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情迷底比斯 » 第186章 防灾减灾

第186章 防灾减灾

    “面对着已经被植入了心理暗示的被催眠者,我们在尝试着将其进行唤醒的时候,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反复强化催眠过程中所给予的关键性暗示;解除在诱导阶段对四肢制动和感官抑制的暗示指令,使之手、脚能动,眼、耳能感;给予醒来后身体轻松、心情愉悦的暗示指令;以及根据被试的情况,采用不同速度展开唤醒的过程。”

    “为了让被催眠者充分体验唤醒后头脑清醒的感觉,催眠师可以采用快速唤醒法;而为了让被催眠者充分感受自然觉醒的体验,催眠师则可以采用缓慢唤醒法。”

    至此,就算是把实施催眠的整个过程都给大概讲解清楚了,杜羽面对着面色凝重并且严肃的米奴耶,相信他肯定已经想出了办法,去应对催眠术被神职人员拿去进行利用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究竟什么样的人不会被催眠,这一点杜羽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而面对着那些难以判断其究竟是不是容易被催眠的对象,米奴耶也完全可以使用杜羽方才告知的那两种方法,对他们进行实验。

    在通过实验确认对方确实有比较高的被催眠倾向性之后,米奴耶面对着那些必须具有防范催眠术的能力的人,自然可以通过培训刺客以及奸细的训练方法,让那些原本并不具有催眠抵抗力的人,人为地拥有这样的一种能力。

    “并不仅仅只是能够做到这些而已,在我现如今已经向杜羽小姐请教了实施催眠的一整个过程之后,我完全可以根据这一整套系统性的流程,去判断埃及的神职人员,是不是有借助着自己职务上的便利,对他人进行催眠。”

    因为姬鲁克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断定自己在接下来帮助曼菲士辖制以及掌控埃及的神职人员的时候,需要去注意以及提防自己原本从来不曾在意过的全新方向,米奴耶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几代之前的那名第一先知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情再一次在埃及重现。

    “行了,催眠术的事情就说到这里好了。”作为在场众人当中第一个在知晓催眠术究竟是什么东西之后,就知道要朝着这个方向去戒备埃及的神职人员的人,曼菲士在现如今谈话已经告一个段落之后,就这么把在场几个人的注意力引到了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上。

    在当初刚刚通过书信得知火山爆发以及海啸来袭的事情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把这件事情立刻就公布开来,曼菲士在甚至于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情同米奴耶提起的情况下,仅仅只是在动身离开埃及的时候,把杜羽通过伊兹密的消息联络渠道送往底比斯的书信,留给了当时留守在国内的伊姆霍德布。

    “当初,杜羽因为害怕我选择走水路的方式去往赫梯,所以特意把米诺斯王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遭遇巨大灾难的这件事情告知给了我。而我在把当初自己收到的那封书信交给伊姆霍德布的时候,也已经嘱咐过他,让他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再把它给打开来。”

    米诺斯王国将来的巨大灾难,既然会以火山灰以及海啸的方式造访埃及,那么,曼菲士作为埃及法老,自然会对埃及最为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带牵挂并且担忧不已。

    尼罗河三角洲这片地势开阔,水资源丰富的冲积平原地带,是现如今的埃及人口最为稠密以及耕地最为集中的地区。

    所以,假如说圣托里尼岛上的灾难最终真的在不久的将来波及到了尼罗河三角洲,那么,曼菲士面对着这里人数众多的埃及子民,以及不知道已经栽种下去了多少公顷的耕地,自然就必须得想一想办法,解决一下这个一不小心就会给埃及的国本带来动摇的重大问题了。

    这当初带人离开了埃及的时候,直接把国内的事务全权委托给了伊姆霍德布,曼菲士却完全不打算在这一次顺利地接到了杜羽之后,直接返回底比斯。

    从杜羽寄给自己的书信中了解到了有关于火山爆发以及海啸来袭的事情,曼菲士在明知道下埃及地区接下来会面对些什么的时候,所作出的最终决定就是带着杜羽暂且居住在孟菲斯的宫殿里。

    “孟菲斯作为下埃及地区的国都,远比底比斯靠近尼罗河入海口处多得多。所以,既然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有关于下埃及的事务,那么,在问题被彻底解决之前姑且居住在孟菲斯,也确实没什么好奇怪的。”

    正是因为早就已经拿定了这样的主意,所以才会在当初动身出发的时候,对留守底比斯的伊姆霍德布做出了安排,曼菲士最需要做的,就是让伊姆霍德布在处理好那些他必须得留在底比斯,才能够顺利处理完毕的国事之后,搭乘船只去往下埃及,并且在孟菲斯等待他们一行人的归来。

    “伊姆霍德布会在登上一路往下游去的船舶之后,打开那封我事先给他留下的书信。而只要他看过上面杜羽所写下来的东西,那么他自然就会明白,他在到达了下埃及的王都之后,究竟应该提前开始着手做上一点什么样的工作。”

    在交代清楚他们一行人接下来在回国之后究竟应该去往何处的同时,直接把有关于圣托里尼岛的事情,告知给了现如今位于营帐中的所有不知情者,曼菲士果然下一秒钟就直接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震惊、畏惧以及难以置信的神情。

    如果不是因为被米诺斯王国强行带往了圣托里尼岛,那么自己绝对不可能会离开埃及去往赫梯,杜羽在现如今确实已经踏上过安纳托利亚高原之后,很明显对那个自己曾经呆过的海滨城镇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个海滨城镇的绝大部分城市建筑物,事实上都建造在山体上。而山脚下那与海面相接的为数不多的一部分平整的地区,自然就是港湾以及码头所在的地方了。”

    “正是因为拥有面朝大海、背靠高山的地理环境,那个城镇的居民才有可能会在海啸来袭的时候,非常轻松地做到顺利避难。毕竟,站在山顶上进行观测的哨兵,只要拥有了我提供给他们的望远镜,那么,他们就可以在老远的地方直接看到海啸的袭来。”

    “而只要位于港湾以及码头的人在听到哨兵敲响了警钟之后,立刻往背后的山上跑,那么,他们就一定可以在山足够高的情况下,非常顺利地避开这样一场灭顶之灾。只不过,在他们早就已经做好随时都有可能面对这样的灾难的心理准备的同时,一定数量的财产损失却是不可能避开的。”

    由于海啸的移动速度相比起人类能够拥有的移动速度来说,实在是太快了,所以,就算哨兵能够借助望远镜的帮助,港湾以及码头上的人,也根本就不可能在做到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的时候,同样想办法把自己的财产抢救下来。

    “海啸这种东西在深海地区反而并没有多大的杀伤力,而它最为具有破坏力的地方,就是在海水与陆地相交接的地方。所以,在城镇居民因为听到了警报声于是飞速跑去进行避难的时候,所有被留在港湾以及码头里的、包括船只在内的东西,全部都会直接被海啸给摧毁。”

    “而那些原本建造在山体较低处的建筑物,连同着建筑物里面的其他所有物品,也同样会伴随着港湾以及码头的彻底消失,而最终毁于一旦。”

    “更何况,人为观测的这种手段,在现如今这个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夜视的时代,基本上完全没有办法在天黑之后发或任何作用。所以,想要保证自己的国家以及人民不被这样一场灾难摧毁以及伤害,直接从源头上对圣托里尼岛的火山进行观测,才是最为有效的防灾减灾办法。”

    在曼菲士说清楚他们接下来需要应对的难题之后,点明了地中海那边的赫梯和埃及一样同样都会被这一场巨大的灾难所波及,杜羽在点明赫梯的灾难应对难点之余,同样也不忘记说一说埃及现如今的情况。

    “赫梯王国不管怎么说都位于高原上,所以,虽然我并不知道他们国家沿海地区的城镇,是不是都像我所拜访过的那座海滨城镇一样,拥有比较好的避难条件,他们国家也会依旧因为一开始就所具有的地理优势,而不出现什么巨大的损失。”

    “而埃及,虽然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从母亲河尼罗河的流向,看出整个国家的地势很明显是北低南高,可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水流基本上很难从低处走到高处的同时,我们最为经受不起这场灾难的摧残的地区,却刚刚好就位于最容易遭受袭击的地区。”

    “......”帐篷里的不知情者,在面对着自己第一次听到的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感觉那么的震惊:“一座好好地耸立在海面上的岛屿,居然会说坍塌就坍塌了。而这么大一座山坍塌之后所掀起的巨浪,更会波及到距离事发地点那么远的地方。”

    “海啸的威力可以非常轻松地传播到距离海啸诞生地点非常远的地方,并且,这种非常巨大的力量在于海水中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只要没有遇上岛屿以及陆地这样的障碍物,还几乎不会发生多少力量损失。”

    面对着这几条自己刚刚才从杜羽那里听到的知识点,只感觉这个世界对自己而言是那么的博大而又不可思议,几个刚刚被告知这件事情的人,却从头到尾完全不曾质疑过杜羽的说法。

    “虽然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海啸这种东西在海水与陆地的交界处所造成的破坏,要远比在深海地区造成的破坏大得多,但是,这却也完全不代表着,我们应该放起朝内陆地区进行转移以及避难的做法,随后选择出海,到海上去避开这样一场灾难。”

    早就预料到营帐中的这几个人,哪怕感觉自己听到的东西是那么的难以置信,姐绝对会因为她在过去这段日子里的表现,而认定她的说法绝对不会有错,杜羽就这么继续阐述起了他们究竟应该怎么进行事先防灾减灾。

    “毕竟,虽然在海啸发生的时候,航行在深海地区的船只,并不会像港湾以及码头里的船只一样,直接被滔天巨浪拍个粉碎,但是,航行在深海地区的船只却也同样有可能会被海啸给掀翻。”

    “就算没有遭遇这种糟糕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在躲避海啸的过程中遇到暴风雨或者触礁,这些漂泊在海面上的船只,更需要在确认沿海地区已经完全安全下来,进而拥有能够返回港湾以及码头的资格之前,面对其他一些同样非常棘手的难题。”

    “食物和饮水无论如何一丁点也不能少,生活在船上的这些人,更必须得面对缺少药,因此一旦什么人生了重病,那么情况就会变得非常危急的突发事件。”

    “无论是遇到了触礁搁浅,还是遇到了流窜海盗,再或者是遇到了流行病传播或者迷失方向,基本上就可以被断定是九死一生,不大可能回来了,这些搭乘船只的人,很明显更会因为上传人数的限制,以及船舶载重量的有限,而没有办法容纳大量的人以及他们的财物。”

    “所以,在这个办法的弊端那么多,但是它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却那么小的情况下,搭乘船只到海上去进行避难什么的,还是根本就不要予以考虑了。”

    会让沿海地区的人民在往内陆地区进行避难的同时,要求他们尽可能带上自己的财物,杜羽更会借助着尼罗河的力量,让那些沿海地区的船舶,全部都向着南方航行,从而避开海啸带来的巨大摧毁力。

    “水运什么都还真是一个好东西。毕竟,假如说没有尼罗河的话,那么我想要让那么多的人以及物资轻松地进行转移,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