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牙子的人生 » 第八十二章 这路,牙子替您们走

第八十二章 这路,牙子替您们走

    四月十号上午,在一阵锣鼓声中,肖鹏拽着牙子的手走上台去,俩人一起完成了剪彩仪式。

    牙子长这么大哪曾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握着剪刀的手在抖个不停。刚剪完彩,他便想马上溜回台下去,肖鹏却示意让他留下,然后对台下大声说道:

    “同志们,经过多方努力,汉源水泥厂今天终于正式投产了。在场的各位既然选择来水泥厂上班,说明大家都有不嫌脏、不怕累的决心和勇气,我代表县委谢谢大家。”

    说完,他向台下鞠了个躬。

    掌声适时响起,肖鹏挥挥手示意大伙安静,待掌声停后他接着说道:

    “其实大家来这里的目的,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因此,我希望各位能够以厂为家,要把‘厂兴我旺,厂衰我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践行,一起为汉源水泥厂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开创美好未来。”

    “好了,时间宝贵,我今天就说这么多。下面,请汉源水泥厂首任厂长李树培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

    牙子涨红着脸,局促不安像个孩子似的搓着衣角,他求助似地望了望肖鹏,后者却用微笑的眼神鼓励着他。

    “我……我没啥好说的,不过我认为既然端了这碗饭,就要对得起手中的饭碗。抓紧时间开机吧,请大家按照分配好的班组回到各自的生产岗位上去,各司其责。”

    牙子憋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大声说道。

    “那……那是我姐夫,他是厂长,他真的是厂长!”人群中,康克军激动地说道,但却没有人留意他说什么,牙子话刚说完,大家便高兴地笑着,互相推揉着跑向自己的岗位去了。

    没过一会,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像吹响时代的号角响彻云霄。

    肖鹏和牙子每个车间走了一遍,见一切正常,他嘱咐了牙子几句后便回县里去了。

    几天后,第一批水泥生产出来了,经县里请来的专家检测,完全达到标准。肖鹏听说后大喜过望,连忙派车将水泥运到汉一中,那里建教职工宿舍正缺水泥。

    水泥厂的生产在牙子尽心尽责的管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九九0年,是牙子这一生中他认为最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他引以为荣和引以为傲的事。引以为荣的是,牙子入党了,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生活和工作中,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引以为傲的,是李雪梅考上了雅安师范校,实现了她小时候的愿望:成为赵雪那样的人民教师。

    一九九一年初,因河对岸的多个乡镇反映都有购买水泥的需求,但运输不便只能作罢。在这种形式下,修建一座横跨大渡河的大桥已是势在必行。

    经县委开会研究,决定在大渡河河面间隔距离最短的万工处修建一座铁索桥。

    两年后,铁索桥建成通车,命名为“汉源大桥。”

    而在大树镇,汉源大桥的修建又让海螺村、中坝和麦坪村的村民们重新燃起了沉寂多年的修路的希望,各村选出代表去镇里反映,表达大家迫切想要修路、哪怕是自己凑钱也愿意修的愿望。于是,镇里便向县里反映了情况,县委同意并决定:村民们根据自身的条件量力而行,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不够的费用由县政府承担。

    牙子听说大树镇要开始修路的消息后,心里异常激动。他托人将自己那个月刚领的工资共320元捐去修路,其中200以他的名义捐出,另外的120元是以黄万荣的名义捐的。

    半年过后,路修好了。牙子处理完厂里的事后,请厂里开生活车的赵师傅把他送到大树镇后让他先回水泥厂。赵师傅说:“李厂长,到海螺村还有将近二十里路呢,让我直接送你回去吧?”

    牙子摆摆手说不用,自己就是想走走这条路。

    看着阳光下明晃晃的水泥路,牙子不由心潮起伏,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迈开大步走了起来。

    “爷爷,清爷爷,万荣爷爷,您们盼了多少年的路今天终于修好了!但您们现在都不在了,走不了这条路。今天,就让牙子替您们走。”

    他在心里说着,眼眶湿润起来。

    ……

    牙子在水泥厂里足足干了十年。这十年里,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但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水泥厂出现冗员、生产效率低和亏损的状况,经营已经变得有些困难。

    这倒不怪牙子经营不善。随着改革深入和科技进步,我国多年经济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的矛盾就充分体现了出来。究其根源,主要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数量多、设备落后、人员效率低下。在现有的国情下,原有的计划经济体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成为必然。没有这个转变,国有企业就无法摆脱困难,更无法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一九九八年,随着国企改革推向纵深,政府提出了“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方针政策。

    为响应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牙子主动辞去了水泥厂厂长职务,带头做起了下岗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