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种田之天降良婿 » 第四十七章 虚报

第四十七章 虚报

    杨蓉与杨衣,这次在纺织厂的待遇,有了很大的不同了。

    不过当天晚上,这两个人,仍旧想着的是,走路回家。

    当然,林暖暖肯定不会答应了:“你们两个姑娘,

    大晚上的,走夜路太危险了。要不,留在林家村,在我家住一晚上吧。”

    “这……”杨蓉有些为难。她确实有些累了,今天下午干了一小会儿的活,虽然不太重,

    但是因为要学操作,很是费脑子,导致她现在困极了。

    因而,她是非常想找个地方睡觉的。

    可是,她爹杨二白还在等两个姑娘回家呢。要是两个人彻夜未归,她爹不得急死了。

    杨衣想的少,听到林暖暖的提议之后,几乎立刻就想去林暖暖家,找个房间睡下了。

    “怎么了,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吗?”

    林暖暖还是有些察言观色的本事的,她看杨衣满面春风,但是杨蓉眉头直皱,似是有难言之隐。

    杨蓉的心思非常多,此时,她是真的不知道,该不该与林暖暖说。

    她的顶头上司,对她示好,而且处处为她着想,她没有拒绝的理由啊。可是,一想到老父亲在家中苦等,

    她又舍不得。

    最终,还是林暖暖自动开口,替她解围了。

    林暖暖因为一直都是自己行动,或者与乔松柏一起行动,张氏对两人很是放心,从来没有回家之类的问题。所以,从来就没想到过,杨蓉在担心杨二白。

    但是她看到杨蓉愁眉不展的,便提议:“或者,我让阿大驾车,送你们俩回去。”

    “可以吗?”杨蓉虽然嘴上问着,但是神色里面,皆是跃跃欲试。

    林暖暖没有多说什么,笑着着手安排了。

    目送阿大带着两人回去,林暖暖开始思考员工住宿的问题了。

    她以为,杨蓉不想在自己家住,是怕生。

    确实有些人,性格上比较内向,怕生也是很正常的。

    看样子,

    是有必要,

    弄个员工接送专车,

    如果真的有人不愿在林家村借住,就来两个班车,一个送到榆树村,一个送到乔西村。

    “又是一笔额外的支出啊……”

    躺在床上的林暖暖,一边想着未来的计划,一边慢慢地入睡了。

    或许是回到自己家的缘故,这次,林暖暖睡得极沉,一直到日上三竿了,才起床洗漱。

    而此时,乔松柏已经把村民们提交的信息进行了汇总。

    后勤这种肥差,确实是很多人争抢,包括钱寡妇家。只是争抢归争抢,这个容纳人的问题,很明显,有不少人谎报了。

    例如,村东头的何老四家,一共就一间稻草房,愣是给出了可以住五个人的报数。

    乔松柏一边统计,一边打叉。只能说,利益诱人。不少村民,根本就不顾自己家的情况,只要是块地,上面有个屋顶,他们就觉得能住人。何老四家这种就是典型,要是真再加五个人,整个屋子就只剩床了。

    林暖暖站在他背后看,同时也跟小灵一起分析这个情况。

    乔松柏停下手中的笔,掉头看她:“醒了?坐下,我给你梳头发。”

    林暖暖一直不太会梳古人的发式,因而一直是他人代劳的。乔松柏在林芳芳离开之后,大半时间,接替了这项工作。

    她坐在椅子上,乔松柏跟她讲起了借住的事情。

    后勤之事,乔松柏听到的时候,很是吃惊。不过仔细想想了,就觉得这件事情非常地妙,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能够保证员工的素质。

    所以,这接下来,乔松柏就有另外一个疑惑了。

    林暖暖都能想到了,给员工包三餐,为什么不直接是包吃包住呢?

    城里就有这样的情况,农村人进去打工,虽然不包吃包住。但是会提供一些大通铺,让农村的打工人,睡在上面。

    这样还能让打工的人,天一亮就干活,一直干到天黑。

    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工人的工作时间。

    “你不当资本家,真的是可惜了。”林暖暖听到乔松柏的话之后,笑着感慨。

    说句公道的话,乔松柏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

    这确实能够榨干工人们的每一点价值。

    但是,林暖暖又不是要做资本家,她是想要带大家共同富裕的,想要提升整个大周百姓的生活水平的。

    所以,不提供住宿很重要。

    林暖暖要的是城镇化发展,如果她提供住处,那就是以林家村为核心发展。

    但是林家村的情况,实际上不适合高度城市化。

    她之前就已经定位过了。

    临沧河水路交通发达,依靠这个水运路线,发展周遭的工业化产业链,逐渐提升林家村附近居民的生活水平。

    所以,最适合的地方,是临沧河与林家村的连线上,越接近临沧河的位置越好。

    繁忙的交通运输线,必定能够催生城市的发展。

    虽然相差的距离不大,但是如果单纯以林家村为中心扩展,更多的是向内陆扩展,向山村、陆路扩展。

    这可不是林暖暖要的效果。

    毕竟,陆路交通,在目前的情况下,是完全比不过水路交通的。

    而运输速度,决定了发展速度。

    所以,一定要发展水路运输。

    听到林暖暖陈述的理由,乔松柏第一次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这些东西,他从来没有了解过。

    任何古代至圣先师的典籍里面,都没有讲过这些东西。无数圣人,都想要让社会发展,但是从来没有人想过,运输的关系。

    所有人都在谈民本,但是,好像没有人真正地去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

    对此,林暖暖只能表示:“农业化社会,谈工业化,属实是降维打击了。除了真正的天才,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跳出自己的阶级。但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照耀万古,最终为人类发展指明道路。”

    带着这些问题,乔松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一个“城市”的出现了。

    “先别想这么多,想想看,怎么解决后勤的问题吧。”

    林暖暖的头发已经扎好了,她朝乔松柏指了指那张统计表。

    上面“可借住人数”,绝大多数,都是瞎填的。不少人,就是为了竞争这个肥差,一股脑吹嘘。

    大家也心知肚明。

    但是如何在不伤害任何人感情的情况下,劝退一些没有实力的人呢?

    “为什么一定要不伤害他们的感情呢?”乔松柏笑着问林暖暖。

    这件事,如果真的想要不伤害任何人的感情,那确实难。

    可是,没有必要去顾及村民的感受。

    “就是要让他们无地自容啊。”乔松柏自信地点了点纸张。

    御民术,也不是完全没用的,最起码,这个时候,非常好用。

    适当地挑起群众内部矛盾,也是有必要的。

    乔松柏只是嘱咐林暖暖,不要插手这件事情,其他的交给他来办。

    四号中午,所有人都吃完午饭后,乔松柏在村头的柳树下敲锣,把村民们都吸引过来。

    此时的柳树下,除了每个人都带着的小凳子,还有一块黑板(谢广安送的)。

    黑板上写满满的名字与数据,正是各家提交的数量。

    “诸位,我找大家来看看,就是想要跟大家核对一下,各家提交的人数。我先报着,大家看看有没有错误。”

    申请参与后勤的,一共有七户,最少的一家,说能容纳五人,最多的说能住十人。

    乔松柏这次来了一个以退为首,以核对之名,让村民们互相指责对方。

    如果是没有虚报的,那么自然能硬气起来。

    如果是虚报的,那么要想后勤的村民们之间,必定会互相指责。

    而且,因为是所有人都在核对,就是给所有人小权利。乔松柏可太知道了,这种小权利,最容易分化人了。

    果不其然,竞争的七户,每家都虚报了。

    村民们之间,为了对方虚报,急得脸都红了,甚至有些人,直接就对骂起来了。

    “事情闹大了啊。”林暖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但是乔松柏嘱咐过她,不要插手这件事,就让村民们吵。

    这一吵,就是小半天。

    最终是大家骂的口干舌燥了,所有人才停下来。

    “诸位,许是大家的标准不一样。出了岔子。不然,我们再把全村统计一次吧。”

    所有的村民,都参与了争吵,正符合乔松柏的心意。

    因为有些人并不想多接人在家里面住,所以他们就少报了。

    以至于,最终林家村可接纳人口,加起来是比乔西村、榆树村的工人数量少的。

    正好趁着这功夫,逼大家伙,多接纳几个人。

    林暖暖无奈地看着乔松柏,这件事,他没有做错,但是太资本家了。

    不过,这也是正常,乔松柏受限于思维,没有想到,做大蛋糕这种方法。能够想到,改变分配方式,已经很了不起了。

    村民们后勤部之争,因为乔松柏的一手挑拨离间,内部互相举报,终于,还算圆满地尘埃落定了。

    虽然不少人心里面不满意,但是看在包三餐的份上,都生生的忍住了。

    尤其是那些,有在城里打工经验的,最无怨言了。

    一般打工的,被包吃包住,那就是没有工钱的。林暖暖既给工钱,还给吃的。这种好事,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乔松柏虽然讨厌,没让他们占到便宜,但是别人也没占到便宜,综合起来,也不算太亏。

    三月五号,天刚蒙蒙亮,林暖暖就起来了。

    她实际上是有些紧张的,造纸厂的事情,事关重大,而且还有许多外村的人来。

    她其实还没管理过这么多人,免不得有些担忧。

    站在村头,被阵阵春风吹过,林暖暖的紧张也慢慢消失了。

    她就是那种,事到临头了,胆子就肥的人。反正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大不了,厂子倒闭跑路。

    “宿主,你也没必要这么破罐子破摔吧。”小灵没想到,林暖暖竟然已经准备好跑路的打算了。

    林暖暖笑着哼了一声:“这就叫有备无患!”

    日头有些高了,第一个工人赶过来了。

    对方满头大汗,走了不少路。

    小灵立刻扫描对比数据得知,他是乔西村的人。

    而林暖暖要做的,是对他进行登记,然后根据年纪、身体素质,分配工作。

    造纸厂的活,是时间紧,任务重。

    所以,林暖暖要使用一套非常手段。

    ——流水线!

    这是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人力。

    当然了,这东西也有一定的缺陷,那就是把工人当做纯粹的螺丝钉了。

    但是,非常时期,非常手段。

    林暖暖也顾不得许多了。

    造纸一共有八大工序,林暖暖要给不同的人,分配不同的工作。

    这种事情,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在古代,却是不一样的。古代所有的工序,都是由一个人完成。

    因此,在想要进造纸厂的打工人眼里看来,林暖暖的问题就没有道理了。

    “我说小姑娘,这进厂打工,还得看我会不会劈柴烧火?还得问我,一天能砍多少柴?我们山里人,砍柴不是砍够用就行了吗?”

    乔西村的这个叫孙扁头的村民,听到林暖暖的问话,心里面不太高兴了。

    刚开始,在乔西村的时候,林暖暖不说要求,现在自己来报道了,竟然问自己砍柴情况。

    这莫不是不想要了,找借口辞了自己呢?

    “当初说好的啊,五钱银子一个月啊,你都跟我签了约的,可不能反悔啊!”

    这个村民都急了。

    乔西村离林家村有些距离,他是天还没亮就赶路过来的。为的就是这五钱银子。

    他家田被地主买走了,如果不打工,那就要喝西北风了。

    林暖暖听到他的话,哭笑不得。

    “我就是想问下,你到底有什么才能,好给你安排工作。”

    “我就是一个种田的,没什么才能。”村民更加紧张了,五钱银子的活,果然不好干。

    林暖暖听到他的话,直直摇头,暗自思忖。

    要是每个人都这么问,今天入职登记,绝对办不完。

    得想个办法,让村民们什么都不问,直接回答问题才好。

    看着眼前衣着破旧,满身补丁的村民,林暖暖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

    利益动人心嘛。

    以前她也没少为了优惠券,去填调查问卷。

    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