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牙子的人生 » 第六十四章 令人尊敬的老人

第六十四章 令人尊敬的老人

    吃过饭,牙子便向康克琼了细说了种子店生意不好的原因以及打算帮助黄秀兰成立“秀兰互助队”的事情。

    “亏了算你的,赚了是人家的!你真是这样说的?”康克琼不满地看着他:“你就这么有把握能稳赚不赔?你把话说得这么满,到时亏了咋办?吃亏的还不是我们。”

    “你放心吧,”牙子信心满满地说道:“一定不会亏的。等互助队成立,我便骑着自行车去宣传拉生意。万事开头难,只要能接到一单,并把它做好了,我相信以后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屁好处没有,你还闹得挺欢?”康克琼没好气地看着他。

    “好处?”牙子严肃地看着她:“这话在自个屋头说说罢了,可千万别在外面说。”

    “你知道吗?黄秀兰一家对我有恩,受人点滴之恩,虽然凭我现在的能力虽然做不到涌泉相报,但我现在的日子要比她好过些,帮帮她也是应该的。”

    听着牙子说起以前的事情,康克琼沉默着没有说话,其实她刚才说的“好处”什么的本也是无心之说,她虽说没什么文化,但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她还是明白的。

    “再说你所说的‘好处′,”牙子接着说道:“你可以加入互助队,在里面帮下忙,不也照样可以赚钱吗?”

    “那好,”康克琼释了心怀:“但我丑说说在前头,到时亏了你别怪我总婆婆妈妈怨你。”

    “坛子头捉乌龟-十拿九稳。你放心吧,亏不了。”牙子笑道。

    “瞧你那得意劲儿!晚上去把借黄万荣的钱给还了,我总觉得老欠着别人的不是个事。”

    “知道了,我先去秀兰婶家看看情况后晚上再去。”牙子点点头。

    来到黄秀兰家,李文定和黄秀兰正琢磨着成立互助队的事。这一次,李文定罕见地没有和她抬杠,并表示大力支持她。

    在他看来,自己活了一辈子还不如一个后生,一个他自小看着长大并且知根知底的后辈。

    牙子!

    想当初牙子说不种水稻,将家里的地全部种自种玉米时,自己还嘲笑他来着。可结果呢?人家赚得是钵满盆满,自己却是捶胸口后悔不已。再后来牙子说要开种子店,他还劝他说庄稼人就该安份守纪,把地种好才是出路,不要有其它非份之想。但结果呢?就凭牙子是海螺村第一个买自行车的人就充分说明了一切。

    时代果真不同了!守着老旧的思想看来是不行了。对此,李文定也是深有感触。

    所以说,当黄秀兰回家后和他说起这件事,并说这是牙子的建议,他当即表示要尽全力支持。

    事实上,牙子的这个建议,李文定也认真思考了一番,也觉得可行。

    “文定叔,秀兰婶,你们忙着呢。”牙子走进屋,笑着招呼道。

    “牙子来了?”李文定忙站起身:“来来来,叔给你挪地,你和你婶商量。”

    “不用,”牙子摆摆手:“叔,你坐,我坐哪都行。”

    “秀兰婶,事情张罗得怎样了?”

    黄秀兰轻轻咬了下铅笔头说道:“目前我拟定的人手只有安子娘和她儿媳,还有你家康克琼。”

    “人手少了点,”牙子皱眉说道:“娟子婶呢?要不把她也考虑进去。”

    “她现在精神不好又有孕在身,我没有考虑过她。”黄秀兰说道。

    牙子想了想,也的确是这样。

    “还有我呢。”李文定接茬道:“别的本事我没有,但搬桌椅板凳,刷锅洗碗我还是能做的。”

    “这些还用你说?我老早就考虑好了。”黄秀兰白他一眼说道:“你陪牙子说会话,我去趟安子家,还不晓得人家安子娘愿不愿意呢?”

    黄秀兰出门后,牙子和李文定正东一搭西一嘴地说看,忽听门外一道焦急的声音传来:

    “定哥,秀兰姐,你们在家吗?”

    李文定闻言忙起身走向院子,应道:“谁啊?在家呢。”

    屋外那人急匆匆走了进来,“你们在就好,快跟我走。”

    “喔,是元忠兄弟。走,进屋,有什么事咱回屋说。”

    李文定见是黄秀兰的堂弟黄元忠,便笑着说道。

    “出大事了,哪还有时间坐!”

    “出大事了!出什么大事了!”李文定心里一惊,正待出口询问,却听黄元出打着哭腔说道:

    “我……我大伯,他……他死了!”

    “多久的事?”李文定沉声问。

    “就在刚才,半小时不到。”

    牙子听到俩人的说话,三步并作两步走出门来。突然听到黄万荣去世的消息,对此他也觉得震惊万分。就在刚才康克琼还嘱咐他去把借他的钱还了,谁知……

    “牙子,我和元忠兄弟先去黄家院子,你马上去安子家把这事告诉你秀兰婶。”李文定说完,便和黄元忠急匆匆地向黄家院子走去。

    当牙子和黄秀兰来到黄万荣家时,见黄万荣睡在大厅中央,身下铺着凉席。此时屋子里围满了人,黄万荣的老伴正哭天抹地地哭着喊着:“老鬼哪,你咋说走就走了呢?你留我一人在这世上咋办呢?”

    “大婶,我大伯是咋走的?他身体不是一直挺好的吗?”黄秀兰垂着泪走过去问道。

    黄万荣的老伴抹了把眼泪见是她,便说道:“你大伯下午吃过饭后,他说心口有点不舒服,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梗着,我便让他上床去休息一下,过了个把钟头我想去看他好些没有,却看见他……他已经没气了。”

    “大婶,你也不用太难过,我大伯能活到这个岁数,也算不错了。”黄秀兰安慰着她,虽说她对对方当初没有借钱给她一事仍心存荞蒂,但黄万荣始终是她亲大伯,所谓血浓于水,她心里再不满也做不到弃这份亲情于不顾,更何况当初死活不肯借给她钱的不是黄万荣,而是眼前的这个女人。

    “文定,你和牙子指挥着先将灵堂搭起来,元忠,你带两个人连晚去万里一趟,通知秀淑姐一家过来奔丧。至于近的亲戚,明早才安排人去通知。”黄秀兰见她大婶已哭得乱了方寸,便强忍住心底的悲伤,沉着地下着指令。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众人七手八脚,没过一会,一个简易的灵堂便搭好了。

    角落处,黄万荣的老伴已缓过神来,她独自一个坐在那里默默地流着泪。

    牙子见状,便向她走了过去。

    “奶奶,”他叹了口气,“人已经走了,您要想开些才是。”

    说完,他从兜里掏出钱来:“这钱是万荣爷爷私下借给我的,一共一百零七元三角四分,现在他人不在了,我便还给您吧,请您收好。”

    “牙子,这事你万荣爷爷早就和我说过了,他告诉我说万一有一天他不在了,这钱你赚了钱便还,没赚到就不用还了。还说如果他真不在了,这钱让你先拿着,等什么时候海螺村修路了,你就替他捐了。”

    闻言,牙子的心里既感动又有些心伤。

    多么令人值得尊敬的老人!在生命弥留之际,还想着为子孙后代修路的事。

    他郑重地说道:“好!这钱我先拿着,等修路时我会以万荣爷爷的名义把钱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