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汉室操戈 » 第三十章 又得二郡!

第三十章 又得二郡!

    荀彧接着说道:“而雁门军事学院则坐落在雁门军校场附近。

    其也是一处宅院,正在翻修。之所以把军事学院和校场安排在一起,是为了方便学员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就近进入校场。

    而军事学院的学员则分为三部分,前两个班也是青年班和少年班。

    第三班也是士官培训班,凡是都尉以上军官都要来这里接受培训,其主要培训兵法韬略及武术训练。经过考核合格以后方可上任。

    然后便是招贤馆,这也是为了我们当前的发展,也是为了两个学院能够正常开课,所以开设了招贤馆。

    至于招贤馆所招的人才不止局限于文臣武将,学者大儒。还要招募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如工匠,木匠,铁匠,瓦匠,医者,风水师等等……”

    荀彧刚说到此处,马日磾便开口道:“文若稍等,招贤馆招募学者,武将,甚至医者我都理解,可是为何要招募木匠,铁匠等不入流的人呢?

    招贤馆如果什么人都可以招募,那该怎么叫招贤馆啊?这样的话,岂不是让天下诸侯,天下世家看笑话吗?”

    马日磾所言,可谓是严重的等级主义,也和刘协的思想背道而驰,荀彧心里也是很不舒服。

    可是荀彧却是很理解,因为不是只有马日磾这样想,而是天下世家都如此想。

    于是荀彧耐心的道:“在下知道,不只是马大人有此想法,两位大人也是如此想,甚至是天下世家都如此想。

    说到世家,我荀家虽比不上袁家那样四世三公,可也是当世数一数二的世家吧,可是那又如何?面对董卓的专权依旧是束手无策。

    这是为什么?

    因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家族考虑,为自己的颜面考虑,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无所不用其极。

    自桓帝、灵帝以来,天下又何曾有过当年汉武之辉煌,光武之强大?都没有。

    这又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整个大汉的官员皆出自世家,才导致党固之争严重,外戚专权,宦官之祸啊!

    而寒门子弟又有几人能出人头地,百姓之家更是世代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永世不得翻身,即使有大才,也会被埋没到土地里。

    可是我们却不知道,真正的昌盛,真正的强大是能够让百姓过上温饱的日子啊。

    黄巾之祸还没有给各位敲响警钟吗?有人和我说过,现在的大汉不论兴盛还是混乱,苦的都是百姓。他还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我们这些人是舟,水是天下的老百姓啊!”

    三人听荀彧如此说,都是心中一震,也是颇有感触。

    这时,马日磾开口说道:“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知说这话的人是何人?”

    荀彧知道他们既然来了,就没有必要瞒着他们了。

    而他们如果知道说这话的人,一定会更加用心的做好事的。

    所以叹了一声道:“不瞒三位,说这话的人正是当今陛下,而我之所以会来这雁门,也是陛下的旨意,现在你们都明白了吧?

    要说世家,当今皇家难道不是天下第一世家吗?陛下尚且能够放下,难道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吗?”

    三人皆是一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幕后老板竟然是当今皇上。

    沉默片刻,蔡邕开口道:“文若,但有吩咐,尽管道来,我等定然照办。”卢植和马日磾也是开口应是。

    于是荀彧又开口道:“那在下就直接任命了。

    任蔡邕为雁门书院的院长,总理雁门书院大小事宜。

    任卢植为雁门军事学院院长,总理雁门军事学院所有事宜。

    任马日磾为招贤馆总领事,负责招贤馆一切事宜。望三位大人能够摒弃门第之见,真心为我大汉选才,文若在这里拜托了。”荀彧说着便向三人深深的施了一礼。

    三人忙扶起荀彧,承诺必办好各自的事情。

    此间事了,三人便投身到学院的建设当中,忙的不亦乐乎。

    而此时又赶上秋收时节,雁门的马铃薯也成熟了。

    荀彧亲自前往地里观看,百姓们从地里扒出一串串金黄的果实,都在犹豫怎么吃这东西。

    荀彧拿起一个擦拭干净,直接咬了一口,果汁四溅,还有点甜。

    百姓们看到荀彧都吃了,也学着荀彧吃了起来。

    不久欢呼声四起,因为这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水果。

    于是荀彧又把马铃薯的食用方法和储藏方法做成布告,张贴到了雁门各处。

    百姓才知道,这果子不仅可以生吃,还有许多做法,而马铃薯的储存则比较简单,就是挖一个深约三米左右的窖,把马铃薯储藏起来便可,既防冻,又保鲜。

    而雁门郡不仅百姓够吃,家家都有了余粮,府库也充裕起来。而旁边的新兴郡也跟着沾光。而前往雁门和新兴郡的流民也越来越多。

    等到秋收全部结束,荀彧便在太守府内举办了一次秋收节。

    邀请了雁门郡和新兴郡的众文武,还有当地的世家及商户。

    更加重要的是,荀彧还邀请了数十位百姓代表参加宴会,让雁门和新兴的百姓感动的一塌糊涂。

    有了钱粮,就要考虑打仗了,而荀彧在等,等着一支军队。

    没过多久,暗夜便把消息传来,伍琼已经带兵潜藏在了太原附近,于是荀彧召来戏志才,商量攻打太原。

    不久,戏志才便来到了雁门太守府,荀彧拉过戏志才道:“志才,如今伍德瑜的五千兵马已经在太原城外了,不知你如何打算?”

    戏志才问道:“不知太原内部调查的如何了?”

    荀彧将一份帛书递给戏志才道:“如今太原已无太守,则是由一大世家所把持,其拥兵有近两万。”

    戏志才听后笑道:“太原乃囊中之物也。我们至于如此如此……”于是两人拟定了一下计策,由荀彧准备粮草,戏志才则去了新兴郡。

    戏志才命赵融率一万兵马佯攻太原北面。

    太原方面听说雁门军来了,急忙派遣主力前来抵御,结果却造成南面空虚。

    伍琼率兵突然发难,太原兵挡不住,不久城池被攻陷,守将投降,伍琼留下一千人守城,继续前往下一个城。

    太原军听说南面失陷,马上陷入慌张之中,不久被赵融攻破。

    仅仅一个月,整个太原便全部陷落。

    有人会说黄绪去哪了!

    黄绪也没有闲着,他此时率领骑兵潜藏在了太原东面的乐平郡。

    此时乐平还以为雁门军和太原兵马要相持一段时间,可没想到突然一支六千人的骑兵部队进入郡内,乐平郡太守直接傻眼了,因为他竟然被俘虏了。

    所以乐平郡也跟着太原一起成为了雁门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