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牙子的人生 » 第二十九章 打麦场(下)

第二十九章 打麦场(下)

    打麦场,农村有些地方也叫打麦坪。顾名思议,也就是将麦子脱肤留仔的地方。

    水泥背回来了,刘术清和李老根等人顾不上休息,大家啇议后将打麦场选在原来搭建帐篷的地方后,就开始平整地面。全村人又拿出前两年背土、修堰的干劲,起早摸黑,仅仅花了五天功夫便将打麦场修好。这期间,牙子他们一众小孩放学后做完作业也跑来帮忙。

    看着眼前光滑整洁的水泥地面,刘术清等人心底的喜悦化为脸上灿灿的笑意。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大的成就感,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不知生活了多少年。然而,在他们这一代,却创造了几件让他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的海螺村历史上的第一:沙漠变良田、修通连接四个村子的堰道。

    还有就是,眼前这一块看上去滑溜溜的水泥地面。

    但村子里有些人从没听说过“水泥”,因此对刘术清等人嘴里说的这块打麦场持怀疑态度。

    就比如安子娘,她看着李老根笑嘻嘻问道:“他二叔,你们说的水泥不就是水和泥做的?我不相信它能用来打麦子,我估计我这接近二百斤的体重上去一踩就裂开了。”

    “你去踩踩试试。”刘术清笑着说。

    “试试就试试。”安子娘粗短的腿刚伸出又缩回来:“先说好,踩坏我可不赔。”

    “你要真能把它踩坏,那可就是癞蛤蟆打伞——怪事一桩。”黄万荣笑着说。

    见几人一付笃定的神情,安子娘赌气一脚踩了上去,嘴里嘟嚷着:“踩坏算球,是你们让我踩的。”

    她刚踩上一只脚,脚底传来硬硬的感觉明显和踩在石头上的感觉一样。嘴里“咦”一声,又将另一只脚也踏了上去。“还真硬!”她说着还轻轻往上一纵,落地时重心不稳再加上刚打好的水泥地面有些滑溜,眼看就要滑倒。安子见状赶紧上前一把将她扶住,却因她身体太重扶不住,娘俩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安子疼得直咧嘴,惹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正在这时,黄秀兰跑了过来,远远就兴奋喊道:“喜子他爹,二楞子来信了。”

    李文定一听,“当真?快拿来我看看。”说完便一把把信抢过来。打开信他念道:“什么的大哥,大……”

    他讪讪笑着问黄秀兰:“前面两字念啥?”

    黄秀兰鄙夷看他一眼笑着说:“你还真以为你识了几天字,就成文化人了?”

    说完,她又一把把信从李文定手中抢过来念道:

    “尊敬的大哥、大嫂,你们好。不知不觉,我利(离)开家已经两年了。自从地(爹)娘去世,我便没离开过你们的怀抱……”黄秀兰刚念到这里,便“吭哧”笑出声来。李文定疑惑道:“你笑什么?快接着念。”

    黄秀兰笑着点头说:“好。”接着念道:“我心里很想你们和喜子,巴不得马上就回家。走了这么就(久),不晓得村子里的沙地田(填)完没有?…………听说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回国了,我们都不想在这里呆下去,这儿冷死了。好了,不和你们说了,晚上还要干仗。如果我死了,请你们不要想我。李文能:决(绝)笔。”

    “念完了?什么是绝笔?他把笔扔了。”李文定连连问道。

    黄秀兰没作声,她刚才念时省略了一小段,二楞子在信中提到柱子的死,她怕刘术清听到受刺激便省略了。

    “绝笔?看来二楞子他们晚上执行的任务很危险。”刘术清说道。

    “绝笔就是很危险?”李文定问,又担忧说道:“那二楞子会不会也……?”

    “你乌鸦嘴乱嚼什么?”黄秀兰赶紧打断他,看了一眼刘术清说道:“二楞子傻人有傻福,你瞎担心什么?”

    刘术清转身默默离开,黄秀兰话里的意思他又如何不明白。

    坐在自家田埂上,刘术清看着眼前已经由青转黄的麦穗发神。良久,他扯下一根麦叶放嘴里咀嚼起来,嘴里涩涩的,他将口里的汁液咽下肚去,和心里的苦涩混在一起。

    “儿啊,你没嚼过家乡的麦苗,爸替你嚼。”他自语道,心里想着打了麦子去县城换点钱,回来一定要重新给柱子修座墓。至于刨的那个小坑,就留给自己吧。

    ……

    在人们的热望中,海螺村历史上的第一季小麦终于成熟了。黄灿灿的桔梗上挑看蓬乍乍的穗头,饱满的麦粒像珍珠一样镶嵌在麦穗上,熟得那么欢畅,那么自在。

    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此时一片忙碌的景象。

    李老根家的麦田里,牙子正在跟他学镰刀的使用方法。农忙季节,学校里放了几天假,他便跟着爷爷到了田里。

    “你这样,弯着腰左手抓麦杆,右手用镰刀贴着地面往前搳。”李老根示范着说道:“搳完后如果左手拿不了,便将它放身后,记住要放一堆小心别踩着。”

    李老根看着牙子生涩地拿着镰刀,手小握不住几根麦杆,便笑着说道:“慢慢来,熟才能生巧。”牙子点点头,先是二根、三根地搳,渐渐熟练起来,开始一把一把地搳。李老根边搳边观察他,脸上逐渐露出笑容。

    “牙子,我们把我家麦子搳完,去帮刘爷爷好不好?”李老根觉得腰有些酸,便直起的看着正忙个不停的牙子说道。

    “好咧!我们搳完就去。”牙子嘴里应着,手却没停。

    “爷爷,”牙子扬起太阳晒得红扑扑的小脸,额头上尽是汗水:“要是我爸妈能回来就好了,看见咱们家田里有这么多小麦,我想他们一定会高兴坏了。”

    李老根闻言鼻头一酸,强笑看说道:“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爷孙俩割了老半天,李老根见差不多了,便过去将割好的麦杆一捆捆扎好,对牙子说道:“牙子,今天就割这么多,整多了我们也打不了。”牙子应了声收起镰刀,又帮着李老根把捆好的麦子放进箩筐,爷孙俩便向着打谷场走去。

    还没到打谷坪,远远便传来一阵阵彭彭魄魄的声音。走拢时,李老根看见打麦场上尽是人。“地头还是小了。”他自语道,便挑着麦子四处寻找空余的地方。

    “二叔,我这边还有点空余。”李文定正拿着根棍子打着地上的麦穗,见他挑着箩筐东晃西晃,忙喊道。

    李老根晃晃悠悠过来,将箩筐放在地上说道:“地方小了,来迟就找球不到位置。”

    “可不是这样!我早上割了一阵子,就是担心地方都让人占了,便让秀兰和安子接着搳,我就赶紧过来占位置。”

    “你小子还挺精明!”李老根笑着问他:“看见你刘叔没有?”

    “我走时见娟子和他在地里忙活,来没来我就不清楚。”

    “娟子也来了?这女娃还真不错。”李老根说道,心里有点惋惜:要是柱子还在就好了。

    刘术清和娟子此时已经搳了一大片麦子,娟子人年轻,又做惯农活手脚特别快。刘术清看了看天色,又回头看向身后,他说道:“娟子,今天就搳这么多,再搳下去天黑咱爷俩也整不完。”

    娟子点点头,说道:“爸,你休息会,我来捆麦子。”说完便快手快脚捆起来。

    刘术清此时确实有些累了,腰胀得厉害。可他知道娟子肯定也累了,心里有些不忍心,使说道:“没事,我不累。”说完便帮着捆起来。

    打麦场上,李老根也在彭彭魄魄打着麦子,牙子正在仔细检查打过的麦杆上还有没有打漏掉的麦子。“爷爷,这里有两粒。”牙子高兴说道,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嗯,牙子真是好样的!”李老根赞扬道。

    “爷爷,我们赵老师说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她告诉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要晓得粮食的好歹。

    “赵老师讲得对,”李老根说道:“先去看看刘爷爷在打麦场没有?回来才继续检查。”他想,如果刘术清和娟子还没回来,这个位置得留着。

    不一会,牙子回来了,“没看见刘爷爷。”他说。

    “没回来?难道还在地头?”李老根看了天色一眼,手上的动作快了起来。

    不一会,刘术清和娟子一人担着一箩筐麦子向打麦场走来。见打麦场上人声鼎沸,彭彭魄魄的声音不断,他有些傻眼:角角落落都可看见棍棒忽上忽下,哪还有一丝空余的地方。

    牙子眼尖,蹲在地上从人缝中瞅见他,便叫道:“爷爷,我看到刘爷爷了。”

    “在哪儿?”李老根忙问。

    牙子手一指:“那儿,我去叫他。”说完便蹦蹦跳着跑过去。

    刘术清走过来,看着李老根苦笑说道:“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打麦子。”

    “我这边马上就打完了,一完事我就给你挪地方。”

    娟子将箩筐放在地上,和李老根打过招呼便用手中的扁担帮着打起麦子来。打完后,又帮着李老根把地上的麦子收拢装好,才开始打自家的。

    “术清,我把麦子担回去便过来帮你。”李老根将箩筐挑在肩上说道。

    “不用了,你今天也累了。”

    “咱哥俩还客气啥?”李老根说着说道。

    “好,地头还有麦子没有背完,我先去那里等你。”刘术清说。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