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459 孔夫子与楚庄

459 孔夫子与楚庄

    《楚世家》·孔夫子与楚王之楚庄

    孔夫子批评的楚国君有三,一是楚庄王,一是楚灵王,一是楚昭王。

    对楚庄王孔夫子不吝赞美:孔子读史至楚复陈,喟然歎曰:“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达其义,匪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孔子敬佩楚庄王的因素,已经说的很清楚。因为楚庄王重一言之信,而轻千乘之国。具体的事情,就是楚庄王灭了陈国之后,又恢复了陈国。

    为什么如此赞美楚庄王呢,要知道楚庄王可是问鼎中原的南霸天,上面说过了,楚庄王趁陈国夏徵舒之乱,打着平定陈乱的旗号,结果把陈国灭亡了,设置为楚国的一个县。楚国历代国君都有一个宏大的目标:意欲以观中国之政,当然楚平王就不要说了。以观中国之政,自然要依凭强盛的军力北进中原与晋国争霸,北进中原,首先要拿下陈国,这是北伐的战略要地,占据陈国,进可攻退可守,意义重大。雄心勃勃的楚庄王借勘定陈乱收陈为县,自然有这种考虑。但是后来因为申公的谏言收回设陈为县的指令,恢复陈国。由此得到孔子的高度赞美:楚庄王真是一个贤君!有道德的君主。

    真的如此吗?要知道灭陈之时,楚庄尚未称霸天下,正处于与晋国争雄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晋楚双方各自在国际上争取盟友,齐秦两国的态度很关键。秦国处于晋国之西,这时候的关系已经破裂,可以说晋国有后顾之忧。齐国无疑成了晋楚争霸的关键争夺点。申公就是楚庄安排去齐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申公与齐国达成盟约,表达了楚国出兵陈国乃是为了帮助陈国平乱,没有别的企图。齐国也默许了楚国出兵陈国。

    这个时候楚国设陈为县,等于推翻了与齐国的盟约,这无疑让齐国对楚国不再信任,在晋楚争霸的关键时期,如果齐国与晋国联合,楚国就算不败,也难说完胜,问鼎中原的机会就显得渺茫。处于这种战略的考虑,楚庄王果断复陈国,因此也得到了齐国保持中立的支持,后来与晋国邲之战击败晋国,成功登上霸主宝座。

    从这个角度说,要是楚庄王听到孔夫子这样的赞美他,他估计会微微一笑,乐得接受这个评语。而从孔夫子的角度,只取楚庄复陈的这一节,不管楚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毕竟他做出了代天子行使职责,安定了动荡的陈国,所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符合孔子复周礼,存亡继绝的仁道精神,于是乎孔夫子热情洋溢的给了楚庄大大的点赞。

    楚庄是从争霸中原这个大的战略出发复陈国的,到了楚灵也灭陈直接设置为县,但是楚灵可没有楚庄那么的慷慨,既要打的服,还要兼并,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国力进而问鼎天下甚至分周鼎而治天下,当然,异于楚庄的是楚灵得罪了儒家的先生们,于是百般挞伐,管你怎么英武雄伟,我们就是给你一个“灵”,就是大坏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