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唐末当皇帝 » 第二十三章 杀贼卫唐

第二十三章 杀贼卫唐

    田令孜想到此处,双眸中亦是迸发出一抹冷意的光芒,凝眉沉思,脸上之色变幻,良久之后,才故作感动道:“陛下如此厚待老奴,老奴无不感动涕零,感恩戴德,既然陛下还需要老奴这具残躯,老奴岂能让陛下失望,虽然老奴人微言轻,也一定会尽全力的辅佐陛下讨伐逆贼,平定山河。”

    “朕就知道阿父乃是朕的一个良臣,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李儇转身回头面含惊喜之色的看着田令孜,高兴说道。

    “为陛下分忧,乃是老奴的本分职责所在,陛下请宽心,神策军十万大唐儿郎作为天子之军,定会为陛下平定大唐所有的逆贼,安我大唐江山社稷。”田令孜一脸正义凛然,高声呼道。

    “如此甚好!”李儇见到田令孜如此忠心,悠悠笑道。

    “陛下,时候不早了,若无其他要事,老奴就回去休息了!”田令孜打着哈哈,一脸困倦说道。

    “也是,阿父,尽快回去好生歇息。”李儇对田令孜脸上露出关切之色道。

    “老奴告退!”田令孜起身向李儇一记拱手拜礼之后,恭敬的退出了紫宸殿。

    李儇待田令孜离开之后,也是长长的舒了口气,眼下算是和田令孜达成了暂时的统一战线,已经是合作同盟关系了,至于今后是否关系破裂,那就交给天意来决定了。

    目前李儇最大的敌人,乃是首恶李国昌父子,再是黄巢贼军。

    历史上唐僖宗将大唐北方一半以上的兵力都集中在河东对付李国昌父子,造成了洛阳防线无兵可用,无人可挡的劣势,让黄巢贼军趁势而攻,一路高歌猛进,直达长安,兵临城下,长安也随之沦陷,被黄巢贼军占领两年之久,等唐僖宗收复长安,此时的长安已经是破败不堪,毫无生气,已经没有往日那般繁荣风光,俨然成为了一座废墟破城。

    既然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李儇,肯定是不想再让历史重演一遍。

    所以,李儇决定明日朝议之中,将兵力分一半守卫洛阳防线,抵御黄巢贼军,以备后患。

    一晃一晚上就过了,李儇便早早的起来,秋月也是很细心的为李儇穿好衣服,每个动作,每个神情,都是透着对李儇浓浓的关切。

    李儇自然知道秋月,对她微微一笑,随便吃了一点点早点之后,便准备走出了紫宸殿。

    此时,郭轩一脸凝重之色快步走了进来,对李儇拱手拜道:“陛下,遮虏军传来紧急军情。”

    “快说!是何军情?”李儇见郭轩神色,心中也是一惊,连忙问道。

    “陛下,昨日新任的大同防御使卢简方在去往大同的途中,因病暴亡,李国昌得到消息之后,率领麾下振武军与李克用的云州所部合并,一同攻打遮虏城的遮虏军,因为事发突然,遮虏军未有任何准备反应,当晚就被李国昌父子的乱军攻破。”郭轩面色冷峻无比,眼眸深处也是闪动着怒火。

    李儇闻言之后,心中一突,该来的还是来了,无论他怎么做,怎么怀柔政策对李国昌父子,依旧没有改变任何历史轨迹,李国昌父子还是反了,天意如此,岂能强求。

    眼下只能派兵进行讨伐了,剿灭李国昌父子的藩镇之战,终究还是拉开了帷幕。

    李儇叹了口气,随即露出一抹冷色,目光深澈的看着郭轩,道:“郭轩,你可愿意随朕一起去河东讨伐李国昌父子?”

    “陛下,末将愿意!”听到李儇之言,郭轩没有任何的惧色和退缩,反而脸上是极度的兴奋,他激动回答道。

    见到郭轩这表情,李儇不由得的微微一笑,向他投来一抹赞赏之色,道:“很好,郭轩,不亏是我大唐擎柱郭氏后人,忠义为国。”

    “陛下,你确定要亲自带兵,御驾亲征,讨伐沙陀乱军吗?”郭轩现在才反应过来,原来李儇也要带他一起前往河东讨伐沙陀军,李儇毕竟是当今大唐天子,岂能犯险,御驾亲征,想到此处,郭轩也是一脸震惊。

    李儇朝他微微一笑,脸上平静如水,道:“不错,朕要御驾亲征,亲自率领我大唐儿郎们讨伐沙陀乱军。”

    “陛下,战场厮杀,腥风血雨,危险重重,你乃当今大唐天子,岂能御驾亲征,以身犯险,稍有差池不慎,我大唐既有倾覆亡国之险,还请陛下收回成命,三思而后行。”郭轩脸色严肃,语气重重劝说道。

    “如今大唐乱贼四起,已是存亡之秋,朕作为大唐之主,岂能安然坐在皇宫之中,任凭乱贼涂炭生灵,危害我大唐江山社稷,朕要与社稷共存亡,别说御驾亲征了,就算战死沙场,朕也不会有任何退缩。”李儇却毫无惧色,神色肃然道。

    见到李儇如此大义凛然,郭轩震惊的同时,又有无比的佩服,既然李儇如此坚决,郭轩也不再多说什么,只得无奈点头,忽然沉色道:“陛下,那末将就陪你一同杀贼卫唐!”

    “好一个杀贼卫唐,郭轩,你有如此忠义,我大唐何愁乱贼不灭!”李儇高声赞道。

    一番君臣慷慨激昂的激励之后,李儇便和郭轩走出了紫宸殿,往含元殿走去。

    含元殿位于紫宸殿南侧,穿过一条两丈宽的龙首渠河,走过一座御桥,来到一处宽敞无边无际的殿前广场内,周围赫然站立着无数穿着盔甲,腰跨唐刀,手持长矛的禁军士兵位列各处把守警戒,一时之间,整个含元殿,在阳光之下,寒芒闪烁,冷意弥漫,映着禁军士兵冷然的面容,以及迫人的气势,让一些胆小之人见了,无不心惊胆战,面露怯色。

    前方远处迎面就是一座巍峨无穷,宏伟壮观的宫殿,此处便是含元殿。

    随着一声响亮而又恢宏的鼓声在含元殿悠悠传来之后,

    站在含元殿广场内等候,穿着各色各样的品服文武百官们,都收起了各自脸色,全部都露出一脸严肃之色,他们整理一下自己的衣冠,待确认无误之后,这才在一队禁军士兵的引导下,陆陆续续的从龙尾道往含元殿走去。

    绕过了三层台基,经过了翔鸾阁和栖凤阁两座侧殿之后,也就到了主殿含元殿了。

    进了含元殿,每个官员各自有序的排列两侧,文官在右,武官为右,由官职大小,品级高低各自依次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