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新闻圈风云录 » 第18景:《春明晚报》10楼社会周刊办公室

第18景:《春明晚报》10楼社会周刊办公室

    【影视剧本】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电视剧本版)

    作者:顾雪林

    第18景:《春明晚报》10楼社会周刊办公室

    (经过和“戴翡翠翎管的男人”的几番较量,淳于兰终于明白,这次,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但是,淳于兰依然是自信的,她认为:“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当然,淳于兰也明白”冲动是魔鬼!“

    那天,在星巴克和晨哥分手时,晨哥曾无意中说:“这个‘戴翡翠翎管的男人’,曾是自己几十年的集邮朋友。”淳于兰想起来了,晨哥在大学学习时,曾非常迷恋集邮,据那时晨哥自己讲,他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集邮。在和晨哥谈恋爱的年代,晨哥的那些集邮朋友,自己也见过一些,还曾经参加过他们组织的集邮品拍卖活动,这位“戴翡翠翎管的男人”,一定是他们中的某一位。可是,他们中究竟谁后来当过记者呢?不管怎样,淳于兰感觉到,自己终于在一团乱麻中,找到了那个线头!调查就从晨哥当年的那些集邮朋友开始,看看谁后来当了记者。

    淳于兰突然想起,在大学时代,晨哥曾发起成立BJ高校集邮爱好者协会,自己曾参加了他们的成立大会,还曾经保存有一个成立大会纪念封,在这个纪念封上,有当时参加成立大会的集邮者们的集体签名。找到这个纪念封,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到晨哥集邮朋友们的名单。这个签字封中,一定有那个“戴翡翠翎管的男人”的签名。这个老狐狸的尾巴,也许终于要露出来了!

    淳于兰回家翻箱倒柜,总算在一个墨绿色的《双联首日封册》中,找到了那个“BJ高校集邮爱好者协会成立”的纪念封。纪念封是由著名邮票设计家黄里设计的,主图为一群年轻人手拉手的抽象画面,丝漏印刷,纪念封上居然还有黄里先生的亲笔签字。再看别人的签字,密密麻麻,写满了整个纪念封。晨哥的名字签在了黄里的旁边,他还挺会找地儿。晨哥的旁边,竟然是自己那龙飞凤舞的签字。再往下看,有一个名字自己挺熟悉,叫“于远超”,如今是《中国教育信息报》的编委,也是一位资深记者。看到于远超的名字,淳于兰不禁有些脸色微红,这位优秀的学兄在大学时期,曾经奋力地追过自己。那时,涉世未深的自己嫌他的年龄大了,一口拒绝了,这曾让于远超非常难堪。

    但毕竟于远超大自己几岁,成熟老练,没有因此和自己一般见识,很理解地知难而退了。从此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一直熬到毕业。唉,两人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了。两人有过这种经历,好像也无法再联系了!于远超在上大学时,已经有了近10年的工作经验,是那批高龄上大学的人。记忆中,他的社会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活力四射,喜欢和女生们绘声绘色地交谈,当时吸引着几位稍有姿色的年轻女大学生。所以,他和自己中断关系以后,并没有闲着,大学快毕业时,就抱得美人归。他也曾经是学校里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看到于远超的名字,淳于兰陷入了困境,一时,她想不出在今天去接近于远超的好办法!当她把自己的困难和江一梅谈时)

    江一梅:(瞪大了眼睛说)“‘于远超’,如雷贯耳的名字啊!BJ新闻圈,最有魅力的资深记者。”

    淳于兰:(惊奇地)“你认识他?”

    江一梅:(摆摆手)“不认识,但是听很多新闻实习生说到过他。据说,他带过的实习生,都培养出了很强的新闻采访能力,我很想认识他哦。”

    (淳于兰心想:“这些新闻实习生,一天到晚,哪来那么多旁门左道的消息!”想到这,淳于兰突然心里一动,何不派江一梅去啃于远超这块“硬骨头”。淳于兰想到这,对江一梅说)

    淳于兰:“这个于远超很可能就是那位‘戴翡翠翎管的男人’,给你一个去接近和采访他的机会,想不想去?”

    江一梅:(几乎是蹦了起来,惊呼道)“真的吗?接近和采访于远超,太好了!我太愿意去了。”

    淳于兰:“你别急,先别激动,还要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这个合适的机会很快就来了。杭州的一个企业要搞企业慈善宣传活动,专门从BJ组织记者去杭州采访报道,于远超亲自带队前往,淳于兰想尽办法把江一梅安排进了这个采访组。在赴杭州采访前,江一梅兴奋得一晚上没有睡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