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眼镜店里的守望者 » 042.初到上海2

042.初到上海2

    接下来日子,王昆马不停蹄地走马上任,起早贪黑地拜访眼镜店老板,开发自己的市场。他暗暗发誓,不干出一番成绩就对不起舅舅了。

    王昆这个名字是公司的法人代表,法人代表是人们惯常思维中的大老板。所以,绝对不能以“王昆”的名义去接触客户。公司老总身兼业务员,岂不是要叫人笑掉大牙:这公司是一个人的公司吗?这公司是一个皮包公司吗?

    于是,舅舅授意,叫他另外改名去当业务员。很快,王昆印了几百张名片,名字改成了“王林”,借用了他堂弟的名字。

    “王昆,你得小心,不要露馅。”吴茵提醒道。

    “怕什么,一个名字而矣。就算偶尔报错,无伤大雅,没人会计较的。也根本就没人知道公司的法人是叫王昆。我自始自终只是公司的一个小啰啰,姿态很正,无可怀疑。”王昆说。

    王昆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每天下班回来还要向舅舅汇报工作,或者向瑛姐寻求谈业务的技巧。

    他现在做的这份工作,跟以前在南昌做的副业一样,倒也有点经验。不同的是,以前在南昌跑业务,是为自己干活,多劳多得,无拘无束。而现在,他受命于舅舅,心中有所畏惧,有很大的压力。

    虽然他从来不向吴茵倒苦水,发牢骚,但是吴茵通过王昆与舅舅和瑛姐的通话,得知王昆的业务跑得并不顺利。吴茵也是爱莫能助,只想在生活上给他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全包下家务活,洗衣、做饭、洒扫等全揽下了。然后,自己还要快点找到工作,分担他的经济压力,有钱傍身,谁怕谁?肯定是员工不怕老板,外甥不怕舅舅了!

    两天后,吴茵那个在上海的同学——阿贞给她介绍了一份临时工。就是让她去她老公的公司里上班。

    她老公叫王仁贵,在刀唛食用油贸易公司上班。他是最近过去的,就职副总,同事们称王总。

    最近公司在搞那个业务拓展,跟同行抢占市场,所以要培训一批话务员。

    活动期间,要请话务员给全国各地的客户打电话,告诉他们活动内容,并引导他们订货。

    包括吴茵在内,公司培训了15个话务,先培训三天,背话术,讲究说话技巧和销售技能。三天后,这些女孩子就开始上班打电话了。

    每个话务员每天发三张纸,每张纸上有数百个电话,有对应的姓名,还有店铺名。这样每天打电话的工作持续了十几天。

    然后,活动结束了,由公司领导选出三个优秀的话务员留下来,成为正式员工。

    吴茵她是来做临时工的,她只想去眼镜店里上班。她并没有打算长期留在这里的。所以,她落选了。

    王总私下问她说:“吴茵,你想不想留下来做,想留下来做的话,我帮你去说说情。”

    “王总,谢谢你。我只想去眼镜店上班,想把本领练好,以后想开眼镜店。”吴茵答。

    “不错,很有志气,竟然你这么说,那我就不留你了。祝你早日找到一份好工作。”

    “谢谢王总这些天来的关照。”

    “我们是老乡,你又是我老婆的同学,自然是要关照的。”

    然后,吴茵回到出租屋。在没有正式上班的日子里,吴茵用心打理网店。卡通花束在上半年属于淡季,生意清淡,有时三天才出一个订单,毛收入跌至一个月800多元。吴茵准备给老款式的花束降价吸引人流量,然后再多上一些新货。再找一些亲友刷七八单。经过一番折腾,网店生意渐渐有所好转。

    吴茵总想拼尽全力,把网店的生意提到一个3000元的收入。那样,她就不用去出门打工了,她害怕受人管控,心里不轻松。

    可是,她从开网店之初,到现在,都有9个月了,一直都很用心在经营网店,生意最好时也只是做到毛收入1600元。从来没有超过这个数字。

    王昆叫她不要对网店抱什么希望。网上生意不稳定,价格低,利润太低,不如上班拿工资来得稳定。

    于是,吴茵又收拾心情,打起精神,四处求职。

    又过几天,吴茵在出租屋附近,龙吴路对面的一个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

    这家公司主要是做电商,它开了天猫店和京东商城。

    办公地址就在1栋高楼大厦里面,外间的公用大办公室是负责天猫的工作人员。有淘宝客服,有淘宝售后,还有美工等等。里间办公室就是京东商城的办公人员。

    吴茵任职的是天猫店的淘宝客服。

    还记得吴茵去面试的那天,是一位年轻的热情的女孩招呼了她。那女孩可能就是老板娘了,因为她的办公室是里间最豪华的那一间。这位老板娘自称是“李经理”。她是一个亲切的人,与人说话的时候一直是微笑的,吴茵对她的初次印象非常好。

    李经理问她:“吴茵,你有做淘宝客服的经验吗?”

    “有的,我自己开了一个卡通花束的店。”吴茵答。

    “你的花店叫什么名字?”

    “小王子卡通花束。”

    然后,李经理在她面前的电脑上“吧嗒吧嗒”地打着字。吴茵猜她可能正在搜索她的那个卡通花术的网店。

    “嗨,还还挺不错的,有两颗钻了!”李经理笑了,发出真心的赞美。

    积累了几年才两颗钻,也不算什么,每个月卖花束也就是一两千的业绩,20-30%的利润。吴茵不好意思地笑笑。她猜自己有戏了——李经理应该会录取她。

    “你打字速度怎么样?”

    “不算快,但是我觉得够用。”吴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