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上午的咖啡下午的茶:生活的感悟与品位 » 第4章 上苍不会给我们快乐,也不会给我们痛苦,它只会给我们机遇。你可以选择一个快乐的角度,也可以选择一个痛苦的角度。

第4章 上苍不会给我们快乐,也不会给我们痛苦,它只会给我们机遇。你可以选择一个快乐的角度,也可以选择一个痛苦的角度。

    选择快乐

    一次,我去拜访一位公司主管。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两幅漫画:一幅满脸都是笑,眉毛、眼睛、鼻子、嘴都向上,弯弯的,像月牙,从上面往下掉的金元宝都接住了,一个也没掉在地上。另一幅则满脸都是气,眉毛、眼睛、鼻子、嘴都朝下,一撇一捺,像斗笠,从上面往下掉的金元宝都落在了地上,一个也没接住。我看了,忍不住笑了。

    “你不是总问我成功的秘诀吗?如果有的话,这就是。”主管微笑着说。

    我看着这两幅画,有些疑惑:“就这个?”

    “对,就这个。我每天早晨走进办公室,每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我都会看着它,它会对我说:任何时候,都选择快乐!”

    “任何时候?”

    “对,任何时候。”

    “可有些事情是痛苦的,你怎么选择快乐?”

    “事情本身是没有快乐和痛苦的,快乐和痛苦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感受。同一件事情,你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个年轻人,家在郊区农村,每天到城里来上学。可是他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别人都以为他会垂头丧气,没想到他却高高兴兴地回家,搞起了科学养鸡,不到两年就致富了。他用自己赚的钱,给家里盖了三间大瓦房。按照当地习惯,盖房上顶梁时要放鞭炮请客。上梁那天,街坊邻居都来了,杀猪宰羊放鞭炮,十分热闹。就在大家兴高采烈地喝酒吃饭的时候,只听‘轰’的一声,梁塌了!砸得满地尘土。大家都愣住了,不知说什么好。这时,就听有人哇地一声哭了起来,这位年轻人一看,是他姐姐。他就说:哭什么?你哭它就立起来了?说着,他端起酒杯,对众人说:来,大叔大婶们,咱们接着喝!梁倒了,再上一次!正好咱们街坊邻居又多了一次喝酒的机会!后天中午还请大家再来!”

    “这件事儿,后来不知怎么传到一位公司经理那儿,他们公司新开发了一个项目,正在招人,可是销售经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他听说后,就找到那位年轻人,说服他加盟自己的公司。当时公司的其他负责人都不同意,认为那位年轻人没有学历,没有经验,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可是这位经理听了却说:‘哦,那没关系。因为我们不是用他20天,而是准备用他20年。所以你们说的这些,他会有时间学会的。可是,他这种乐观自信的性格,却不是别人可以花时间学会的。我看中的正是这一点。’这位经理力排众议,起用了那位年轻人。”

    “那么后来呢?那位年轻人怎么样了?”

    “后来,那位年轻人果然不负他所望,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开发占领了整个东北市场,三年后,产品遍及全国并出口到国外。后来,他成了这家公司的主管,现在,他就坐在你面前。那个年轻人就是我。”

    我惊诧地看着他,又转身看看墙上的那两幅画,久久无语。

    上苍不会给我们快乐,也不会给我们痛苦,它只会给我们机遇。你可以选择一个快乐的角度去看待它,也可以选择一个痛苦的角度。

    另一个自己

    一位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员。开始,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可是做了一个月,工作没什么进展。他有些灰心,硬着头皮继续做,第二个月,仍然一点成绩也没有。不是吃个闭门羹,就是被人拒之门外,偶尔遇上好顾客,也是三言两语敷衍了事,一笔业务也没谈成。他垂头丧气,跑去找经理,准备辞行,从此离开保险这一行。

    经理看着他,说:“你为什么不留下来,再试一试呢!其实保险很好做,你只要每天让自己变得可爱一点就行了!你现在不成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你这副面孔,你回去找一个镜子,好好照一照,我想,你就应该知道为什么做不成了!”

    于是,他回到家,找来镜子,对着自己一照,不仅一愣:镜子里面露出一个紧锁的眉头,一副下垂的眼角,一对耷拉的耳朵,一张紧闭着的嘴。他看着看着,忽然明白了经理说的话:这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连自己看了都有些不舒服,别人看了会有何感受!遇上谁,都会想赶快把他打发掉!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和他谈保险呢?

    于是,他对着镜子,开始改变自己。他先是轻轻笑一笑,可是笑得太轻了,不细看感觉不到。他又大笑一些,可是这次,又笑得太大了,鼻子两侧露出两道深纹,嘴也显得大而难看,眼角两侧堆满了皱纹。于是,他慢慢往回收,一直收到他满意为止。现在,镜子里的那张脸显得可爱多了!

    第二天,他就带着这张看上去显得可爱的脸去拜访客户,虽然没有谈成业务,但是,客户不像以前那样急着撵他走了,而是停下手头的事儿,和他聊上几句。

    他决定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可爱一些。从此,他每天晚上回到家,总要对着镜子练习,挑出不满意的地方,然后改进。等到面目表情完全让自己满意了,挑不出一丁点毛病,他又开始练习言谈举止,如说话的语调、节奏、声音以及内容,在什么时间、对什么样的客户,说什么样的话,说话时手放在哪里,身体朝什么方向,脚站在什么位置等都一一设定,反复练习。每天早晨,他离开家前,都要对着镜子,把自己调到最佳状态,使自己看上去十分可爱,再离开家门。

    一年后,他的工作业绩在全公司排名第一。

    这时候,他和同事们不约而同都发现:他和一年前已经完全两样,好像根本不是一个人,而是另外一个人了!

    古人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其实,这句话现在看起来,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人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如果你想成功,首先要让别人接受你。如果别人不接受你,那么你就只能改变自己。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让自己变得可爱一点点。用不了许久,你就会发现:你也会变成另一个自己!

    收集快乐

    她原本就是一个性格内向、不爱言语的人,又经历了一场不幸的婚姻,更变得寡言少语、悲观忧郁了。离婚后,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的不易,感情的创伤,她的脸上总是布满愁容,每晚泪湿枕巾。

    有一天,女儿放学到她单位去,同事看到她,无意中说:“你女儿真象你,神情、举止都象你,象你一样不爱说话,不爱笑。好象你的复制品。”

    她听了,吓了一跳。看着女儿,发现自己的性格传染给了她。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儿,变得越来越象她,不爱言语,不苟言笑,脸上挂着和她这个年龄不相称的愁容。这一切,都是从她离婚开始的吧。

    “难道,我就这样生活下去?我还不到40岁,女儿才10岁,我们就这样没有欢笑,没有快乐,每天在忧愁和悲伤中度日吗?”她问自己。

    “不行,我要让自己快乐起来,要让女儿也快乐起来!”她对自己说。

    可是,怎么快乐呢?一连几天,她都在想如何制造快乐,却没有想出来。

    那天,快下班的时候,同事给了她一盘《逗逗先生》,说是买重了,多买了一盘,送给她。晚上,她和女儿守在电视机前,看VCD。两个人被屏幕上那位滑稽可笑的“逗逗先生”逗的哈哈笑,房间里充满了笑声。她望着女儿的笑脸,原来快乐是如此简单。

    于是,她和女儿约定:从今天起,我们俩每天轮流讲一个笑话,把对方逗笑。

    第二天起,她和女儿开始收集笑话。她去书店买讲笑话的书,从电视里节目中看笑话,从广播电台里听笑话,还从同事、亲友们那儿收集了许多笑话,每天给女儿讲。女儿也同样从学校、同学和书本中收集了许多笑话,每天讲给她听。她们总是被对方的笑话逗得哈哈笑,自己也开心地笑。

    小屋,还是过去的小屋:母女,也还是过去那对母女,但是因为每天加进一个笑话,生活不再象过去那样沉闷悲伤,而是充满了欢乐。

    不仅如此,母女俩的性格也变了,变得活泼、开朗、乐观起来了。她们不再封闭自己,喜欢和人接触,交了许多朋友。母女俩还尝试写作,不久就有作品发表,成了这座城市小有名气的母女作家。

    无需完美

    好友阿楠30岁生日,老公被公司派去香港参加展销会,我和另一位朋友陪她过。不知是因为老公不在,还是别的什么,一向开朗的阿楠显的有些沉闷。

    “来,许个愿吧!”我点上蜡烛,轻声说。

    阿楠凝视着烛光,迟疑着,似乎拿不定主意。

    “快点,你看蜡烛都流泪了。”我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催促道。

    阿楠看看我,叹了口气:“算了,不许了。”说罢,站起身,一口气把蜡烛吹灭。然后拿起刀切蛋糕。

    “怎么?是没有心愿,还是心愿太多,不知要哪个好?”我一边吃蛋糕,一边问。

    阿楠摇摇头:“其实也不算多,只有两个,可问题是,这两个是互相矛盾的。你知道的,我老公想要一个贝贝,从结婚的时候就想要,是我一推再推。现在我已经30岁,不能再推了。可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已经构思好久、可以动笔了,这个时候我怎么能要贝贝呢!”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其实我并不是特别想要贝贝,可是他想要。他说,一个女人不做母亲是不完整的。如果错过了最佳生育期,我会后悔的。只要我把孩子生下来,别的可以雇保姆来做,不会占用我多少精力。”

    一时间我哑口无语,好象又回到了当年。那时我和阿楠现在一样,而我老公说的话,也和阿楠的老公同出一辙。结果,我听从了他的话,做了母亲。等做了母亲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不用说怀胎十月那份辛苦,就是等孩子生下来交给保姆,也根本不可能再回到做母亲前的那份轻松与自由。不论我在做什么,耳边总仿佛听到孩子在哭。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听到别的孩子叫妈妈,就忍不住回头。那份沉重与牵挂,不做母亲的人根本体验不到。这个时候我才发觉上了男人的当。

    女人做了母亲,就折断了翅膀,永远不可能象男人那样,了无牵挂地飞翔。如果你想象男人一样享受自由飞翔的乐趣,就不要做母亲。尽管抚养女儿给我带来许多快乐,但是对于一个有着自己追求和梦想的职业女性来说,代价实在太大了!她是你一生永远偿还不完的贷款,18岁之前还本,18岁之后付利息。

    于是,我果断地告诉阿楠:不要相信什么“女人不做母亲就不完整”那样的话。首先,没有一种人生是完整的。现代社会这么丰富多彩,就算你活300年,也不可能把每样生活都体验一遍。从这一点上说,每个人生都是残缺的。其次,人生也不必完整。完整的人生必定平庸。每样都占一点,每样都不可能精彩。若想追求卓越,就要象我们人类最早的祖先取火那样,让玻璃对准太阳,把能量聚集在一个点,才可能燃烧。

    因和果

    星期一上班,收到一张稿费单,我一看,2100元,高兴的大叫:“发财了!”

    同事跑过来,说:“请客吧,你!”

    中午去邮局取汇款,天气非常炎热,我用手帕擦着汗,不仅想,写这篇稿子还是冬天,还没过春节。记得那天去采访时正赶下大雪,路上睹车,我脚都冻木了,几次想中途下车不去了,可是一想已经和人家约好了,又忍住了。一路上不住地后悔不该答应来。那么远的路,那么冷的天,采访的对方又是一个穷人家,还得我自己花钱搭车,何苦呢?

    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到的时候全身都冻透了,那次采访是我所有采访中最苦的一次,采访到一半的时候,采访机的电池用完了,附近买不到电池,只好拿笔记,手冻木了,字写得歪歪扭扭,中午饭只吃了一块地瓜,回来就感冒了,一连几天非常难受,几乎不想动笔写。但是一想到自己采访受的苦,而且采到的题材确实很感人,就强忍着,坚持写完了,寄给报社。然后回家过春节了。

    稿子很顺利通过了,通知我寄照片,结果照片寄丢了,我又去外地,联系不到我,稿子一直压着,一直到六·一儿童节前一天才发,发出后反响非常好,很多人都来信、来电问候并汇款资助那家人和孩子。他们非常感谢我,给我送了一筐地瓜。现在,我又拿到了稿费。我非常高兴。我和他们,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但是仔细想想,其实这件事情,是那个冬天的劳动结果,但是我们感谢的却是今天这个结果,而不是过去的那个劳动过程。

    其实,一切事情都是这样,我们今天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昨天所付出的结果。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谢或者怨恨今天的这个“果”,而不去想昨天的那个“因”。

    假如死亡来临

    朋友是做证券生意的,整天飞来飞去,满世界地跑,忙的要命,难得见他一面。我们通常的联络方式是打电话。

    有一天晚上,他打电话来,我们东南西北地聊。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如果让你花一元钱,可以买到你哪一天会死的信息,你买不买?”

    我想了想,摇摇头说:“不买。”

    “为什么?”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知道自己哪天死。所以最好的死亡方式是:让死亡突然间来临,来不及思考,生命突然终止。”

    沉默了一会,电话那端,他轻声说:“可是,我买。”

    “为什么?”

    “我怕死亡突然来临时,我还有许多想做的事没有做,把它们带进坟墓去。不过,我也不想知道得太早,提前10天让我知道就行。”

    “你想用这10天做什么?”

    “5天的时间给我家人,好好陪陪他们。5天的时间给我自己,做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我要和我爱的人在一起,开车带她穿越大森林。”

    我笑了:“这并不难。你为什么不现在就做呢?”

    他叹了口气:“现在这么忙,哪有时间啊?”

    我也在心里叹了口气,不禁想起另一位朋友,他是一家外贸公司经理,工作非常忙,也是满世界地飞,整天忙着谈判、签合同,一年难得回家几次。他觉的很欠妻子和女儿的,就说等公司业务发展好了,陪她们去欧洲度假。公司的业务一直在发展,可是他总觉得还不够好,结果一拖再拖,始终未能成行。后来,他在一次赴日本谈判时,心脏病发作死在途中。

    许多时候,我们总把最喜欢做的事情留在最后。可惜,死亡在来临之前并不通知我们。尽管我们已经荣幸地迈入21世纪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架到我们家门口,却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出售死亡的信息。所以,大多数人留在最后、最喜欢做的事情,最后都带进坟墓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