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请诸神赴劫 »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四章

    “若违此誓,人神共弃!”

    吕轻侯说到此处,神色俨然,周身充沛的先天精气喷涌而出。显然,他是在以先天精气将此话传出,且口中诵读出“神灵”的字样,目的自然是上党一县的城隍作为见证。

    这样的誓言,可不是随便能说出口的。

    既然有神灵的意志为见证,那么吕轻侯或是整个吕氏一族想要反悔,便可能遭受到神灵的不满与反噬,纵然吕氏在上党树大根深,也绝非其所愿见到的。

    此言一出,吕言堂中顿时群情耸动。

    若果如吕轻侯所言,七星潭下隐藏着一座上古巫傩大能的洞府,能够与吕氏瓜分其中宝物,立时便能让在座的任何人,奠定成就门阀的根基。

    财货动人心。这几乎是千百年来,都始终亘古不变的真理与法则。

    李京墨冷眼旁观,见众人脸上都暗露激动神情,他却依旧不为所动。也不知为何,尽管吕轻侯说得有理有据,甚至还立下了重誓。

    他心中却始终有一层阴影,挥之不去。

    正思忖间,忽见那卜良士拉着儿子的手越众而出,在众人的注视中,朝着吕轻侯抱了抱拳,笑道:“吕家主,老汉不才,身上也没什么本事。这次来到贵府,也不过是想长长见识。至于七星潭之事,老汉并不想参与其中,不知道行不行?”

    却见吕轻侯神色如常,只淡淡瞥了卜良士一眼,旋即笑道:“这个自然,老兄若实在不愿参与,也由得阁下。只是还得请老兄在寒舍盘桓数日,一应饮食起居,由我吕族供应。待众仙友自七星潭回来,再行离去。吕某此举,亦是无奈之举,还请老兄见谅。”

    卜老汉面上微露难色,但众意难违,他自然知道吕轻侯的意思,是生恐自己出去走漏风声,引得晋阳白氏的大举进攻。

    万般无奈下,卜良士只好硬着头皮答允,勉强冲吕轻侯一笑,“既然如此,那便叨扰了!”

    吕轻侯微微点头,对着堂中众人说道:“诸位,此行确有些风险。但自有我族中出色子弟为先,就连吕某的独生爱女,也在队伍当中。吕族上下近百年基业,便都得仰仗诸位了。”

    说着,朝先前进来的那名紫衣少女一指,朗声道:“此女名为紫轩,乃是我亲生骨肉。年方豆蔻,若果有哪位仙友将七星潭上的幻境破解,吕某便将爱女许配于他。”

    宝物动人心,美色惑人心。

    吕轻侯此言一出,吕言堂中的一种巫傩便愈发耸动起来。李京墨立于人群中,双眼暗自打量着吕紫轩面上神情,见后者面沉似水,仿佛父亲许下的承诺,对她而言根本毫无意义一般。

    过得半晌,待得众人议论的语声稍减。

    吕轻侯这才又笑了笑,朗声向众人说道:“诸位仙友,今日天色已晚,兼之各位舟车劳顿。便请先在寒舍中稍住,明日一早,吕某便亲引诸位到我族祖地去。”

    说着拍了拍手掌,早有一干侍女仆从候在堂前,迎候众人到各自的房舍休息。

    李京墨见状,也不多言,转身随众人朝堂外走去。

    尽管他隐约觉得此事中间,兴许还有些蹊跷。但一来即便如卜良士般退出行动,短时间内也不能离开吕府,反倒不如跟着去瞧瞧热闹。二来,日间与白衣僧侣动手斗法时,李京墨的精气修为虽只有七品上下,但实力却远不仅如此,底牌众多,有信心在遇到危难之际,脱身自保。

    吕族府邸虽然规模宏大,但一下子住进上百名巫傩。客舍终究有些拮据,幸而此番到来的都是些江湖散修,不太讲究排场,二三人挤在一间,倒也勉强够用。

    客舍位于一处不大的湖泊岸边,岸上垂柳斜杨,石桥亭榭,景致倒算不错。

    那侍从将李京墨引进临湖的一处居所,入得门来,却见其中尚有二人。一老一少,少年瞪着乌黑锃亮的眼睛,脸上兀自挂着傻笑,正是那少年阿良与其父卜良士。

    “卜老哥,这么巧。咱们二人这么快,便又见面了!”

    李京墨脸上洋溢着笑容,朝着卜良士微微拱了拱手。

    卜良士粗糙而黝黑的面庞上,稍一愣神的功夫,也朝着李京墨笑道:“原来是李兄弟,当真凑巧。”

    那少年阿良见到李京墨肩头上趴着的白狐,心中颇为欢喜,走上前便伸手去抚摸白狐的脑袋,卜良士与李京墨两个同时面色一沉。

    “阿良,住手!”

    “小白,不可!”

    凭借卜良士的眼光,自然瞧得出白狐身具先天精气,乃是已有灵智的妖兽。阿良贸然上前抚摸,说不定会招致白狐的厌恶,引来白狐的攻击。

    李京墨亦是存了相同的心思。

    白狐虽看似温顺驯服,但一旦令其感受到威胁或者愤怒,那么她骨子中的戾气便会散发出来,产生强烈的攻击性。

    谁知李小白的反应却全然出乎二人的预料,阿良的手掌伸出,按理说白狐只需手掌一挥,天炉嬗变淬炼过的肉身,便足以将“草人”撕碎。

    但白狐却只是懒洋洋地趴在李京墨肩上,任凭阿良的手掌触碰毛发,丝毫没有不悦的神情,反倒似乎颇为享受般。

    李京墨心中惊诧,却不好当着卜良士的面出声询问,只得与其寒暄上几句,径直向各自的床铺走去。

    日色西沉,月亮逐渐挂在柳梢枝头。

    一阵微风在湖面上轻轻吹过,带起湖面上道道波纹,时而可见,几尾游鱼在水面上游走,看似无忧无虑,左游右窜,却始终游不出这区区数亩的水塘。

    湖面上,微风中,渐而送来一阵悠远的笛声。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李京墨自打坐中醒转,睁开眼来,但听得耳边笛声如丝,一缕缕钻入耳中。心中忽动,见李小白已沉沉地趴在床铺上,睡得正香。

    索性便悄然起身,拿起放在床头的沉岳重剑,朝着笛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路过卜良士的床前时,李京墨暗自以神念一扫,卜良士父子二人,正躺在床铺上睡得颇沉。李京墨微微一笑,迈步走出房门,抬眼看向天际。

    但见一轮皎白明月好似银盘,将万千光辉洒向人间万物。

    他循着笛声在湖边漫步,不多时间,已来到位于湖心处的一处亭台前,抬眼望去,但见一名身形婀娜的少女坐在亭中,手中持着一柄短笛,正是日间见到的少女紫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