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牙子的人生 » 第六十二章 秀兰互助队

第六十二章 秀兰互助队

    牙子端起酒杯,看着李文能和黄秀兰真诚地说道:“愣子叔、秀兰婶,我是你们看着长大的,你们知道我从不沾酒,但今天我要喝,第一当然是要祝贺娟子婶平安出院,第二我要说说心里话,埋藏在心底许多年的话。”

    牙子言罢,仰头一饮而尽。酒入喉,一股强烈的辛辣感让他忍不住大声咳了起来,脸上瞬间泛起一抹潮红。

    “你这孩子!”黄秀兰嗔怪地看着他:“这么性急做什么?酒不是这么喝的,人家都说酒是粮,越喝越年轻,你得慢慢喝、细细品,才能知道个中滋味知道吗?”

    “牙子,喝慢点别呛着,你先吃点菜。”娟子也关切地说道。

    牙子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爷爷去世那年,我才十五岁。”他回忆着,哀伤溢满眼眶:“我自小和他相依为命,在我的生命里,爷爷便是我的天、我全部的依靠。”

    几人都默默地看着他,听他述说。李文能轻轻端起酒杯抿了一囗,黄秀兰挟起一片瘦肉放在牙子的碗里没有说话。

    “那天,我和文定叔从石棉安顺场放木头回来,当看见爷爷出世时,你们不知道当时的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牙子哽咽着继续说道:“当时的我如晴天一声霹雳打在头上,我懵了,傻了,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爷爷会离我而去,真的,从来没想过。我还打算多挣点钱带他去成都冶病呢,可谁知……”

    “孩子,过去了,都过去了,咱们往前看。”黄秀兰抹着脸颊的泪水安慰他道,娟子在旁也默默地垂下泪。

    “十五岁哪!我当时什么也不懂,全靠清爷爷、文定叔和你们大家帮忙替我给爷爷张罗后事,才让他老人家入土为安。”

    “这份恩情,”牙子用力拍了拍胸口:“我牙子永远记在心中!”

    言罢,牙子又端起杯子一饮而尽。这一次,黄秀兰没有劝他,因为她知道有些话不吐不快,说出来后人也就舒服了。她和李文能也同样端起酒杯,饮光了里面的酒。

    “算了,不说这些了。”牙子晃晃脑袋,两杯酒下肚,他觉得头有点晕:“秀兰婶说得对,都过去了,人要学会往前看才行。”

    “愣子叔,你看去一趟云南大概需要多少钱?”

    “我也不清楚,都出省了。”李文能摇摇头:“但我想没有千儿八百恐怕不行。”

    “千儿八百!”娟子惊呼道:“会花那么多钱?愣子,你看这……”

    “没事。”李文能安慰她道:“这是你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我再难也要满足你的愿望。”

    “牙子,”他看着他说道:“其实叔为难的不是张口管你借钱,而是担心借了后不晓得好久才能还给你。你也知道,我一个月才那点工资,所以……”

    “你不说我也明白,”牙子打断他的话头说道:“这个问题你不用顾虑太多,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还都行。你这样,抽空去了解一下往返一趟云南需要的大概费用,到时我直接给你。我认为钱不宜带太多在身上,毕竟路程那么远不安全,只要够用就行。”

    “我认为牙子说的有理,”黄秀兰说道:“我听说火车上小偷特别多,你们去时一定要小心点。”

    李文能和娟子同时都点点头。

    “秀兰婶,你做饭的手艺这么好,就没有其它一点想法?”牙子笑着问她,夹起方才她放他碗里的肉放入嘴里。

    “想法?我能有啥想法?家里的活忙都忙不过来,你文定叔的身体不比以前了,靠他一人揽不下。”

    “婶儿,”牙子认真地看着她:“现在改革开放了,我们的一些思想观念得变变。你看在我爷爷和清爷爷那个时代,在他们的脑海中认为老百姓只要有土地就不会饿肚皮,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然而,背土填沙后我们是有了自己的土地,人只要不懒惰也不会饿着肚子,但生活质量呢?没有吧?填胞肚皮是我们的基本要求,这个要求在我们自己有了土地后也得到了满足,但我想说的是:在土地上创食,你就算把地球刨穿了,最终也只能是仅仅把肚皮填饱而已。”

    “所以说呐,时代不同了,人的观念也要跟着变。邓爷爷不是说了吗: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黄秀兰认真地思索着牙子的话,“那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让婶听听。”

    “你有这么好的厨艺不加以利用的话岂不是太可惜了?”牙子笑了笑说道。

    “你是说开馆子?”黄秀兰眼神一亮随即又暗淡下去:“那得要多少本钱?”

    她自嘲地笑了笑:“其实我老早便有这个想法,但不是开馆子,我是想在镇上租个门面卖早点,卖点稀饭馒头包子之类的,卖完后还可以回家干点活。但想吃馍馍得有面揉,我没有本钱,前年我去找我大伯黄万荣借,但人家不肯借,后来我也就没想法了。”

    “不,婶儿,我的想法不是要在大树镇上开馆子。”牙子摇了摇头说道:“现在镇上有一家馆子叫醉八仙,生意特别火,现在来凑这个热闹肯定是比不过人家的。”

    “我的想法是:要干就在农村里干。”

    “农村里干?”黄秀兰疑惑问道:“农村里大多数人都穷,谁会舍得花钱去吃?”

    “我不是这个意思,婶儿,你看:”牙子分析道:“现在农村里红白喜事那么多,但谁家摊到这事时,都在为请客、吃饭之类的问题发愁,同时也嫌麻烦。所以我想,你何不拉起一支队伍,专门负责替人张罗买菜、做饭、收拾,然后再从中收取费用。”

    黄秀兰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牙子,你觉得这法子可行?”娟子虽然觉得他的想法不错,但心底多少还是有一些疑虑。

    “一定可行!”牙子笃定地说道:“这本身便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与人方便,于己得利。所以,我认为一定是可行的。”

    “秀兰婶,你这样,明天回去后便开始张罗这事。我的建议是:人手不用招太多,多了到手的利润就少了,只要挪得开就行,但要勤快而且做事手脚麻利的;做饭的炊具要备齐,而且要购置新的,家里那些缺缺丫丫的盘碗就不要拿出来用了,免得影响人的食欲。”

    “那得要买多少东西才够?”黄秀兰咋舌道,农村里的红黑喜事她见得多了,谁家遇到这事,来吃饭帮忙的人至少也有百十号人。

    “我看碗筷先各备两百付,盘子买三百盘,各类调料要备齐……”

    “停!停!停!”黄秀兰听得心惊肉跳,连忙止住了他:“这得要花多少钱?你把婶儿卖了都买不起!”

    “婶儿,”牙子笑了笑,说道:“现在农村里办宴席都是吃的流水席,我仔细盘算过了,一般的人家办事的确是用不了这么多,但有些大户人家办,开席便是几十桌几十桌的摆,不买够是不行的。”

    “可……”黄秀兰迟疑着,微微皱起眉头。

    “婶儿,本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先替你垫着,以后挣钱了再还我不迟。”牙子看出了她的为难,于是爽快说道。

    “牙子,”黄秀兰还是有些犹豫,她担心花那么多钱买了那么多的东西,万一到时没有生意咋办,自己又赔不起,还不让李文定削死?于是便说道:“要不你来当老板,婶儿替你打下手得了。”

    “婶儿,你不用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的什么也做不了,我把话放前头:挣了是你的,亏了算我一人的。你看这样行不行?”

    牙子隐隐觉得,自己提的这个建议以后一定会成为农村里赚钱的一条好路子,黄秀兰一家于他有恩,便想趁机帮她一把。

    “好,既然你话都这样说了,那婶儿也豁出去了,刀山也好,火海也罢,我也要去闯它一闯!”黄秀兰终于下定了决心。

    “婶儿,名字我都替你想好了:就叫秀兰别动队。”

    “别动队?”黄秀兰失笑说道:“咱又不是特务,干吗起这么难听的名字?”

    她想了想说道:“叫秀兰互助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