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眼镜店里的守望者 » 117.新店火爆

117.新店火爆

    新店预计在九月初开业,对于开眼镜店,吴茵和王昆都非常有经验,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装修店面、订制展柜、到眼镜市场看货、设计开业活动等等,真有他们忙的。他们每天开车在高速上来回,天气又热,为了开店,创造新生活,不辞劳苦。

    厂家订做眼镜展柜花了二十多天,错过了九月费上学配镜的高峰期,到9月13号,展柜才从千里之外的广东江门用大货车拉到LS市。

    从这一天起,吴茵根据活动方案,开始一一实施。首先,通过当地的有影响力的自媒体、进行软文推广。同时,租微信朋友圈向外发布开业活动。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整个LS市的市民都知道吴茵的眼镜店将要开业了,这个消息炒得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与此同时,他们花了半天时间才把展柜组装完成,请水电工接水通电。至此,装修队全部清场退位。

    紧接着,吴茵要搞卫生,擦柜子拖地,整理货物上架,标价。而王昆要组装仪器设备,调试机器。

    9月16日,天气晴好,这是新店开张的大吉之日。

    从五楼高的顶楼垂下的一条条红色的横幅,都是全国各地供货商,或者眼镜相关的厂家送来的祝福。鲜艳的花篮分列两旁,把店前的大场地摆得满满的,甚至要拦去路人的去路,吴昆把花篮调整了一下位置,才给路人腾出了一条狭窄的过道。花团锦簇的店门口,宾客盈门,礼炮阵阵,喜气洋洋,更是热闹非凡。

    所有路过的人无不驻足观看新店,店招牌上的“星视眼镜”赫然在目。一天之间,这个店名将响彻全市民的耳廓,这个眼镜行业的新星即将照耀全城。

    他们为新店筹备以久的、宣传多日的活动正在开启。

    他们为老人准备500副价值20元的老花镜,一人一副,凭身份证号免费领取。于是门口聚集了一条长龙的老人队伍,排队领取。王昆的父母负责登记发放。

    同时,店门口另有一个长龙队伍是爸爸妈妈们带着家里的小朋友来领取儿童太阳镜。

    店主为可爱的小朋友,准备了300副卡通造型的儿童太阳镜,需要父母带孩子免费领取。不过,条件只有一个,需要小朋友现场戴镜拍照传至家长微信朋友圈,分享星视眼镜开业盛况即可。这一项任务由店员小薇负责发放。

    然后,吴茵和王昆夫妻俩则负责接待验光配镜的顾客。开业前三天的顾客,一律享用买一送一的特惠。即配一副近视眼镜,再送一副价值相等的或者以下价位的近视镜,可以家里两个人组团配。

    这下不得了,店堂内人潮汹涌,许多客人订下眼镜,因为订单爆满,无法当场加工出来,依据订单时间先后,需要延期加工领取,排单子做眼镜排到三天之后去了。。

    如此火爆的开业盛况,当天的营业额达到一万多块,这是以往开店一个月的营业额,比吴茵和王昆预想当中的还要好,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星视眼镜是他们一生当中的第三个店,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眼镜店,从此一炮而红。

    三天之后,没那么忙了,他们还请亲友吃了一顿开业大餐。届时请了亲人、朋友、同学等人,一共10桌客人。大家齐聚一堂,七大姑八大姨,叔叔伯伯,表哥表姐、同事同学等等,能请来的都请来了,共话家常、生意经、亲情和友情。到了家乡开店,以后要仰仗亲友照顾生意,做口碑从亲友团开始。所以,对待亲友,要加倍殷勤和友善。王昆在祝酒词中讲道,凡是今天到场的亲友,到本店配镜,可以免费配一副400块钱的眼镜,一分钱不要,确保品质。这下,星视眼镜店沸腾了,接下来几天,亲友的孩子们都送来验光,配镜。

    虽然,王昆和吴茵说不收钱,但是,亲人们也不好意思。总说,你的货和店租也是成本啊,多多少少补你一点吧。有些人会补个100块钱,有些人补个150块钱。当然,也有几个老实人,真的一分钱不付。

    然后,吴茵又印制了1000张名片大小的5折卡,其实就是一种优惠券。请各个学校里的老师发放给学生,请孩子们来免费检查视力,凭学生五折卡,配镜时,可以享受镜框镜片全部5折。来配镜的学生源源不断。

    经过这一连串的动作,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流。星视眼镜店生意一直很红火,王昆夫妻俩带一个小员工都忙不过来,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员工。

    吴茵觉得在老家开店,优势一:亲友团庞大,这是与生俱来的,不用培养,他们一直在那里,只要自己稍加维护和调动其积极性,就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优势二:本LS市多是常住居民,流动人口少,所以这里的顾客会比较稳定、忠诚。只要你真心相待了,都可以培养出顾客的忠诚度和信赖度。

    优势三:四线小城市,受电子商务冲击小,消费水平高。所以,这里配镜的客单价都比较高。

    其实,二三线的城市,消费水平反而高许多,那里有许多穷人。记得以前在南昌和江门开店,客人配镜,平均消费水平是150至250元一副,一百多块钱的眼镜有很多人配,一百以下的也不在少数。(一线城市店租太贵,投资不起,不考虑。)

    而现在呢,配镜平均水平是三四百块钱一副眼镜。一百多块钱的眼镜很少人配,一百元以下的几乎无人问津。客单价上来了,业绩压力小很多。

    比如,配一副眼镜300多块钱,一天只要配五六副,就有一千五六百块的业绩。一个月就是四五万块钱的毛利润。而这边的房租便宜,工资水平低,所以,整体利润就大了。

    吴茵和王昆私下算这一笔账,心里乐开了花,后悔回家晚了,在外漂了那么多年,耗费精力与金钱。时来天地皆同力,他们已是奔四十的人,再不来点运气和福气,这一辈子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