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唐末当皇帝 » 第六十一章 决定挥师雁门关

第六十一章 决定挥师雁门关

    裴如画似乎想起了送别自己父亲带兵前往雁门关的场景,看到自己父亲苍老挺拔的背影,既伟岸又有些寂寥,逐渐消失在茫茫黄土之中,裴如画心中便涌现出一股凄然的伤感,并且,父亲临行前,持刀指天那句:“雁门关在,则他在!”,那句视死如归的话语,一直回荡在裴如画的脑海里,久久未散。

    “裴女郎!?”李儇见到裴如画双眸会聚,神色哀伤,似乎陷入沉思之中,便关心唤道。

    “陛下,请恕罪,臣女忽然想起了家父。”裴如画回神过来,道:“陛下,家父临行前,特意嘱咐臣女一定要将晋阳城中的米粥运来,救济流民百姓,官道上有十六辆运粥马车,请陛下命我大唐将士将米粥分给流民百姓。”

    “原来你父亲如此忠义,真乃我大唐一良臣。”李儇脸色肃然说道。

    “多谢陛下能够宽恕家父渎职之罪。”裴如画见到李儇赞许自己父亲,久违紧绷的心弦也是放下来,对李儇又是一个深深万福。

    “晋阳太守裴远,为了大唐,不惧危险,保卫雁门关,此乃大功也,朕岂有怪罪之理。”李儇淡然一笑道。

    “陛下,真是我大唐圣明之君,也不枉臣女家父一片为唐忠君之心。”裴如画闻言,绝美的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陛下,臣女还要为雨若阿娘煮甘草汤,就不...”说到这里,裴如画也是不敢再说下去,毕竟这有点将皇帝拒之门外之意。

    李儇自然知道,心领神会的微微一笑:“你去忙吧。”

    “谢陛下!”裴如画朝李儇嫣然一笑,然后解开药包,开始为雨若阿娘煮起甘草汤来了。

    李儇见到裴如画笑颜如花的绝美姿容,心中又开始悸动不已,为解尴尬,他将目光又落在一旁站着的雨若身上。

    只见雨若双眸露出一丝惶恐,不敢直视李儇,娇小的身子还些许微微颤抖,似乎对李儇很是恐惧与陌生。

    “雨若,怎么了?”李儇见状,关心问道。

    “没...什么...儇哥哥...”雨若刚说完,脸色大惊,紧张说道:“不...是陛下...”

    李儇见到雨若这神情,这才明白她已经知道了李儇真实的身份,他不是一个大唐官军将领,而是这大唐之主,九五至尊,当今天子。

    所以,雨若对李儇甚是害怕,毕竟,他是大唐皇帝,而雨若方才还叫他名字。

    虽然雨若年纪稍小,但是也是懂得其中道理,此刻她已经犯了冒犯天威之罪。

    “雨若,不要如此害怕,朕虽然是大唐皇帝,不是你眼中的唐军哥哥,但是朕是所有唐军哥哥之首,就是来保护你们这些百姓来的,明白了吗?”李儇柔声说道。

    “嗯!”雨若见到李儇温柔,温文尔雅,心中的那份紧张与戒备也逐渐消失,便对李儇乖巧的点头,“希望陛下哥哥能够带领所有的唐军哥哥,杀尽所有的沙陀叛军,为死去的岚州百姓报仇。”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雨若脸庞浮现一抹坚定,也有一丝伤感与悲凉:“也为雨若死去的阿爹报仇雪恨。”

    李儇闻言,心中无不感触,沉默半会之后,走到雨若面前,伸手整理着她凌乱不堪的发丝,温言说道:“放心,朕一定会为死去的岚州百姓,也为你阿爹,报仇雪恨。”

    “嗯!”雨若抬头看向李儇,见他俊美的面庞,既和熙,又温暖,此刻,雨若已经放下了所有对李儇的戒备之心,又恢复到了方才那乖巧可爱的那模样。

    “来人!”李儇安抚好雨若之后,对旁边的玄策军甲士沉声呼道。

    一个玄策军小校大步跨出,对李儇施军礼,大声呼道:“陛下,有何旨意?”

    “派一队玄策军甲士前去官道,将裴太守送来的米粥分给这里的流民百姓,然后维持这里的秩序。”李儇沉声命令道。

    然后又看了一眼裴如画与雨若,对玄策军小校说道:“尤其是裴如画女郎以及这小女孩雨若,派十名玄策军甲士随时护卫其安全。”

    “遵旨!”那名玄策军小校应道。

    随即转身大步流星的走向官道。

    “诸位爱卿,随朕到处走走。”李儇对身后的袁袭众文武心腹朗声说道。

    “是!陛下!”众文武心腹拱手说道。

    李儇又看了一眼裴如画,见她正忙着为雨若阿娘煮着甘草,心下有些失落,随即暗叹一声,向前大手一挥,对文武心腹道:“走吧。”

    言罢,李儇大步径直的往王师士兵建造大营那边走去。

    走在李儇左侧的袁袭紧皱眉头,面露凝重,唤道:“陛下。”

    “袁军师,何事?”李儇回头看了看袁袭,沉声问道。

    “陛下,方才裴女郎所言,其父晋阳太守今日一早已经率兵前往雁门关,增援雁门关守军,抵御沙陀叛军,微臣觉得,我王师待今日休整之后,不用去晋阳城了,而是应该挥师前往雁门关,守卫雁门关才是。”袁袭脸色十分的严肃,显然,这事,真的关乎河东得失大事,他敏锐的察觉到危险。

    “哦?”李儇闻言,停了下来,带有一丝考究眸光看着袁袭,问道:“袁军师可是预料到什么?”

    不等袁袭回话,走在李儇右侧的陈象也是神色深沉如水,道:“陛下,袁军师所言甚是,岚州被沙陀叛军攻破,已经举兵南下,攻打雁门关,这沙陀叛军之中,果然有能人异士在沙陀贼首面前指点,高明至极,此为沙陀叛军两路兵马,一路东侧攻打忻州秀容城,一路南下攻打雁门关,两路兵马,互相配合,此欲要尽得整个河东也,雁门关乃是我大唐第一大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得雁门关,可得整个河东,然后便可挥师一路南下,进攻京畿,如此,长安危矣,所以说,雁门关不容有失陛下,明日一早,王师需前往雁门关与晋阳军一同抵御沙陀叛军。”

    “二位军师所言,正是朕心中所虑也。”李儇对于二人所言,也是非常赞同,沉声说道:“明日一早,王师开拔向雁门关进发。”

    “陛下英明。”众文武心腹对李儇拱手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