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眼镜店里的守望者 » 035.客人错觉

035.客人错觉

    有一天,一位中年男子到店里配镜,订单谈妥了之后,他要求王昆现场帮他加工。

    “老板,麻烦你了,我虽然度数不高,但是出门开车还是很受影响的。”客人刘先生说。

    “好的,您稍坐一下。”王昆微笑道。

    然后,王昆转身进到加工室里去了,留着吴茵在招呼客人,她坐在婴儿床前,在轻摇着床栏杆,让王梓入睡。

    “要做多久?”刘先生问吴茵。

    “磨镜片需要半个小时,如果你有其他事可以先去忙一会。”吴茵答道。

    刘先生点点,抿抿嘴,说:“我还是在这里等等吧。”然后,他就低头玩手机了。

    王昆在里面把加工室的门关着,他怕影响儿子睡觉。“嗡——!”里面机器的轰鸣声沉闷地传出来,有些吵。吴茵现在换脚来踩婴儿床底部的翘翘板,使床一高一低一摇一摆地晃动起来。然后,她腾出手来,低着头玩手机。

    现在人,有时玩手机可以缓解尴尬的事,客人和老板娘都在玩手机,两人各自沉浸在手机的娱乐当中,不必找话题聊天扯淡。

    吴茵好容易把儿子摇睡了。她就起身去给顾客加茶水,又去拿镜盒镜布。她把镜盒镜布放在玻璃柜台上,把正方型的镜布叠成长条型,与镜盒同宽,然后把镜布放在镜盒里面,露出镜布上“小宁眼镜”的字样。做好准备工作,她又重新回到位置上去查看手机,看有什么新消息不。

    这时,加工室的门打开了,机器的轰鸣声已停止。王昆从里面走了出来,一边拿着镜布仔细擦拭着新做的眼镜,很快就擦好了,崭新的眼镜,镜片透亮,黑色的镜框富有光泽。王昆的手艺很棒,磨出来的镜片有型,导边圆滑,镜框整型得很正,曾经获得许多客人的赞叹。吴茵看头他手中眼镜,心里总是怀着敬佩之情,对他的手艺称羡不已。

    “刘先生,眼镜做好了,给你试戴一下。”王昆把擦得一尘不染,晶莹透亮的眼镜递过去。

    刘先生赶紧从手机的屏幕上抬起头来,口里答道:“好,好,挺快的嘛。”

    吴茵笑笑,似有同感,玩手机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只见刘先生双手小心翼翼地捏着眼镜框的铰链处,戴在脸上,轻微地调整了一下,使眼镜的鼻梁稳稳地架在鼻子上。刘先生戴上新眼镜,给人耳目一新,精神焕发,就跟人去理了一个新发型回来一样的感觉。

    “刘先生,您戴上这一副眼镜显得很有精神。”吴茵不失时机地夸道。

    “是吗?”刘先微笑道,“还不错。”

    他又转过头去朝店门张望了一下,这是许多客人习惯性的动作,他们是想试一下看远的清晰度,自我检查一下晕不晕,视物自然不自然。“好亮,比刚才那个眼镜亮多了。”他疑惑道。

    “你刚才戴的是试戴片,透光性没有那么好,而现在戴的是真正的新镜片,透光性好,就会感觉透亮多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王昆解释道。

    “哦,哦。”刘先生,又四下看看店堂,还在感受新眼镜的视物效果。他一边伸手去公文里拿钱包。问道:“多少钱?”

    “316元。”王昆道。

    “哦。”刘先伸手从钱包里抽出几张红色票子,数着,数完三张,又扒开钱包死瞧里面,正要寻找零钱。

    “您就付300块整数吧。”王昆道。

    “好好好,谢谢老板了。”刘先生立马放弃了找零钱。钱货两清后,他就准备拿着镜盒走人。

    吴茵心里有一丝不快,闷在一旁不作声。她生王昆的气,觉得他这人太实诚了,客人都没抹去零头,他这个店倒是主动说这事。16块可以买些食材做一餐菜呢,16块可以给儿子买一小包茵茵纸尿片呢。他倒好,嘴巴一张,16元就没有了。王昆没有察觉吴茵在生他的闷气,已返身回到加工室去收拾工作台了。

    客人出门后,三四分钟之后,又回过头来说:“老板,你给我了做了多少度的眼镜啊,请你帮我测一下度数好吗?我总感觉戴着不自然。”

    “呵呵,新眼镜都要适应个几天,一般一个星期左右,有些人适应得快点,有些人适应得慢些,看各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吴茵接口道。

    “请你帮我测一下,麻烦了。”刘先生说着,就把眼镜摘下来,往吴茵面前送。

    客人执意如此,吴茵不好再说什么,她猜想客人的眼镜可能被王昆换度数了。她接过客人的眼镜,慢吞吞地去焦度前测,心里在快速盘算着——如果等下测出来的度数与配镜单上写着不符该怎么办?

    拿人钱财就得替人服务,她硬着头皮,把眼镜放到焦度计上去测。焦度计的显示屏上显示:R:-2.75,L:-3.25。刘先生从口袋里掏出配镜单的粉色客户联,对着显示屏上的度数认真地认了起来。

    吴茵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焦度计所测的左右眼的度数跟配镜单上的度数一致。她再次安慰道:“刘先生,数据没有错,您放心戴。试戴一周之后,如果有什么问题,再回来复查,有什么问题我们会帮你解决,我们是实体店,会保证您的售后服务。

    “行。”

    刘先生走了。

    吴茵走到加工室门口,对王昆说道:“这个刘先生贼精的。幸好你没有换片,否则都不知道怎么样收场了,以后,千万不要换片,现在的客人思想很复杂。”

    “谁没有事去给顾客换镜片做什么?不过,像他这样的客人少有。”王昆道,“没事。”

    他叼起一根烟在店堂里走动,悠哉地说:“新眼镜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哪怕新旧眼镜的度数一模一样,客人都会戴得不自然不适应。”

    “那这是为什么呢?”

    “有些客人一副眼镜一戴就是三四年,我遇到有一位客人都戴了五六年。旧眼镜戴的时间长了,眼镜变形很严重,加上新旧眼镜的轻重厚薄不一,还有旧镜片刮花泛黄了,而新镜片透亮高清,所以,客人刚戴新眼镜,那个视觉完全不一样了,他就难适应了!”

    “有道理。好深奥哦,说给客人听,他们也听不懂。”

    “隔行如隔山,很多事情本身就很难解释得通。我们也只能尽量做到让客人满意。有时,客人实在难适新眼镜正确的角度,我们还要帮客人把新眼镜按照他的旧眼镜来,把镜腿调得一高一低,或者,镜面倾斜角调得斜一点。就是把新眼镜仿他旧镜调斜点,调歪点,唯有如此,他才会适应。因为,他的旧眼镜戴得太长时间了,习惯早已养成,一时很难改变。”

    “呀,呀,世上竟有这种人,好好的眼镜戴不了,专戴那种歪斜不正的眼镜!”吴茵不可思议地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