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眼镜店里的守望者 » 114.倒闭在即

114.倒闭在即

    近来,磨边机坏了,有散光的眼镜,轴位老是移位。普通的眼镜也不好做,要么磨大了,要么磨小了,磨大了还可以返工,手工磨一下就好了。可是,磨小了,就是要拿镜片重做的。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镜片成本、人工成本和电费成本。现在,吴茵每一次做眼镜,总是要做很久。平时,半个小时做一副眼镜,现在要半天做一副眼镜。

    吴茵和王昆想买又不舍得,一台磨边机,需要好几千上万块呢,再说,店面还有六七个月就满三年了,后面能不能开店,都说不准呢。吴茵想死扛着,反正,现在接的订单很少,因此,她手磨的技术突飞猛进。

    在生活上,吴茵带两个孩子,孩子尚小,难缠。要伺候他们的吃喝拉撒。

    她要洗衣做饭搞卫生,这种事情每天都有,没完没了,叫人心烦。不管做什么全是吴茵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筋疲力尽。王昆又不在身边,吴茵时常感受到孤苦无依,无可奈何。

    她儿子三岁多,女儿还不满一岁。她每次出门,如果儿子没有上学的话,去买一个菜,寄个快递,或者带孩子去看病,都要把两个孩子全带走。

    当她出门时,她推着一个婴儿车,女儿坐在车里,三岁多的儿子扶着车子一边,他们去买菜。婴儿车下面有一个兜,放满了菜,再回来。

    在外乡,没有一个亲友,她穷得只剩下两个宝贝孩子,不管去哪里,都要带着身边,不能让他们离开她的视线。没有一个亲友在这边,她也不放心把放在隔壁家。她的人是跟两个孩子,店铺捆绑在一起的,束缚得她喘不过气来。

    店里生意又不好,不能请人,一个人又忙不过来,主要是生活琐事太多。

    吴茵想,带女儿没带好,女儿瘦小不堪;管理店铺嘛,每况愈下,入不敷出;她因为生活负担繁重,脾气变得越来越差,总是对孩子大吼大叫,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遇到什么问题,哪怕是处理完了,也要打电话给王昆告知一声,向他诉诉委屈,总是抱怨他。他现在都很怕拉到她的电话了,她随时都有可能发脾气。

    她常常想,她每样事情都做不好,生意和生活都难兼顾好。身心疲惫,欲哭无泪,也没有时间哭。老公有时半个月回来一次,有时一个月回来一次,时间不定。每次他回来,她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好吃好喝地做给他吃,晚上跟他聊很久的天,累了困了都不想停歇。他们经常聊到深更半夜,都是吴茵在说,王昆在半睡半醒之间听着。她太难了,她跟他聊孩子,聊生意,以及一些他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发生的各种事情。

    吴茵想,由于,王昆在另外一个城市上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处处不顺心,事事不如意。她想关店回老家,她累了,她不想在外面漂了。这不知道是第几次想回老家了,在外面漂的成本太高了。

    吴茵想,如果,她继续开这个店的话,她一家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店里的收入甚微,她老公必定还是要在眼镜厂上班。她管不了老公,单说她自己的日子就会把她逼疯。所以,她必须关掉这个店,回老家开店,或者去打工,把两个孩子放给他们的奶奶家带都行,总比只身一人在江门举目无亲,孤苦无依好。

    她只有关掉店,重新规划生活,她娘仨和老公才有可能团圆在一起。少年夫妻老来伴,人生大好光阴,夫妻之间的温情应该需要珍惜和维护。

    当她决定要回老家时,她就开始暗暗地盘点货,不动声色地低价处理货物,能换一块钱是一块钱。

    做眼镜这一行,她不能明目张胆地在店铺门口贴转让的消息,怕影响顾客来配镜,因为配镜没有售后,客人就不会来了。所以,他们都是在网上挂转让信息。

    艰难的日子虽然度日如年,但也无法阻止日子快速前进的步伐,6个月一晃而过,店面即将到期。网上挂出店铺转让的消息,没有一丝动静,至今无人打电话来咨询。

    吴茵和王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关店了。于是,他们按照租赁合同协议,提前一个月跟房东打了招呼,说眼镜店不开了,请他们另外寻找下一家租客。

    然后,吴茵停止一切补货。其实,早在三四个月前,他们就选择地停止了某些镜框、老花和隐形眼镜的补货了。

    再个就是,吴茵采取了止损措施,只要来客人,再低价格都会给人家配眼镜,尽量把货品换成现金。

    一个好好的店铺,开店之初投入十三万,勉勉强强开了三年,还没有来得及回本,就要关掉,真的很可惜。他们想着,眼镜店没人接手,直接关掉,损失巨大。那就抓住最后一个月,尽量多卖一点货吧。

    客人来配一副眼镜,镜框镜片5折之后,总金额是158元。客人还要讲价,最后讲到120元一副给人家配了。

    有一个老人来买太老花镜,20块钱还嫌贵,讲到15块也给人家了。

    年轻女孩来买隐形,吴茵给出的优惠是,买一副送一副。隐形产品是有有效期的,如果卖不掉,到了有效期,就真的无用了,一分钱都换不掉。

    这个时候,重要不是价钱,是出手。

    酷视眼镜大促销,一传十,十传百,所以,近来一个月,店里人流量激增,许多人都是来掏宝的。吴茵忍痛割爱地卖货,货柜上摆的眼镜,以前售价上千元的,现在数百元就出手;以前数百元的货,现在几十块钱就出手。此时,卖眼镜,就像菜市场卖菜一样,只要不亏本,就往外扔。辛辛苦苦攒下的一店的货,现在全部要贱卖掉。

    三年开店,十三万投资,到头来一场空,还背负一身的债,吴茵的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

    想想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拖儿带女的,回老家去做什么?除了开眼镜店他们还能干什么?一谈开店,真是后怕。在南昌开店失败了,在江门开店失败了,现在要钱没钱的,除了打工还能做什么?吴茵对以后的生活很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