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方渔重生记 » 第四章 回家

第四章 回家

    前世四十年所学功法和技能都在,经验和教训也都在,这是方鱼的底气。

    不仅如此,他还拥有神识空间,一个让两片记忆都显得渺小无比的神识空间,一个装进他四十年的经验、教训、功法、技能都没感觉到占了什么地方的巨大的神识空间,只是神识在这空间中显得过于稀薄。

    重生之前的方鱼是筑基巅峰的修为,因为经常要以神念控制炼丹的缘故,他的神念修为是高于同样是筑基巅峰的其他修士的。但即便方鱼的修为在筑基之后的玄照期修为,也无法开辟神识空间。神识空间的开辟需要金丹期的修为才可以。

    “既然有了神识空间,那么是不是神念也很强大呢?”

    想到此处方鱼调动起念头,向身体各处探去。这个行为叫做内视,内视是一种主动的探查,它是基于修炼者的灵魂或念头进行的,假如灵魂或念头不够强大,就做不到探查,只能感应。

    “这神念可真好用!应该是不亚于金丹期的神念了吧!”方鱼如此推断。

    重生的方鱼,虽然身体的修为没有了,但是神念修为不仅保留下来,还有了跨越式提升,开辟出巨大的神识空间,尽管其中神识稀薄难察,但调动起来迅捷无比,神识的纯净度也是前所未闻。

    念头是一个与人的魂魄相关的概念,可以认为念头是魂魄的一部分。人的魂魄被分作主动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念头是魂魄中主观能动的意识部分。

    修士修炼到一定程度,念头可以从魂魄中分离出之后,此时念头就成了魂魄派出执行任务的小兵,这比魂魄亲自行动对修炼者要安全的多。

    据说,人在一瞬间可以产生或熄灭数万个念头,这个传说的前提是念头没有被从魂魄中分离出来。

    那么,一个人最多可以同时拥有多少个从魂魄中分离出来的念头呢?这与人修为有关,初学者能做到从魂魄中分离出一个念头已经不易,越是修为高深的人,分离出来的念头就越多。

    如果所有的念头同时被消灭,这个人必将神魂大伤,即便保住性命,也会变得呆傻,因为念头之外,人只剩下了潜意识。

    早期的修炼者,在没发展出念头的离体方式时,常采用魂魄出窍的离体方式。要做到魂魄出窍,就需要找一处安稳之地,摆好特殊姿势以方便魂魄进出,完事后要及时归体,时间一长,灵魂会被空气分解逸散,人也就死翘翘了。

    魂魄出窍既不方便,更不安全。后来有大能者研究出念头修炼之法。修为达到一定程度,念头从魂魄中分离,再修炼念头可以代替魂魄离体而出。

    这样做即便念头在外发生什么危险或者没有及时回来,也只是一个念头而已,伤不到魂魄根本。虽然大量念头的损失也会很麻烦,但只要不是全部念头,施法者也就保住了性命,未来还可以通过对神魂的修炼恢复回来。

    念头相对应的概念叫神识,它是魂魄中的潜意识部分。神识有三个特点,以下将逐一分说。

    第一个特点是量大,神识的量远大于念头,或者说,念头数量是一个可以计数的量,而神识则是不可计量。

    第二个特点是潜意识性,也就是说神识无需被主动驱使,可以自动运行。

    神识自动运行的依据来自人类先天的潜意识传承和后天因反复而形成的意识倾向。意识倾向用俗话说就是习惯、爱好、偏向。

    比如方鱼之前认为这次重生是一件好事儿,他迫不及待想迎接重生的新生活;在得到这样的信号之后,神识空间就开始了对两片记忆的吞噬。

    第三个特点是稳定性,这个稳定是相对于念头来说的,神识相对于念头更不容易被外物侵扰。

    比如说魂魄长时间离体会被空气分解这件事情,细说起来,首先被分解的是念头的部分,而神识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被分解掉。

    故此,修士使用念头,需要用神识包裹住念头,念头接受魂魄的驱动,而神识起到对念头的保护作用。

    人的神识是以魂魄为中心,弥散全身。神识修炼可以使神识变得强大和稳定,继续修炼可以打开神识空间。

    神识空间是一片存储着神识的神秘空间,可以说,筑基期一直到举霞飞升,修士一直在向着一个强大的神识空间而努力。

    神念是念头和神识合在一起的称呼方法,说起神念,就说明这是一个被神识包裹的念头。

    一圈内视探查下来,方鱼发现经脉主干的受到的影响不大,但肌肉和肌肉内的经脉情况不容乐观,明显是超出极限使用后的状态。

    方鱼在回忆中过滤着曾经学过的功法和经验,发现要缓解这种状况,任何一个能够做周天运转的功法应该都可以有所帮助。

    “就用凝气诀吧!”考虑到当前身体只是气感中期的状况,也只能选择这最简单、最初级的可以运行周天的功法。

    “凝气诀”是通过修炼者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来辅助推动内气的运行的功法。现在方鱼行动不便,但好在他神念强大、品质高。虽然是微不可查的细小内力,耐下心来,也能凑合着以神念驱动。

    于是,方鱼开始了内气周天循环的修炼。将经脉中的内气导入丹田,在丹田中积累起来,一个大周天运行下来,而丹田中已经积累了一定规模的内气,虽然还没有满,但足够方鱼使用了;再将这些内气反送回经脉,冲击闭塞经脉,缓解肌肉和经脉的疲劳。

    也就在第三个大周天修炼完,方鱼感觉到了丹田、经脉和身体各器官的疲劳到了极限,只得停下来,再继续下去就不是在恢复身体,而是在伤害身体了。好在此时,身体已缓解了许多,手脚已经可以活动。

    借着这些许恢复的力量,方鱼移动到井壁边,依靠着井壁坐起来。此时,再继续运行周天是不可能了,需要休息。

    百无聊赖中,方鱼打量着这个井底,井底一丈见方,呈近似的圆形,似乎有些棱角,井底到井口大概两丈多。

    外面的天色已经彻底黑下来,月亮刚刚爬上来,月光透过树梢,照射到一侧的井壁,井壁上出现树木枝叶的影子。

    思绪回到现在的小方鱼身上。

    这是很普通的一天,早晨和上午是在学堂学习的时间,学堂的老师会传授各类知识和修炼方法;下午是自行修炼和学习的时间,学生们或回家,或留在学堂借用静室自修,或自己寻找修炼的地点,也有家庭条件不好的,利用下午来打工赚钱,补贴家用。

    今天放学之后,方鱼和同窗相约来到三合派后山的一个无名小潭边修炼,这是学生们常去的修炼之所。

    留在学堂自修就要守学堂的规矩,这好像笼子一样束缚住他们,换个环境,不仅自由自在,也省去了借用静室的费用。

    小潭边散落着一些大块的石头,还有一座不知道是何年代建的,已经有些残破的小亭子,正好合适这些气感期的学子们修炼、背书。

    说是修炼,其实也是玩耍,有下入水摸鱼的,有在水潭边捕虾的,还有打水仗的,总之,可玩的项目太多了。

    学子们各有各的安排,修炼完了,玩够了,自行离开,也没有人会问。

    这小方鱼作为打水仗失败者,被浇透了,只得脱下衣服晾晒。潭边清风拂过,方鱼受凉闹起了肚子,就抓起衣服,向远处跑去。

    这水潭本就偏僻,只有一条弯曲山路可以前往,方鱼跑的急,不觉已经跑到了岔路上。还好,他快速找到了一块可以遮挡人视线的大石头,躲在石头后面,开始解决问题。

    一阵畅快之后,美滋滋的方鱼穿衣准备回到潭边继续修炼。抬起头,发现周围环境陌生,脚下的小道虽然也叫路,但显然已经很久没人有走过。就忙去找路,慌乱之下掉进这个无名的井中。

    井中的方鱼恨恨的称这口井为陷阱,一个布置在路上的陷阱,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这条小路到这个井边就断了,明显这条小路是因为这口井而成的路。

    其实这井所在的位置,离他们去水潭的常走的羊肠小道并不远。在羊肠小道被草木掩盖的不起眼处,有一条很久没人走过的岔路,而这口井就在岔路尽头。

    前世小方渔遇险之后惊慌失措,在洞底大哭大叫,终于在第二天早上,惊动了路过此地的同窗秦越之,被他喊人救了上来。

    被救上来的方鱼和方鱼父母对秦越之自然是感激不已,方鱼把从井下捡到一颗珠子送给了秦越之,而方鱼父母则把一条珍贵的银黄鱼,送给了秦家作为感谢。这银黄鱼是方鱼母亲花了大价钱从娘家弄来,准备用来给方鱼突破用的。

    而因为这次救命之恩,也让秦越之成为方渔一直感恩的那个人。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社会道德教育是如此,方渔这么认为的。

    方鱼抬头望向井口,已经可以看到高悬的明月。

    “这轮月亮也是前世的那一轮吧!她们见到的也是这轮明月吧!是不是可以将’愁心寄与明月‘呢?她们能收到吗?”

    两世为人的方鱼牵挂了这一世,又牵挂那一世。牵挂的人在变,他的牵挂也跟着变,而不变的只有牵挂;就好像一切都在变,但明月却永远挂在那里不曾变过;在变化中总有不变的东西,而那些不变的东西,终会被方鱼抓住,成为他信任的依赖……

    想着,想着,方鱼呆住了……脸上的表情从最初思念时的阴晴不定,变得漠然起来。

    他在想什么吗?他没有继续想下去,只是处于一种放空的状态,而这正符合了修炼中需要的清静无为的状态。

    只是片刻,方鱼回过神来,感觉到丹田和经脉的疲劳感尽去。

    又是一轮新的内气搬运开始了,两个大周天之后,疲劳感又来了,只得再次休息。

    “这次比上次更慢了!这样下去,要想恢复不知道需要多久!”方鱼不禁着急。现在他的丹田还不够强大,经脉也太过稚嫩,这样高频的反复周天循环,其实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或许,可以尝试一下真元合成的方法?”想了好久,方鱼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来。

    当修炼者修炼到达融合期之后,可以尝试将真气和神识相结合生成真元,融合期名字的来历也是来自于此。修炼者真气完全转化为真元后,修炼者可以尝试从后天突破到先天境界。

    真元是真气与神识的结合体,是更高等级的真气。理论上,内气也是驳杂的真气,是低等级的真气。

    “不知道这种结合能否成功?”方鱼自认为当前神识的等级很高,即便内气等级很差,也不妨一试。

    于是,调动念头,驱动神识向经脉中的一条内力的细丝裹去。刚刚裹上,内力消失了,这内力也太弱了;再试,内力又消失了;再试,这次选中了最粗壮的一条内气细丝,小心翼翼的,终于裹住,神识开始缠绕,又失败了!

    这就好像穿针引线一样,看似要成功,结果针消失了、线消失了,针线都不再消失的时候,手抖了。

    一段时间过去之后,非但没有生成什么真元,反而消耗了不少经脉中新生成的内气。方鱼一阵气恼,十一岁的他太弱了。

    “看来是需要等到内气外放成真气之后才行啊。”方鱼做了总结。

    “照这样恢复下去,不得到明天晚上?还是继续刷内力吧!”

    这次,不到两个大周天,刚运行第一个大周天,第二个刚运行一半,丹田和经脉又罢工了……

    方鱼不甘心啊,“有这么强大的神识,难道就没个可用的办法吗?”

    “经脉不行就试试丹田……嗯,就这么干!”一时心动,方鱼狠下心来,运起神念向丹田探去。

    有此念之时,方鱼是狠下心来的,但当念头触及丹田时他后悔了,自己拥有前世那么丰富的经验,这一世成就肯定不会亚于前世,何苦如此冒险?万一坏了丹田就太麻烦了。

    只可惜想要完全收回已经不可能了,念头只带着少量的神识离开,大量的神识洒在丹田中。

    一阵清凉传来,疲劳的丹田居然有恢复的迹象。方鱼顿时兴奋起来,原来神识有这种妙用。一番内视探查之后,发现没任何问题,方鱼洋洋自得于自己的发现。

    神识为何可以帮助丹田恢复呢?这要从真元和丹田构造的角度来分析。

    上文说过,真元之气来自真气与神识相结合,真气是内气的高级形式,内气是所谓的生命之气,可以与人的“精、血、津、液……”相互转化。神识是所谓的元神之气,是人类天生就有的,逸散在身体内各处。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神识可以表现为人的心性、秉性、性格、思想、意识、精神、意志等,这些特征是人本身潜意识所决定的,而非主动意识所决定。

    生命之气与元神之气的交汇、融合,最终形成先天之气的真元,而真元对身体的不断冲刷,这便是真气转化为真元之后最重要的一步,修士常称之为筑基,这也说明了一个被真元冲刷过的身体是先天修炼的基础。

    方鱼的神念冲入丹田,是一时发狠之下的行为,其后心生悔意,及时撤出了念头,只留下无意识的神识,恰好给了真元和内气结合的机会。

    此外还要了解丹田的结构,初生的丹田,其内部有很多褶皱,褶皱的存在是为了应对其中内气的膨胀,是丹田的自我保护。随着内气的修炼,丹田也会因此不断的压缩和舒展,变得更加有韧性,而此时的方鱼刚刚修炼,丹田尚属最初的状态。

    在神识到访之前的丹田是这样的:各种属性的内力混乱的存在丹田中,有些被调动去运转周天,而有些则藏在了丹田的褶皱中。方鱼越努力,丹田褶皱中塞的就越满,而这种挂满了丹田褶皱里和丹田壁上的内气给方鱼带来的感觉就是丹田疲劳。

    当神识冲入丹田之后,在丹田内游离的、挂在壁上的和藏在褶皱里的内与神识发生了结合。这种结合没有念头的驱动,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结合。结合之后,减轻了丹田的负担,于是,它反馈给方鱼一个信号,就是一阵阵清凉感。

    同时,这种结合也产生了一种类似真元的初级真元,因为内气的虚弱和属性的驳杂,这种真元是无法被当做真元来使用,但也具有一定的对丹田和经脉的真元冲刷效果。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便是如此低级的真元,也是丹田和经脉喜欢的,所以,在没有念头控制的情况下,这种真元会很快被丹田和经脉吸收,以强大其自身。

    虽然现在方鱼生成的这些真元的冲刷效果比不上真正的筑基期真元冲刷全身的效果,但对于当下,用来恢复疲劳的丹田和经脉是足够了。

    “入门级真元冲刷走起!”方鱼又埋头继续修炼下去。

    真元洗刷,在大家族培养后代时,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从六七岁就开始被家族的长辈用真元洗刷身体,这样在冲刷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修炼进境就会非常快,通常是一步快步步快。

    方鱼也曾在半年前,十岁的时候,被父母花大价钱,请真元高手对身体进行过真元冲刷,那之后不久方鱼就步入了气感中期。

    关于让别人进行真元冲刷的优劣,是有不同观点的:有人认为不是自己的真元,不了解自己的真元属性,贸然用真元冲刷身体,不是好事儿,而大家族敢这么做是因为家族血脉纯洁,由自己的亲人进行真元洗刷,同种血脉,同种真气下,成功概率会比较高。

    而方鱼那次,只能说是普通家庭的虚荣吧!但说不定也有好处,比如真元冲刷之后,方鱼就从气感初期步入气感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