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眼镜店里的守望者 » 121.同行冤家

121.同行冤家

    GOOD眼镜店的老板,就是那个30几岁的男人,他姓熊,吴茵叫他熊老板。

    通过吴茵主动上门拜访结交,从此,星视眼镜店和GOOD眼镜店就开始了内部合作。他们会互相调片,不过,多数时候,是熊老板到星视眼镜店里来调镜片,调隐形产品。

    熊老板经常来星视眼镜店瞅瞅,看看货,翻翻价目表,套套话。

    虽然,他们达成了友好合作的状态,但是,仍改变不了,他们是同行,而且离得这么近,他们是竞争的双方。所以,吴茵会对他持有一份戒心,有所保留地与他对话。

    就算他在星视眼镜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毕竟他无法,也没时间天天守在这里。他还是不懂吴茵是怎么给客人验光、推销眼镜,给客人什么价位,怎么样加工等等。

    一个值得顾客信赖的眼镜店,是由优质的产品、精湛的技术、贴心的服务、完善的售后而组成的,虽然大家都懂,可是,要做到就不容易了,既使做到了,每个店做到的程度也是千差万别,所以,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好感也是千差万别。这些东西才是一个店核心的竞争力,是外人仿也仿不来的。

    熊老板说,当时,湖边那个启明眼镜的老板也想加盟GOOD眼镜,被他先做了,所以,这个城市只有他这一家独一无二的GOOD眼镜连锁店。

    说这话时,熊老板脸上有得意之色。

    吴茵觉得加盟眼镜店并没有有什么过人之久,只有少数顾客会信奉加盟连锁店。

    熊老板继续说,GOOD眼镜总部每年会派人到店里来视查工作,每年会组织一至三天的培训。然后,熊老板每年帮他们销掉五万块钱的产品(按店面积和所处的城区等综合评估),才可以签到下个三年的加盟合约。要不然,会把这个市区的加盟名额让给别人。所以,他的压力很大。

    吴茵觉得他说的是真话,想来加盟品牌也没有什么意思。羊毛出在羊身上,店租、加盟费、人工工资和货品的钱,毫无疑问都是要加在顾客身上,他那么一个不足20平米的小店,其实很难卖出高价位的。吴茵有点同情他来。

    两个月后,吴茵发现对面街的GOOD眼镜店有好几天没开店了。出于职业病,对同行分外留心。

    于是,她就在微信里问熊老板:“你怎么没有上班啊?”

    熊老板回信息说:“我三天前就关店了。”

    “你回德安老家了吗?”

    “是啊,老婆孩子需要人照顾,再说,店里生意不好。”

    默然之间,吴茵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吴茵是关过两个店的人,对于无可奈之下选择关店,有切身体会。

    “那你要在德安开店吗?”

    “不开了,德安眼镜店太多了。”

    “哦。”

    吴茵想,可惜了,他那一套验光仪器和做眼镜的设备。如果不开店了,那些设备三四万块钱买来,用了三年,就会降价处理,可能几千块钱就要脱手了。听说,他的孩子还小,前几年,远离老婆孩子真的不容易。就像当年吴茵在广东江门开店一样,她带着孩子与老公聚少离多,生活和工作总是不能如意。

    同时,吴茵心里又愧,GOOD眼镜店倒闭,似乎多多少少有点是因为星视眼镜店开起,严重影响到他家的生意。此时,吴茵不知说什么好,只能沉默了。

    又过了几个月,吴茵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熊老板晒一片施工现场的图片,全是黄泥地,坑坑洼洼,不知道是要建什么。

    吴茵忍不住发信息过去问他:“熊老板,你现在是在做什么?”

    “开挖土机。”

    “不错啊,听说,开挖土机工资很高的。”

    “嗯,还好,6千多一个月,比开店强。”

    “真好,羡慕你,终于解脱了,我现在的生意也不稳定。”

    晚上,吴茵跟王昆提起,说GOOD眼镜的熊老板去开挖掘机了。

    “我们村上彬老弟也去开那个挖土机了,工资是很高,但是那钱要欠账,每一行都难。”王昆说。

    “那也行啊,别人欠你的钱,总比你欠别人的钱强啊。”

    “那要我去开挖土机吗?”

    “不要,要不然,你又要住在工地上了,我们又回到以前的生活了。你可以到外面公司上班,但是每天要回来住,要让我和孩子们每天能看到你才好。”

    钱,够用就行。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幸福地生活着。这是金钱难买到的。这是吴茵的价值观。

    半年后,星视眼镜生意比开业初期差了一点,王昆在店里呆不住了,他到本市区找了一份设计的工作,一个月4000块钱。中午回来吃饭,晚上回来住,闲的时候,朝九晚五上班,有节假日。忙的时候,没有节假日,就是这么一回事。在这个小小的城市,能找到这么一份工作,他很满足。虽然不能跟外面比,但是,家里消费水平低,省到即赚到。而且,还可以照顾到家里人,所以,他们夫妻俩对这一份工作很知足。

    平时眼镜店里,就是吴茵带着店员小薇上班,生活渐趋平静。

    2018年上半年,静安大道接连开了三家眼镜店,争抢消费市场,星视眼镜店的生意差了一节。于是,吴茵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好好做生意,优待每一位顾客,让老顾客再来,并介绍新顾客来。

    吴茵要么在本地的公众媒体上发广告,做一些秒杀活动,要么到学校周边去发宣传单,或者去小区附近摆台,帮人维修、整形、护理眼镜。坚持不懈地做这些工作,所以,星视眼镜店的生意比较稳定,持久不衰。

    好景不长,三个月之后,本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人到星视眼镜店突击检查,查到店里无证卖隐形产品,要罚8万块钱。这下把吴茵吓傻了。

    后来,通过疏通上下关系,用3万块钱了结了这一笔债。

    吴茵怀疑,可能是,同行看到星视眼镜店生意好,告了他们家。

    向来,就是枪打出头鸟,吴茵想,可能是自己开店初期做得太过火了,与同行结下了梁子。自己向来谨小慎微,但还是被人抓了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