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眼镜店里的守望者 » 005.打理店铺2

005.打理店铺2

    吴茵继续在物流公司上班,早上7:00出门,下午17:30下班。然后,绕到农贸市场买菜,再回出租屋做饭。快速做完晚饭就给送到眼镜店里去。

    一天当中,王昆和吴茵只有晚饭是在一起吃的。吴茵把饭菜摆在验光台上,拉上布帘,躲在验光区享受二人的晚餐。吃饭也要抓紧时间,不方便闲谈,因为客人随时都有可能到店里来。

    饭后,二人才可以放松地说说话。

    “今天,生意还好吧?”吴茵几乎每天都要问这句话,她每天除了想念王昆,就是想着店里的生意。

    “你自己去看。”王昆道。他提醒她去看销售单。而他自己到店外面去抽烟了。他有十年的烟龄,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他在店门口外面,一边吞云吐雾,一边漫无目的地看着行人和街景。有熟悉的顾客经过店门口,还会跟他打招呼:“宁老板!”

    “您好!散步去啊?”

    “是哟!”

    他并不太记得对方,更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但是,客人来过店里,每天可见王昆坐镇,所以,很容易记得他。王昆是一个温和、做事认真的人,很受大老爷们欢迎。当然,女顾客也少不了喜欢王昆的为人处事,但是,吴茵选择性忽略了。

    吴茵坐到收银台前,打开里面的抽屉,翻看表面的配镜单。她充满希望地一张一张看过去。

    “何玲,女,14岁。镜框:名人TR-90,镜片:1.56非球面加膜加硬镜片,合计金额:280元。”

    吴茵心里想,还不错,将近300元一副差不多了。何玲可能是一位初中生,学生消费水平低,能配这个价位很难得了。

    她又抽出下面一张配镜单,这一张的配镜金额很刺眼,才88元呢,是一副老花镜。

    老人家都不舍得给自己花钱,许多老人家说:我们老人家没能力挣钱了,都是孩子给钱用的。我们年纪又大,被黄土埋了半截身子的人,也不知道能活几年,用那么好的眼镜做什么?

    吴茵听了无语。老人家给孙子孙女买吃食和玩具非常大方,轮到给自己买东西就像换了一个人,吝啬得不行了,简真像一个守财奴。但是他们的思想僵化,无法沟通,只能一笑了子,再说,劝他们,老人家就要跟你急了。

    吴茵总是想,许多老人家愿意拿自己的私房钱、养老的钱拿去买一堆无用的保健品,却不舍得买一副好一点的老花镜和太阳镜戴戴。是自己销售能力欠缺,保健品销售员的技术高明,还是人到了这个年纪,特别重视健康养生,多么希望长生不老,永享太平盛世?可能是基于后者原因多些,在生死面前还是有许多人看不开,以致,许多老人前仆后继地给保健品公司送大把大把的钱。

    88元配一副眼镜没有利润可图。镜框加镜片,还有验光和加工的时间成本,想有盈利没门,不过赚个人气而矣。

    吴茵再翻抽屉,没有了,又拿过小帐本,除了正式配眼镜的,其他人买老花、太阳镜、隐形眼镜和眼镜配件等成品货物就记录在这个本子,以流水帐的形式记录。她翻看了一下,只看到记到昨天7月25日的日期,今天没记。

    这时,王昆在外面抽烟进来了,吴茵问他:“你还有什么帐忘记记了没有?”

    “哦,有的,忘了。”

    王昆拿过小账本去记账,递过来时,吴茵只见今天还卖了一副50元的太阳镜,一瓶10元的海昌护理液,一个5元的眼镜盒。与先前的配镜单合算起来就是433元。

    她又数数抽屉里的现金,金额对上了。一天才这么一点,可见生意很差了。

    她拿着计算器边摁按键边默想:店租5200元一月,如果给王昆每月开3000元,加上水电费每月约合计800元,还有货品的进货成本。先前接店时付出去10万元,预计三年收回本金,每年需收3万3千,每月收2777元。

    由此可算出,每天至少要做到600元,我们店才有运转下去的可能。但愿后面的生意会好点。

    “昆,我算了一下,每天最少要做到600元,才不会亏本。”吴茵说。

    “这个时候是暑假,属于淡季,看过一段时间会好些不。”

    “你说,是不是顾客看到换老板了,就不来了?”

    “一天都不进几个人,谁知道你换老板了?再说,换了老板又怎么样,产品和价格差不多,我也诚心诚意做生意,会比前面那个秦老板差吗?”

    吴茵心中有一丝隐忧:真是生意好的店别人会转掉吗?就算自己没精力做,也可以转给亲友,怎么会转给我们这个外人?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不过这个店才接手,也不知往后生意怎么样。生意也是靠人做出来的,他们做不出来,说不定,我们做得出来,事在人为嘛。

    又过去两天,吴茵去店里送晚饭,发现店里多了一个女孩子在做事,身材中等,长脸,有点黑,20岁左右,穿着朴素,不好看也不难看。王昆跟她介绍说:“今天招了一个员工,她叫小恬。”

    “你好,吴姐。”小恬过来主动跟吴茵打招呼。

    “你好,小恬。”吴茵道。

    “小恬,到了时间你就下班吧。”王昆道

    “好的。”小恬答道。

    然后,小恬归置了一下店里的东西,就挎一个小包,跟老板和老板娘打完招呼就走了。与此同时,吴茵也把饭菜摆在了验光台上,叫王昆去吃。他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你怎么招人了也不跟我说一声?我自己都不舍得回来上班,怕生意不好,付不起我的工资。”吴茵道。

    “我请高姐帮我介绍一个熟手,带领我们做生意。生意不好,与销售技能是有很大一部分关系的。”王昆道,他大口地嚼着饭菜。“她就给我叫小恬来了,小恬以前在眼镜店做过半年,我就让她试用一下。”

    “嗯,也行。你给她开多少钱的工资?”

    “1200元。试用两个月,后面的话还可以算提成。”

    “这么高啊,比我的工资还高呢。”

    吴茵在物流公司做了一年半,从月薪900元涨到1100元,熬得很辛苦。她好想回来专心打理自己店里的生意,多劳多得,没人管束,多好啊!

    “人家是熟手,我还指望人家引领我们走上正轨呢。”王昆解释说。

    “那她会些什么?”吴茵问。

    “除了加工做眼镜,其他都会一点。”

    “她会验光吗?”

    “简单的会验。”

    “你可注意了,核心技术还是要保留着,不能让别人学了去开店。”

    “我倒不这样想,人家学会了就可以帮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我就可以撒手不管,然后我就出去外面跑跑业务了。你以为开一个店是那么容易的事啊?要有技术、货源、本金和心愿等等诸事齐备才能开起。”

    他说的很有道理,如果按照吴茵天生的前怕狼后不后怕虎的性情,没有王昆下定决心,现在这个店是拿下来的。

    “那你教我,我来学。”

    “嗯,嗯。”

    王昆想,教会吴茵是必然的,他一个大男人不可能困守在一个小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