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眼镜店里的守望者 » 037.过年期间

037.过年期间

    过年回家与家人团聚,吴茵和王昆忙着拜年,每天不是走亲戚就是聚餐,亲友要聚,同学要聚,还有闺密要聚。有一天,吴茵坐着舅舅的车回县城,准备去参加闺密聚会。同行的车上,有舅妈和表弟。舅舅开车,表弟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吴茵和舅妈坐在后排。为了打破车里的沉默,舅妈无话找话说。她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副太阳镜给吴茵看,并说:“茵子,你看一下,这一副眼镜值多少钱?”

    吴茵接过舅妈手中的眼镜,翻来覆去地观察。这一副眼镜是板材的材质,比较厚重,质感很好,戴着这种偏重一点的眼镜,时间稍微久一点,压得鼻梁就会有印子。现在有一种TR-90的材质的眼镜,就很好,很轻,韧性好,超弹,不容易变形。再看她的镜片,是茶色,镜片的边角上和镜腿上没有找到Logo。只印了一个货号和色号。不用多说,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货色的眼镜,骗骗外行人可以,想骗吴茵,没门!

    舅妈叫她猜价格,真是有点为难她了。其实,眼镜主要还是要看牌子的,品牌眼镜,特别是那种请了明星代言的,比如暴龙、陌森、帕莎、海伦凯勒等等,价格都很贵。而普通牌子的眼镜,价格会便宜很多。吴茵看到舅妈太阳眼镜腿上的标志,是一串英文字母,吴茵不熟悉,不好估价格。

    不过,一般大牌眼镜,都会在镜片上印上Logo,在镜腿上还有Logo的造型的装饰物,是嵌在眼镜腿上的,与眼镜浑然天成,既美观又体现品牌的气息。如果是普通牌子的眼镜,则是在镜片上贴一个Logo的小标签,一撕了无痕迹。同时,还会在镜腿上印上一行Logo,像这种眼镜明显是贴牌眼镜。供货商那边可以随便贴个牌子在眼镜上,想怎么贴就怎么贴,市场上零售价也是千差万别,有时50元可以买到一副,有时在大城市一副可能要卖到198元。所以说,在眼镜行业,不是专业的人士,很难分辨真假优劣。

    现在,她手中的这一副眼镜,也就是舅妈的这副眼镜,明显是贴牌眼镜。眼镜的品质良莠不齐,品牌也是成千上万,她虽然不熟悉,但是,据她初步判断,这副眼镜不值什么钱,但是别人店卖多少钱,是很难猜的。

    她暗想,这副眼镜落在舅妈手上,有两种可能:一是,这副眼镜原本就是舅妈自己买的,只是舅妈怕吴茵有想法故意这么说的。她猜吴茵可能会想:我在开眼镜店,你都不在我店里买太阳镜。然后,吴茵就会生气。

    若这副眼镜是舅妈自己买的,如果,吴茵报价太低,说个几十块钱,舅妈要么会觉得被商家坑了,心里难受,而且在外甥女面前丢面子。要么,她会暗暗笑话吴茵,白开了这么久的眼镜店,一点不识货。

    若这副眼镜真的像舅妈说的那样,是亲友送的。如果吴茵说眼镜普通,不值几个钱,舅妈就会生那个亲友的气,说那个亲友看轻她,她本是一个高傲的人,受不了这种轻视。如果说,那副眼镜很高级,是精品眼镜,又怕舅妈对眼镜有了解,会笑话吴茵不识货。

    于是她回道:“舅妈,这副太阳镜品质一般。价格不好猜,如果放在普通眼镜店里是一个价,如果放在大商超,又是另外一个价。不管怎么说,你那位朋友的心意是不可磨灭的,礼轻情意重嘛!”

    “嗯,她说是一副很好的眼镜,说是偏光的。”

    “偏光眼镜,适合开车用,防炫光,视物更清晰,确实不错。”

    其实,现在的太阳镜绝大多数做的都是偏光太阳镜,适合现在男人、女人开车使用。偏光眼镜不稀奇了,价格便宜的有28元一副的,价格贵的成千上万元。偏不偏光,不是衡量太阳镜的优劣的标准。吴茵没有把这些话告诉舅妈,有些事情多说无益,适可而止。

    吴茵到了县城,独自去见闺蜜芝芝,两个小姐妹开心得不得了,有说有笑的。芝芝把她带到自己的房子,她还没有结婚,现在在自己的乡镇当英语老师,是考上去的正式工作。通过几年奋斗下来,她已经攒到钱给自己买了一套90多平米的房子。房子虽小,两房一厅带厨卫和阳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装修一新,家具也是配合着装修风格来购置的,加上她的用心,把她自己的房子装扮得像安乐窝一样,可以想象得出,这里是她的身心放松的地方,她拥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家了。

    “芝芝,恭喜你,住新房了,你真行!”吴茵由衷地赞美。

    “别提了,你还不知道我吗?除了这个房子,我混到现在什么都没有,单身狗一个。”芝芝道。

    芝芝言下之意是,吴茵有老公、有儿子、有眼镜铺子,比她孤家寡人一个强多了。她的眼神里十分羡慕吴茵。

    吴茵笑笑不接话。只有她和王昆自己很清楚,他们现在混得有多惨,被一个店铺套着,进退两难,入不敷出。两个青年人在一起,齐心协力,却是买不起一个小房子,手上也没有现金,万一要是有个什么病痛,岂不是叫天?但是从别人眼里看来,他们还是很不错的,能在省城看店就有实力,因为需要很多钱付店租啊。还有,省城那么多人,高校林立,学生数百万,他们的生意肯定很火爆。其实,这些都是表象,是亲友想象出来。吴茵也就不去与人解释这件事了。年轻人还想保留一点面子,人家误以为你过得好,不是一件好事吗?有些人还要想尽办法伪装,以致博取人们的尊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