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异变:文明崛起 » 第六章 空袭小岭

第六章 空袭小岭

    螳螂皇室俘虏的死亡震惊了整个防卫军。在西海政府的授意下,防卫军立即命令生态监控部展开调查。

    与此同时,被防卫军关押的皇族身亡的消息也传到了虫族控制区内。从2月1日开始,虫族接连报复性炮击防卫军防区。防卫军专门情报机构——特种安全情报局和各旅情报科接连发出虫族可能大规模进攻防区的警告。

    边防部队和军事设施遭到袭击的消息也如纸片般飞到各主管部门官员的桌案上:

    2月2日下午3点47分,补充第1旅1名哨兵被发现遇害,尸体有螳螂啃痕;

    2月3日凌晨4点34分,第26旅1名少尉夜间巡查时疑似被锹甲虫杀害,下半身下落不明;

    2月4日凌晨2点13分,第7机械化步兵旅1名前往26旅处理事务的上尉参谋失踪;

    2月6日清晨6点04分,补充第2旅第2营3连宿舍遭到2只蝗虫袭击,造成3连1人死亡、1人重伤、包括副连长在内5人轻伤,2只蝗虫被击毙;

    ……

    不仅如此,防卫军所屏障的长陵市也遭到虫族袭击。2月3日上午,防卫军接到西海国防军长陵驻军的通报,一群螽斯将一名因病休假的国防军中士咬死;

    两天后,国防军又通报称在长陵市郊区发现上百只行军中的竹节虫,喷射杀虫剂无效后,不得不用火焰喷射器将其消灭,但仍有少量竹节虫逃离。

    此前,迫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防卫军始终以生态调查和军事防御为主、战略进攻为辅,因此在平原丢失后,也没有急于夺回。

    但一连串的袭击事件,连同熙河堡战役的惨败,使防卫军和西海政府的政策受到广泛质疑,西海国防军—长陵防卫军联席会议和西海内阁紧急开会,商讨接下来的战略计划。

    以这一轮报复性的袭击为契机,转变对虫族的军事策略被提上了议程。

    不过无论如何,夺回作为缓冲地带的小岭平原,将虫族重新逼回森林,使其远离城市和防区已经迫在眉睫。

    根据特种安全情报局和边防部队情报部门的情报汇总,除虫族还没来得及重新布置军队的宋官外,平原上一共有五个据点:

    南面离防卫军防区最近的两个东西向据点,根据情报,虫族分别将其称为“永清”和“新济”,分别有四百到五百名虫族士兵;

    北面的据点名称不明,因此只能以代号称之。

    西北方向据点“北1”,驻军约六百名,东北方向有据点“北2”,驻军数量不明,但推测不多于五百名;

    四个呈正方形的据点中央还有一个据点,名为“蒙城”,有驻军约四百名。

    五个据点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呈三角形,便于向任何一个方向提供支援,这也是虫族军队最为擅长的防御方式。

    但防卫军不清楚平原虫族是否有炮兵,不过从侦察所得的情报来看,应该是没有。

    在北1和北2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将小岭与森林隔开,虫族很可能从这个方向出动本土军队增援。

    防卫军开始大量调集军队:

    第1机械化步兵旅、生态防卫旅、补充第3旅向平原西南角的永清据点集结,由韩天旭少将指挥。

    开战后,这一路部队将在1个炮兵营和1个防空营的掩护下以最快速度攻克永清和北1,并向东迂回,包围整个平原上的虫族。

    第3机步旅、第26装甲旅、补充第1旅向中部集结,以求一举突破中央据点,破坏虫族的三角防御。

    这一路部队有2个炮兵营和1个防空营支援,东西两翼的部队则会协助牵制永清和新济的虫族守军。

    第10机步旅、第22装甲旅则从东侧突破,向西北方向挺进,兵锋直指新济和北2,与韩天旭联合封锁平原,协作阻击虫族军队,支援部队为2个独立炮兵连和1个防空营。

    补充第2、4、5旅和司令部警卫营1连,共计3个营又1个连则作为总预备队。

    由于在小岭平原作战,在防卫军再三争取下,一向吝啬的国防军受到政策压力,最终同意派炮兵和陆军航空兵提供支援。

    防卫军大规模的调动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虫族方面的警惕,多支部队被派往森林边缘,时刻准备出击。

    3月2日清晨,昼伏夜行和夜伏昼行的虫族士兵正在一批一批地换防。

    这部分发生异变的昆虫,季节性和昼夜性生活习性的限制大大削弱,但还是习惯按照古老的生理规律活动,不过在发生战争等紧急情况时,无论夜伏还是昼伏的虫族士兵,大多会立即醒来投入战斗。

    国防军就在此时开始了第一波空袭。

    实际上,国防军很少直接参与防卫军与虫族的交战。

    这是防卫军建军以来,国防军首次直接参与舞鹤山方向的作战行动。

    一来,正常人类的庞大体型反而不利与虫群交战,国家又禁止大范围使用灭虫剂,更何况灭虫剂也不是对所有变异的昆虫有用;二来,国防军的原版武器威力极大,可能误伤防卫军。

    不过仅限于长陵。

    在长陵之外,与虫族交战的主力仍然是正常体型的人类军队。

    毕竟,建立微型军队的科技还不成熟,持续、高效提供兵员和装备尚有困难,是否有效也有待通过防卫军来进行观察。

    更何况,出于科学伦理考虑,部分学者和民间意见领袖对防卫军计划一直持怀疑态度。

    但是,这种目标区域没有防卫军士兵,又可以使用常规武器的战斗,国防军还是很乐意的。

    他们既可以亲自上场灭杀这些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视人类为仇敌的虫子,技术含量又低,还可以消耗无用库存。

    因此,国防军没有出动21世纪20年代已经非常常见的攻击无人机,而是出动上个世纪70年代研发的G-5A有人攻击机。

    这款西海国产单座攻击机最大载荷2.7吨,机翼和机腹的7个外挂架可以挂载多种型号的航空炸弹和火箭弹,必要时还可以挂载近距空空导弹,前机身下还有1门30mm机炮。

    只不过,这款战机——连同所有战机,对缩小转化的技术而言过于复杂,且人类社会对这支微型军队始终抱有警惕,也不允许防卫军建立空军乃至陆军航空兵。

    就在虫族换防之际,6架G-5A攻击机从长陵市的空军基地升空,飞向舞鹤山。

    飞越舞鹤山,来到小岭上空后,攻击机立即降低飞行高度,精准地向地面投下航弹。

    轰炸在地面上掀起了巨大的尘土,攻击机又掉头,用机炮扫射建立在稍高处、可以俯瞰平原的虫族坚实的土包。

    体型稍小的虫子纷纷钻入地下,不擅长钻地或体型大的昆虫整个躯体都被机炮撕裂。

    紧接着,第二波8架攻击机飞了过来。

    不过,这次来的不是G-5A,而是G-5攻击机的双座教练机型号——G-5B。

    “哟呵,国防军这是把我们这儿当靶场了?”正在观看轰炸的梁平说道。

    一旁的陈延声仰起头看了看,揉着自己干燥得起皮的脸感叹道:“还是人类好啊,那颗航弹的威力抵得上我们多少炮弹了。”

    “没办法。如果战斗机也能缩小,那威力也会小很多。”

    “至少比迫击炮强。”

    “那倒也是。”

    随后,就像听见了梁平说的话似的,第三波空袭来的居然真的是教练机。

    又尖又长的机头占了全机一半的长度,这种标志性的机头结构正是高级教练机最常见的长相。

    这款高教机是西海国产的LU-15,2015年服役的新型教练机。根据型号的不同,共有6到8个挂架,最大载荷在3吨到3.5吨之间。

    对战斗机机队庞大的西海空军来说,LU-15一类的教练机根本不用考虑空战问题。不过出于出口的考量,这款战机在设计之初就可以挂载近距空空导弹。

    这一设计让LU-15的出口型LU-15AMI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不过西海空军对此并不感冒。

    和前两波相同,第三波空袭仍然以航空炸弹和火箭弹为主。

    经过三波空袭后,西海炮兵又从长陵向舞鹤山发射了一轮炮弹。

    见状,防卫军地面部队东、中、西三路并进,浩浩荡荡地开往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