地折腾人。这些黑石头,没什么用。烧木柴,也是一样的。”

    原来,这李俊来每天挖煤矿,甚觉无趣且失体面。

    思来想去,他觉得,林暖暖这就是在惩罚自己。煤炭不就跟柴火一样吗?山上木柴随便捡,何必要来搞这个。

    所以,他写了长篇大论的“感人文章”,让阿二会林家村的时候,交给林暖暖。

    “这老小子,还没死心啊。”

    林暖暖看那感人文章,哭笑不得。只能说,年年落榜,那是有原因的。凭这位的水平,真的走科举之路,那完全是走远了。

    “让他好好干吧。另外,就你们几个,干的过来吗?需不需要,我增派人手?”

    煤炭这东西,非常经烧。对于造纸这样的轻工业来说,一个星期,一牛车的用量完全够了。

    只是,林暖暖想了想,李俊来毕竟是个读书人,万一为了干活,把所有的任务,全交给阿二还有葛三叔,那这两人压力就太大了。

    读书人其他或许不行,但是讲道理、起心思,玩弄这两个人,他们还真的不是对手。

    可偏偏,林暖暖有三个月五千两的压力,目前真的没空管那边的事情。

    所以,只能提议,多派个人帮帮他们。

    “不用,这点活,我们干的完的。主要还是船太小了,每次运过来,都很费事。”

    阿二拍着胸脯保证。都是身上有力气的人,一牛车的矿,也就挖个两三天,主要问题还是运过来,很麻烦。就纯纯靠葛三叔的那艘小船。

    “你们每周,运一车的煤矿来就行了。多了我们也用不了。另外……”林暖暖压低声音,想要对阿二悄悄嘱咐一下。

    煤炭这种东西,李俊来目前看不上,但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看上了。要是他不守规矩,那就得提防了。

    “不要把这边的事情,说给李俊来听。你就告诉他,我没忘了你们,等三个月之后,我就去管煤炭的事情。”

    林暖暖这用的是缓兵之计,只要给个期限,像李俊来这种读书人,最会忍了。到时候,他表现好了,林暖暖给他机会,表现不好,就好好改造他。

    阿二点头:“放心,我晓得。”

    阿二虽然害羞腼腆,但是也是闯过江湖的。纵然会吃亏,但是不会吃大亏。林暖暖这么一嘱咐,他自然会去践行的。

    有热情的工人认真工作,还有小灵与林暖暖的技术支持,再加上最先进的能源——煤炭的供应。

    很快,重达三吨的彩纸,就被制造出来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林暖暖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纸张,运到京城,然后售卖。

    因为乔松柏身份特殊,再加上有在家监管造纸和在沧州贩纸的任务,所以他不能陪林暖暖去。

    所以此行,与林暖暖同去的是程氏爷孙,还有李长信、郑雅兰。

    程氏爷孙无需多说,林暖暖的说客,就靠他们提高品牌效应了。

    而郑雅兰是搭“顺风车”的。

    大周朝的船只,最多可装载60吨货物。林暖暖借用的韩家的货船,最高可以装载十吨的货物。

    因此空下不少地方,郑雅兰便也想借着货船,运一批布跟着一起去京城卖。

    而带着李长信,纯粹是有备无患。

    人在世间,总要低头的。

    从沧州去往京城,需要经水路去往连州,然后在连州境内走一小段陆路,方才可以到达京城。

    目前大周朝仍旧是上行下不达的,林暖暖此行很赶时间,不能浪费在与一路官员的扯皮上。所以,思来想去,她最终决定,请李长信,一起去京城。

    特权在这个时候,是有一定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