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情迷底比斯 » 第171章 航向赫梯

第171章 航向赫梯

    不会不知道只要放走了杜羽,那么米诺斯王国,就没有了能够用来牵制住埃及的筹码,尤塔斯却始终认为他们现如今选择这种放杜羽离开的做法,是最为正确的。

    “当初用强硬的手段把杜羽带到米诺斯王国来,本来事实上就是我们不对。所以,会引来埃及的仇恨以及报复,也是理所当然我们必须得加以承受的。”

    “现如今,杜羽愿意在离开米诺斯王国之后,到埃及法老面前为我们美言几句,并且还提供了一个,能够让我们主动道歉以及致谢的机会,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当然就是把握住这个机会,避免米洛斯王国遭遇战火。”

    在当初的海上战役失败之后,王太后之所以愿意用金银财宝以及矿石木材去交换那些落在了埃及手中的俘虏,就是因为相比起这些物质财富而言,米诺斯王国真正所需要的是人力。

    只要拥有充足的人力,就可以让精锐海军在海豚部队的配合下,牢牢把控住爱琴海地区,米诺斯王国作为海上霸主,自然可以从接下来源源不断的海运生意当中,挣取回更多的物质财富。

    相比起战争给一个国家带来的损失,送给埃及的道歉以及致谢的礼物,很明显不过仅仅只是前者的九牛一毛。所以,既然可以舍财免灾,那么米诺斯王国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把少年君王迎回他们自己的船队的时候,见到了密诺亚手中拿着的那封信,尤塔斯将军很快就指挥船队,在天气情况彻底稳定下来之后,挥师南下,返回了米诺斯王国。

    而杜羽呢,带着她的贴身护卫路卡一起,登上了伊兹密王子的船,杜羽就这么把自己原先搭乘的那一艘船,彻底送给了船上的希腊奴隶。

    “我刚才已经把食品药品仓库以及武器库全部打开了,在已经拿到足以自保的武器之后,你们假如想要自行出发,就此直接返回自己的家乡,那么我当然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

    “但是假如说你们害怕在海上遇到海盗,或者说是质疑自己并不拥有足以自保的力量,那么你们也可以选择跟在伊兹密王子的船后面,等到我们再继续往北行驶一段距离之后,再自行选择离开。”

    话说至此就不再关注那些希腊奴隶,杜羽接下来最为关注的事情,就是给埃及送信。

    现如今的赫梯和埃及既然已经成为了战略同盟,那么在伊兹密本身就肩负着前来爱琴海打探情报的责任的情况下,他的船只上就肯定有足够多的用于传递消息的老鹰。

    立刻提供了一只老鹰,让杜羽能够就此把消息带回底比斯,伊兹密更自己使用老鹰,往赫梯本土传达了他现如今已经找到了杜羽的消息。

    “我原本还想着,假如你能够找到机会逃离米诺斯,那么你的选择肯定是直接南下返回埃及。我却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你最终却选择了北上的这条道路,并且还在这片海域里与我相遇。”

    “一方面是因为我晕船,一方面是因为我想要尽快离开自己并不熟悉的大海,但是归根结底我之所以会选择这条道路,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担心不知道哪一天,火岛就会迎来火山喷发。”

    “拥有火山的那座岛屿,距离米诺斯王国的本土克里特岛算不上遥远,并且在它们两者之间的这片海域,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岛屿。本来两者之间的距离就不远,中间还没有什么像样的阻拦物能够抵挡住海啸,因此克里特岛会因为火山的爆发而最终毁于一旦,很明显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有克里特岛这么一个巨大的岛屿拦截住了诞生源头位于圣托里尼岛的海啸,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距离克里特岛非常遥远的情况下,哪怕两者之间的这片海域同样没有什么像样的障碍物,海啸的威力也不会给埃及本土带去多大的损失。”

    “而赫梯王国虽然相比起埃及,要显得非常靠近圣托里尼岛,但是,由于爱琴海上拥有数以千计的小岛,所以,因为这些小岛提供的缓冲作用,赫梯本土同样不会因为海啸的发生,而遭遇什么大的损失。”

    “毕竟,赫梯国王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上,所以,只要能够安排士兵在海岸线附近城镇的高地上进行轮流值守,那么他们只要在发现了海啸的时候立刻撞响哨所当中的警告钟,那些诸如在码头这样地势并不高的地方忙碌的人们,就一定可以在听到钟声之后,于早就有所准备的情况下,立刻撤到足够高的地方躲避灾难。”

    说话的同时,找来纸笔给伊兹密画了一个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杜羽随后道:“现如今我们虽然没有办法依靠人工手段制造出达标的玻璃,但是想要使用水晶这种晶莹剔透的替代品,来制造凹透镜和凸透镜,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要能够制造出合适的望远镜,那么就一定可以站在高地上,利用它轻松看到远远超出人眼所及范围不知道多少倍距离的地方的景物,负责在高地上进行放哨的士兵如此一来,就绝对能够给码头上的人们留出充足的逃跑时间了。”

    伊兹密王子当初不仅仅把自己得知的由关于爱西丝女王的情报传递给了埃及,与此同时还在现如今说服了自己的父王,从而促使赫梯和埃及成为了即将发兵米诺斯王国的战略同盟,面对着这些事实,杜羽当然必须得给予对方真诚并且有分量的答谢。

    仅仅只告诉对方有关于火山喷发以及海啸的事情是不够的,杜羽更愿意在非常清楚望远镜究竟应该怎么进行制造的情况下,把这种非常伟大的人类发明,贡献给这个国家。

    完全不知道什么叫作玻璃,更加不清楚什么是凹透镜、凸透镜以及望远镜,伊兹密却知道,杜羽从来就不会做无用功,并且她每一次未雨绸缪制作出来的东西,都是一定能够在将来发挥巨大用处的。

    相比起生活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赫梯人,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人,却是生活在并没有什么高地的冲积平原上的。

    因此,假如威力大大减弱之后的海啸,依旧还是波及到了下埃及地区的某些区域,那么杜羽作为埃及未来的王后,自然也就必须得想办法为自己的人民做些什么了。

    “让人们时刻谨记着接下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这一点是所有一切的大前提。而为了让他们拥有能够立刻逃离地势较低地区的能力,如何让这么多的人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移动,也是必须得加以考虑的。”

    “只不过当然,相比起这些东西,更为重要的还是要掌握圣托里尼岛上的火山活动情况。所以,只要我能够尽快返回埃及,并且让埃及和米诺斯王国拥有正常化的邦交,我就完全可以仗着自己和密诺亚的友好关系,要求他持续性地向我传递消息,告知我圣托里尼岛上的火山活动情况。”

    只要能够知晓火山活动的具体情况,就可以大致推断出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会不会遭遇火山爆发,杜羽认定,这样一段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她将任何未雨绸缪的防范措施都尽数付诸行动。

    “米诺斯王国的军港所在地吗?果然,那样一个地方并不是我安插到米诺斯王国内部的探子,能够轻易登上去的。”

    相比起通过书信从密诺亚那里了解火山的情况,更加倾向于让自己人留守当地进行观察随后随时进行汇报,伊兹密却在自己安插的探子全部都位于克里特岛上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了这个主动性非常大的方案。

    “只不过,你想要通过走路的这种安全方式返回埃及,接下来还很是要花费一段时间。那么,会不会在这段时间里,事情的发展就严重到了我们根本来不及采取什么防御措施的程度?”

    “不会的。”假如不是对这一点充满了信心,那么也不会慢悠悠地等待米诺斯王国和埃及建立正常邦交,随后再借助密诺亚了解有关于火山活动情况的具体信息,杜羽面对着伊兹密的担忧,非常肯定地摇了摇头。

    “在我停留在圣托里尼岛期间,岛上仅仅只是发生了一次地震,并且其震感强度还并不算大。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圣托里尼岛上的火山活动并不剧烈,绝对没到近期就会发生爆发的地步。”

    “为了能够确定这件事,在我带着路卡登船离开火岛的时候,我还特地找来了船上的希腊奴隶,向他们详细询问了有关于火山的情况,进而印证了自己原本的猜测。”

    “所以,既然圣托里尼岛上的火山并不会在近期爆发,那么,我们当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前期准备,以应对会在不知道将来的某一天发生的巨大灾难。”

    没有去质疑为什么圣托里尼岛上的火山爆发,一定会引发这个岛屿大部分的地区发生垮塌,进而最终催生海啸,伊兹密真正担心的反而是其他方面的问题。

    “......杜羽,想当初你费尽力气地研究牛痘种苗,并且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地将它广泛推广开来,原因并不是因为你知道天花这种疾病会在不久的将来爆发,而是因为大部分民众都对这种疾病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它的可怕,所以愿意接受你的预防治疗方法。”

    “随后,你之所以能够让民众们响应你的号召,用正确的方式应对日食,是因为你提前给出了非常准确的日食发生时间,所以,大家才会在确实已经在牛痘种苗这件事情上受益之后,那么地服从你的安排。”

    “但是现如今,正如你所说,圣托里尼岛上的火山究竟会在将来的什么时候爆发,你完全就不知道。那么,你难道就不担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你自始至终也不曾遇上火山活动程度加剧,进而很快就会迎来爆发的情况吗?”

    想要做到让民众们警戒不知道将来的什么时候才会发生的灾难,与此同时,还要让他们拥有在真的遇到这种灾难的时候能够进行自救的技能,这两件事情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办到的。

    所以,假如在杜羽的有生之年里,她始终没能够迎来火山爆发以及海啸的出现,那么她在防患于未然上面搭的人力和物力,就会不但非常巨大,与此同时还可能根本就看不到任何成效。

    “我明白伊兹密你这是在为我担心。但是,在我看来,但凡是为了广大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着想,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前期防御投入,都是值得的。”

    “毕竟,假如我们根本毫无准备,那么,等到灾难真的发生的时候,我们所遭遇的损失,肯定要远远大于我们进行前期投入的时候,所花费的各种开销。”

    作为一个接受过防灾减灾教育的现代人,杜羽非常清楚,面对着不知道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发生的灾害以及意外,最重要的事情远远不是对它们进行预测,推断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而是想方设法地做好前期准备,让有可能会成为受灾人群的人,接受合理并且反复多次的相关培训。

    只要能够把应对各种灾害以及意外的正确方法牢牢地镌刻在骨子里,那么就算将来真的发生了什么,受灾者也绝对不会因为毫无准备,而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毕竟,刻在骨子里,已经近乎于本能的反应对策,会在当事人根本不需要经过大脑进行思考的时候,就直接通过肢体行动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防灾减灾的前期教育以及培训,无论如何是不能省的。

    就算在有生之年里始终没有遇上圣托里尼岛的火山爆发,杜羽在把如何应对这场灾难的办法教给尽可能多的埃及人的情况下,认为自己这么做也算是对得起曼菲士和自己的这段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