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牙子的人生 » 第二十六章 做窑

第二十六章 做窑

    待刘术清将公告抑扬顿挫念了一遍后,李文定轻咳一声说道:

    “大家都听清楚了,参加民兵组织的条件:政治纯洁,身体健壮,历史清白。”说到这里,他看着刘术清问道:

    “刘叔,这政治、历史是什么东西?”

    刘术清一愣,没想到李文定会这么问。说实话,他心里隐隐明白“政治、历史”是咋回事,却不能用语言表达它的意思。

    想了想,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那样说道:“政治就是说祖上有没有做个官并且干过坏事的,历史就是说你是不是这个干过坏事的当官的后代。”

    他刚说完,就听“吭哧”一道笑声传来,却是赵雪和叶露放学经过,正好听到他的解说,两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原来是你们两位?难道我说的不对?”刘术清不好意思说道。

    “当然不对。”赵雪走到人群前面:“政治最通俗的理解是与政党、政府和国家有关,它是社会的整个元素,可以影响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历史是人类在这一刻之前所做的事情和创造的文化。”

    她看着人群说道:“我这么说大家能听明白吗?”

    见众人纷纷摇头,她想了想说道:“我打个比方:从现在这个时间往后推,大家在前年至今年上半年做了两件事,一是背土填沙,二是修堰道。对于现在来说这两件事已经成为过去,它就成历史了。”

    “赵老师你早这样说我们就明白了,历史就是过去呗。”李文定旁边说道。

    “可以这样理解。”赵雪点点头。

    “都整明白没有,凡是18周岁至30周岁自愿参加民兵的报名。”李文定大声说道。

    “我要报名。”黄元和说道:“不过文定哥,我小时候偷过我二婶家地里的番茄,这算不算历史不清白?”

    “原来是你小子,我见番茄红了几个第二天早上准备去摘来吃,哪晓得到地里一看毛都没有,原来是你个贼娃子干的!”二婶气呼呼说道。

    人群哈哈笑起来。黄元和不好意思说道:“小时候不懂事。”

    李文定严肃看他一眼:“老实交待,后来还干过啥坏事没有?”

    “真没有!”黄元和举手道:“我敢对天发誓。”

    “那行,算你一个。还有谁报名?”李文定问道。

    安子、李金发等人纷纷举手表示愿意参加,正好十人。

    “那大伙先忙着,我们走了。”说完,赵雪和叶露转身离去。

    “你们慢走。”刘术清忙说道。

    “接下来就说学习文化的事,大家对此有啥想法都说说看。”

    听着李文定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声,刘术清向李老根点头示意,两人向沙坝头走去。

    微风吹拂,田野里返青的麦苗一望无边,犹如一片荡漾着的绿色海洋。

    “术清,再有三个多月麦子就收割了,到时候大家到哪里打麦子?”

    李老根说出心里的担忧。

    “我老早就在想这个问题,可是乡亲们都那么穷,哪有余钱来买水泥修打谷场。”刘术清叹气说道。

    “要不还是去找找罗县长?”

    “不好。人家已经帮我们太多了,况且我们也不能事事都依靠政府。”

    “哪你说咋办?”李老根无奈问道。村民们的生活条件确实是得到很大的改善,以往缺衣少粮,但现在粮虽然有了,却又为怎样才能吃进嘴里发愁。

    刘术清沉默半晌说道:“如果要建一个大型打麦场,肯定需要很多水泥,因此这不实际。唯一的办法,自己做窑烧石灰。”

    他接着说道:“后山有不少石灰石,晒经乡那里有观音土,到时将烧好的石灰和观音土混合,再加上碎石粒,应该勉强可以起到水泥的效果。”

    “这个方法倒是不错!”李老根说道:“石灰和观音土都有一定的粘性,应该可以。”

    “那就马上行动,做窑,采石和观音土都需要时间,再加上烧制石灰、建造打麦场,怎么也都需要二个多月时间,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刘术清下定决心说道。

    “行!马上去找李文定。”

    听他俩说明来意,李文定为难道:“刘叔,二叔,现在大家根本就没有时间。你们看:白天要做农活,晚上要学文化,还有黄元和他们十人隔几天就要去镇上参加民兵训练,这事不好办哪!”

    “那你说咋办!让麦子烂在地头?”刘术清有些生气说道。

    见他生气,李文定忙说道:“刘叔,我也不是这个意思,可……可这事它确实不球好整!”

    “文定,你干脆这样:将全村能动的人全部发动起来,我们利用上午的时间,让青壮年去采石和观音土,岁数较大的去山上、河坝头捡碎石,至于做窑的事情就交给我和你刘叔,到时再整几个人给我俩打打杂就行。这样只利用上午的时间,既不耽误大家地里的活,也不影响晚上学习文化。”

    “那时间上可能……”刘术清担心说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这样决定,文定你去通知大家,将就安子和黄元和几人都在,今天就开干。”李老根语气很坚决。

    “那……好吧,我现在就去。”李文定心里还是有些迟疑。

    “文定,告诉他们愿意自家麦子烂地里的可以不来!”看着李文定急匆匆的背影,刘术清高声喊道。

    “术清,我看窑就做在后山,能节约不少劳力。”李老根说道。

    “行。”刘术清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村民们三三两两过来,有背背兜拿撮箕,扛锄头挑箩筐的,甚至还有人挑着水桶来。

    刘术清奇道:“他二婶,你整个水桶干什么?莫非是担心大家路上口渴?”

    “家里的背兜和撮箕修堰时都整烂球,只有水桶还能用。”二婶不好意思笑着说道。

    “那你得少挑点,再把水桶一块整穿,你家吃水就成问题了。”李老根说道。

    “人都来齐完就出发。”刘术清手一挥说道。

    一群人浩浩荡荡向后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