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眼镜店里的守望者 » 073.夫妻分别

073.夫妻分别

    10月底,吴茵快要参加验光师和定配工的考试了。验光师的考试是笔试,定配工的考试是实操。她跟何慧请了假,暂时一个星期不用去上班了,等考完试后,再把班补上。

    她每天要抽空看书,去上课也去得勤了,因为要练习实操。

    快考试的前两天,老师在课后,跟同学们说,想考高级验光师证和定配工证的,也可以在同期考,那就不用考中级的了,直接考高级的就可以了。

    “老师,可我们没有学高级的书本啊?”有一个同学问。

    “没关系,先考了,后面再来补上课都行,也可以买书回去自行研读。”

    “没学能考得过吗?”另一个同学问。

    “大同小异,容易过的。”

    如果现在考,你们想考高级证的人就有两次机会了。

    被老师这么一说,大家便踊跃报名,要考高级的验光师证,补交费用1500块钱。

    吴茵回来找王昆商量。

    “不用了吧,我们考证回去主要是为了开店用,提升一下自己的资质。如果,打算以后去帮别人上班的,当然,是考高级证好啊,可以以此拿一份高工资。”王昆分析道。

    “嗯。学校真的会赚钱,学的东西大家都是一样,却可以提前考一个高级证,就要另外交1500元钱。只是交的钱不一样,我想许多人都是为了考个证而来的,考完了谁还会来上课啊?”

    “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内幕,水至清则无鱼。”

    王昆说得很有道理,吴茵便也看淡这种事了。

    考试那天,所有人去考场都去得好早,几个校区的人在一起考试,人头攒动,有三四百人吧,都在等待入考场。吴茵惊叹:竟然有这么多人想做眼镜这一行啊,看来,眼镜这一个行业,还是有许多人看好的嘛。不久的将来,这些人马上要分散到全国各地去开眼镜店了。比如,吴茵是一定要去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眼镜店。

    考试的时候,内紧外松。第一场试考完,就临近中午饭点了,我们校区的老师把考场巡查的领导请去吃饭了。同学们就在附近小餐馆搭伙买饭吃。吃饭席间,大家就聊考试的题目。又说,老师请上级领导吃饭,肯定还要塞红包。

    “这个年头,不都是这样的行事套路吗?”珊珊说。她家里已开了一家店,等着她回去当老板娘呢,所以,她说话和行事显得很自信,很神气。

    “红包是要塞的。三个巡查官,一人最少要发个500元吧。要不然,拿不出手啊。”王坚利说。他是一个瘸腿的中年男同学,他以前从事修表,然后发展成做眼镜,现在也是准备拿了证回去开眼镜钟表店。他城府很深,似乎看透了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

    吴茵看着他,觉得他选择做眼镜这一个行业特别合适。验光和加工是一个技术活,开眼镜店是靠技术吃饭的,他只要把技术练好了,开个店养活自己和家人不难。他是一个残疾人,腿脚不好使,出去外面不好找工作,要力气没力气,要形象没有形象,没人要啊。

    “在BJ,至少要拿800块钱才合适呢,人家领导来这一趟容易吗?来回一天时间就没有了。难道你还真要领导吃个饱走个瘦啊,必须要揣点什么带回家去,才合乎送礼的情意嘛。”这是老李在说话。老李是一个将近50岁的老人了,据他自己讲,他都有孙子了。他是这一批同学当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学员了。据他自己讲,他可是老师傅了,以前做过纯手工打磨镜片。他是跟着师傅学的,他现在是来学习专业知识,考个证,准备重操旧业。

    吴茵听着他们说话很有意思,笑笑不答。有人的地方就有热闹看。

    一周后,成绩公布出来了,通过率90%,大家欢呼雀跃。吴茵当然是考过了,就等着一个月后领证了。查看成绩的时候,发现那个老李不及格。吴茵替他叹息了一声:哎!他这么大年纪还来学习,这个精神难得。因为基础知识不够,所以,复杂的视光学知识很难学到脑子里去,加上人老了,记忆力也衰退,所以,就这样了。后来,听说老李也不打算补考了,直接回老家去了。

    自从拿到验光师证后,吴茵就正式开始在钟情眼镜店里验光了。因为这一个行业的验光师,很难找,所以,何家人愿意给机会让吴茵去实操,支持她,配合她。等她技术练熟了,以后在店里看店,人手就可以周转得过来了。

    吴茵先是拿自己的同事练手,慢慢地就给客人验光。像那种客人要配隐形的,老人要配老花眼镜的,这类客人验光简单些。配隐形的客人,不需要验散光,因为低度数的散光不用配,隐形有一点矫正散光的功能。常规的隐形眼镜也是没有散光度数的,如果又是近视,就是高度散光,就要定做隐形了。这类客人不多见。多数人没有散光,或者只有低度数散光,单纯的验近视度数就简单多了。所以,吴茵从这种简单的人入手,然后,再慢慢练习验配近视框架眼镜的客人。

    开始几个客人,下的处方不够准,要么过高了,要么是偏低了,过了适应期(一周)还是不舒服,客人又回来了。何慧就自己重新给他们验光,重新给客人换镜片,而且是免费的哦。吴茵很过意不去,说是要承担这个换片的钱。何叔说,算了,谁人刚开始验光不会犯个错呢。吴茵很是感激,验光时,便更加谨慎地下处方了。

    慢慢地,吴茵积累了验光经验和信心,越来越顺手了,越来越有自信了。很快,她就可以正常给客人验光了,从客人进门,招呼到他出门,一条龙式服务,更加贴心,顺畅,简便。而且,有了更多谈价的底气和把握。后来,吴茵的提成涨得很快,发工资时,4000元的底薪,再加上提成,顶峰时期,一个月可以拿到8000多块。平时也可以拿到六七千块钱。

    吴茵这边工作很顺利,但是,王昆的工作却跌入了谷底。经过他几个月努力之后,跑遍了BJ大大小小的眼镜店,只开发了数十家眼镜店,离预期的相差很远,BJ的市场迟迟打不开局面。这让他的舅舅对他失去了信心,想把他辞掉了,话里话外透露出了这个意思。

    王昆便主动请辞,从朗月公司出来了。他跟自己的堂哥江哥联系,想到他的厂里去上班。因为,现在江哥厂里刚好缺人,说是新开设了一条生产线,需要一个主管。王昆便到深圳去江哥厂里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