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新闻圈风云录 » 第45回: 俞晓溪在药茶楼初识于小燕 于远超再约江一梅谈于小燕

第45回: 俞晓溪在药茶楼初识于小燕 于远超再约江一梅谈于小燕

    (当代长篇章回小说)

    ——京城新闻圈风云录

    顾雪林

    第45回:

    俞晓溪药茶楼初识于小燕

    于小燕下决心跳槽搞公关

    俞晓溪的公关公司最近接了一单“清华大学网络大数据技术应用研讨会”的活,需要请一些BJ的社会媒体参加。

    一天傍晚,俞晓溪到药茶楼找江一梅,想让她通过淳于兰,帮自己请一些在京的社会媒体记者和教育媒体记者,尤其是希望请到于远超参会。这天在药茶楼当班的服务员,正是于小燕。她看见俞晓溪进门,热情地迎上去,帮她在一楼大厅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

    “新来的?”俞晓溪看到于小燕面生,微笑着发问。

    “嗯,才来上班没几天。”

    “给我来一杯‘人参枸杞养生润肺茶’,这个茶好像配有一盘免费的西点吧,也给我来一份。”

    “好的。”于小燕上楼配餐,心想,看来这是位熟客,好像很熟悉这里的规矩。

    “等一下。”俞晓溪又叫住了于晓燕。

    “你们经理江一梅在吗?”

    “她现在不在,可能一会到。”

    “嗯,她来以后,请让她到我这来一下。”

    “好的!”

    当晚7点左右,江一梅来到了药茶楼。没等于小燕告诉她,眼尖的江一梅就在大厅一楼靠窗的位置看见了俞晓溪,两人马上很热络地聊起天来。

    看到于小燕走过来,江一梅特意介绍说:“小燕,这是俞晓溪,她和你年龄相仿,几个月前也在咱们药茶楼干过。不过,她现在是一家公关公司的大经理。”

    “什么大经理,不过是个小公司打杂的。还是那时在你这干的时候省心。”俞晓溪颇不以为然地说。

    这时客人多,于小燕又忙着招呼客人去了。等于小燕再回来时,听到俞晓溪和江一梅在研究研讨会请记者的事。

    “一梅,别人都好说,《中国教育信息报》的编委于远超你是一定要给我请到。报道一个研讨会,总要请几位资深记者,别到时来一堆各报的实习记者,让我的面子下不来。”

    “于远超这两天可能要带他的女儿到咱们药茶楼喝茶,到时你也来一趟,咱们和他的女儿认识认识,你顺便和他敲定参加研讨会的事。”

    于小燕听到这时,头皮一阵阵发麻。“《中国教育信息报》于远超,这不是自己的父亲吗,他怎么会被这两位‘小姑娘’议论来议论去,好像彼此还很熟悉。还什么,要带自己到药茶楼喝茶?我去,这都是那跟哪啊!”

    这时,俞晓溪说道:“一梅,你们报社还是你本人来参会吧,这事总可以先确定吧。”

    “好吧,我可以来。”听到这,于小燕更有些糊涂了:“怎么?江一梅是一家报社的记者?”

    初入社会,于小燕懂得“沉默是金”。她压抑住自己的好奇心,静观事态的发展。她的心里想:“上大学这几年,自己很少回BJ看望父亲,母亲在美国打拼,也不知父亲一天到晚干什么?除了在报社写稿、编稿,到处开新闻发布会,到全国各地采访,看来他业余时间也没闲着,和这些小姑娘都混得不错。哼!”

    这时,俞晓溪对江一梅说:“一梅,最近我们公司的活比较多,需要一些帮手,帮我们搞签到和会议接待,你帮我推荐几个在这干过的大学生。”

    江一梅看了看于小燕说着:“这不是有个现成的大学毕业生,小姑娘挺能吃苦,刚到茶楼上班,就能干夜班,我先推荐于小燕吧。”

    接着,江一梅对于小燕说:“小燕,俞老板的公关公司最近活比较多,她想请你去帮几天忙,这里的活我来安排,你明天就去俞老板的公关公司帮几天忙去吧。你在这的实习工资不变,还可以挣点俞老板的外快。”

    俞晓溪听了笑着对江一梅说:“什么俞老板、俞老板的,听起来像说一个卖猪肉的,难听死了。小燕,你就叫我俞总吧,公司上下,都这么叫。”

    于小燕笑着回答:“是的,俞总。”

    江一梅调侃道:“俞总,职位不高,公司不大,架子还挺大!”

    俞晓溪说道:“去你的,什么架子挺大。在BJ,一面墙倒了,不知要砸死多少这‘总’、那‘总’的。这年头,‘总’算个屁!谁还把这‘总’当个事。”

    于小燕禁不住噗嗤笑了起来,江一梅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第二天早晨8点半,于小燕出了药茶楼,按照昨天俞晓溪的指点,在十字路口往东,穿过五道口地铁站,从五道口电影院往北转。然后,一路往北,来到清华同方大厦主楼。

    于小燕在一楼大厅给俞晓溪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到了。很快,奥达公关公司的一位女职员来到一楼大厅,她领着于小燕上到20层,穿过公司的小会议室和茶歇休息厅,一直领到俞晓溪的总经理办公室。

    办公室里,俞晓溪正坐着和一位戴钛合金灰框眼镜的女士谈工作。她看见于小燕来了,起身和于小燕打了个招呼。然后,她对那位刚站起来的女士介绍说:“惆倩,这就是我对你说的于小燕,江一梅介绍给咱们来帮忙的。”

    她又转头向于小燕介绍说:“小燕,这位是我们公关公司教育媒介公关部主管单惆倩,你来了以后,就先跟着她干。”

    于小燕微笑着点头说:“好的。”

    俞晓溪嘱咐单惆倩给于小燕搞一个临时胸牌,这样进楼可以方便一点。她又向单惆倩介绍说:“小燕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习语言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现在临时在我原来待过的那家药茶楼当服务员,在我的老领导江一梅的手下,强将手下无弱兵。”

    接着,俞晓溪向于小燕简单介绍了单惆倩:“单主管毕业于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是国际关系专业的副博士。你可能是英文强,她是俄语好。在我们公司,单惆倩是‘四处捞钱’的一把好手,你不妨忙里偷闲好好地向她学习。“

    ”嗯“于小燕一边答应着,一边又仔细看了一眼单惆倩。

    单惆倩领着于小燕参观了一下公司,又在公司的大办公平台,给于小燕找了一个空位子。桌上有电脑和打印机。

    接着,单惆倩给于小燕找了一个临时胸牌带上。她领于小燕来到公司的茶歇厅,告诉她,这里的咖啡、茶、小点心可以免费随意消费。她用咖啡机冲了两杯咖啡,两个人悠闲自在地在咖啡座上聊起了工作。

    和单惆倩聊完工作,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单惆倩问于小燕,是叫外卖?还是出去吃?

    于小燕说:”我不出去了,在单位上上网,一会儿叫一份‘水煮海鲜’的外卖。“

    中午12点,公司的办公平台已经空无一人,大家都到外面的小饭店吃饭去了。

    于小燕吃着自己叫的外卖,想起应当给父亲打个电话,告诉他今天晚上回趟家,一起在家吃个饭。

    于远超接到女儿的电话后,兴奋异常。他在办公室来回度步,想着晚上回家,该给女儿做一顿什么饭?对了,女儿爱吃水煮鱼。想到这,于远超马上下楼,到附近的超市,买了一些鲷鱼片、豆芽、豆腐、腐竹、土豆、宽粉条、油麦菜。今天晚上在家,要好好吃一个父女团圆饭!

    于小燕晚上进了家门,看到餐桌上已经摆上了电热锅。她看见父亲正在厨房里忙着切鱼片、豆腐块、土豆片。她撸起袖子,想帮父亲洗蔬菜。于远超说:“不用你忙了,马上一切都弄好了,你就准备开吃吧。”

    在餐桌上,出乎于小燕的意料,父亲没有问自己任何问题,只是和自己讨论他做的水煮鱼的技术如何?

    于小燕忍不住说:“爸,我好几天没回家,你没有什么别的想问吗?”

    于远超回答得很超脱:“不问了,女儿大了,成年人了,一切随你。只是,要注意安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你要是有什么想告我的,我洗耳恭听。”

    于小燕坏坏地一笑说:“那,我今天就无可奉告了?等我的工作确定了,再好好和你谈,好吗?”

    于远超怜惜地看着女儿苦笑着说:“我现在是不是在出席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你还无可奉告呢!好吧,无可奉告就无可奉告。咱们今天好好吃顿饭,别的事都扔一边!”

    其实,作为资深记者,于远超的观察能力是超一流的。他知道,如果女儿今天高兴,她进门以后会把书包挂在衣架上,然后撒娇般地问候自己一声。如果不高兴,她进门后会把书包随便一扔,进到自己的卧室,半天不出来。

    今天女儿一进门,就把书包挂在衣架上,然后风调雨顺般地和自己调侃。显然,女儿今天的心情不错,那么工作问题也应当进展顺利。还问什么?就让女儿顺其自然吧。

    于小燕今天的心情确实不错,她问于远超:“爸,你喝过养生茶吗?”

    于远超支吾道:“养生茶?嗯,嗯,我,嗯,没有真正意义上喝过。”

    于小燕看了一眼于远超头顶上的横着的几根白发说:“爸,你都有白头发了!到你这个年龄的人,都应当注重养生了,最好隔三差五地喝一些养生茶。好好保养自己,延年益寿。”

    于远超说:“好啊,你看我需要喝点什么养生茶,你给我介绍几种。我在养生方面,还是文盲啊。”

    于小燕听到这,有些兴奋地说:“爸,我知道一家养生茶楼,那里什么养生茶都有,有专门的茶道大师给你配茶。咱们找一天,一起去那喝喝养生茶吧。”

    于远超心里一动,问道:“你说的那家养生茶楼在哪啊?”

    “在五道口附近。”

    “哦。”于远超听到这,心里差点没笑出声。正想着要把女儿带到养生茶楼去认识一下江一梅,女儿却要主动带自己去了。天下的事,真是无巧不成书!

    这时,于小燕瞟了一眼于远超,看似无意地说道:”爸,那个养生茶楼的女经理叫江一梅,好像还是哪个报社的在职记者,你认识她吗?“

    于远超听到江一梅的名字从女儿的嘴里说出,心里一个激灵。他想:”女儿怎么会认识江一梅?等等,女儿这话中有话,是不是在给自己挖坑?她都知道了些什么?“

    “BJ有几百家各类媒体,记者有好几万人,我怎么可能谁都认识?”于远超不慌不忙地来了个大忽悠。

    “你别跟我来大忽悠,我就问你认识不认识江一梅?还有一位叫俞晓溪的公关公司的女经理,你是不是也认识?”于小燕问得不依不饶。

    听到这,于远超心里一惊,但他也基本明白了三分。女儿怎么成了克格勃了?开始在外面调查自己?他还没想好怎么回答。

    于小燕又说了:“看把你吓得,脸色都变了。怎么了,你总不会在我这个年龄的女孩中间,找自己的第二春吧。”

    于远超假装不高兴地正色说道:“小燕,看你,怎么和爸爸说话呢?连起码的对大人的尊重也没有了?爸爸今天辛辛苦苦地四处采购,回家给你做你最爱吃的水煮鱼,你这是怎么了?连句让人高兴的话也没有啊?”

    于远超一边说着,一边盘算着,要不要和女儿实话实说?

    于小燕和自己的父亲从出生到现在,纠缠了20多年,她太了解于远超了。她依仗着自己的女儿身份,和于远超唱对手戏还从来没有输过。当然,她知道,父亲爱自己,总是让着宠着自己。

    但女人的天性是敏感的。于小燕隐约感觉到,父亲和那位江一梅,一定有某种特殊关系。否则,俞晓溪为什么托江一梅找父亲?还有这位俞晓溪,父亲也一定是认识的。在于小燕这个年龄,她对于可能横亘在自己和父亲之间的任何陌生女人,都有着如芒在背般的逆反心理。

    于远超观察了一回女儿,决定还是简单地把一些情况和女儿实话实说,免得将来闹出不必要的误会。再有,自己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有什么必要隐瞒呢?

    “小燕,你是怎么感觉到我可能和江一梅和俞晓溪是认识的?”

    “我在BJ找的第一份工作,就在五道口的那家药茶楼,女经理就是江一梅。我现在在一家公关公司干的一份临时工作,女经理就是俞晓溪。她们在一起商量召开记者会的事,曾经不断地谈到你。”

    “哦,是这样啊。”于远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他拿餐巾纸擦了擦额头沁出的汗。

    “爸,你怎么出汗了?”

    “咱们吃的是水煮鱼,就是容易出汗。小燕,这几年,我在参加一些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认识了江一梅和俞晓溪。当然,和江一梅认识得早点,也熟悉一些。”

    “说完了?”

    “是啊,说完了?”

    “就没有些细节了?”

    “小燕,我好歹是你的父亲,你要学会给你的这个老父亲一点尊严。你现在已经工作了,不要老是没大没小的。你长大了,父亲老了,你就不会学习一下,如何心痛你的老父亲嘛?”

    “好好好,不问了,心痛一下老父亲。”于小燕在自己的父亲的额头轻轻地亲了一下,拍拍自己的肚子说:“我吃饱了。”说完,她回到自己的房间上网去了。

    于远超对于小燕说:“小燕,我想出去散会步,你陪我一起去吗?”

    “我现在忙着上网看些资料,今天就不陪你去了。”

    于远超独自一人出门,出了楼门以后,他马上掏出手机,给江一梅打电话。

    “一梅吗?我是于远超。”

    “嗯。”

    “有一件事,我找你核实一下,是不是咱们药茶楼最近招了一名新的大学生服务员?名字叫于小燕?”

    “是啊。”

    “她是我女儿。”

    “啊!真的吗!......于小燕是你女儿?”

    “是女儿还有假?一梅,我告诉你,小燕今天晚上在家吃饭时,谈到了在药茶楼上班,还提到了你和俞晓溪。”

    “真的啊?”

    “哎呀,什么真的假的,我现在告诉你的,都是真的!”于远超说话,很少这么急躁。

    江一梅突然注意到,于远超的话题,只要谈到女儿,总是很急躁且不冷静。看来,他这个女儿,还真地挺让他费心!

    于远超接着说:“一梅,你现在在哪?”

    “我在药茶楼上晚班呢,今天晚上要在我的值班室写一篇稿子。”

    “好,一梅,你就在药茶楼等着我,我马上就去。我要和你嘱咐几句话。”于远超说完,也没等江一梅回答,就匆匆挂上了电话。

    电话那头,江一梅正要回答,电话就挂断了。江一梅无奈地一边挂电话,一边苦笑着摇了摇头。

    半小时以后,于远超匆匆坐着地铁,在五道口地铁站下了车。然后匆匆奔向了药茶楼。一进门,于远超嘱咐当班服务员,要一个单间,并请服务员叫一下江一梅来。

    于远超在药茶楼二楼单间“秋“茶室的沙发上刚刚坐定,江一梅就进门了。

    于远超风急火燎地对江一梅说:“一梅,我女儿在家时娇养惯了,有时候很不懂事。”

    “没有啊,她很懂事,不多说,不少道,很规矩的一个女孩。”

    “哦,是这样吗?她在家可不是这样。”

    “她那是在家里!哪个女孩在自己家里,不是喜欢撒个娇,耍个赖,使点小性子啊。出来工作,就是进入社会了,我们都懂得内外有别,谁也不是愣头青!”

    “哦,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于远超喃喃地,像是自言自语地说着。

    “于主任,我看你一到女儿的事情,就有些不知所措,抓瞎挠头。你这是怎么了?好像受了什么刺激?”江一梅有些不解地问。

    于远超愣了一下说道:“咳,还不是当年为了她交男朋友的事情,家里吵翻了天。最后,这对苦命鸳鸯被我和她妈妈打散了。现在,留下了后遗症,就是她的婚姻大事不能谈,谁谈她和谁崩。还有,她现在大学毕业了,回到BJ以后,我在其他事情上也得哄着她,不知道哪件事没弄好,又会让她不高兴。这不,我还没怎么着呢,她就老吵吵着自己搬出家去住,好像家里是监狱似的!”

    江一梅听了,忍不住想笑;但她又很同情于远超,他这个父亲当得也不容易。正如鲁迅诗中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你今天晚上找我,主要是为了于小燕的事吧。”江一梅不紧不慢地问道。

    “是啊,我主要是担心这孩子没有耐心招待顾客,不好好配合你的工作,给你这里找麻烦。再有,她为什么又在你这干,又在俞晓溪的公司干?”于远超说出了自己的两个担心。

    江一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于小燕的表现给于远超详细汇报了一遍,于远超的心这才稍稍踏实一些。

    看于远超的情绪缓和多了,江一梅提议说:”我现在不忙,要不,我陪你到外面走一走吧。“

    “好啊。但是这五道口晚上太热闹。”于远超心里非常高兴,嘴上又说出了自己的一点担心。

    “咱们走荷清路,过了十字路口往北,那里闹中取静,行人较少。”江一梅已经对五道口这个“宇宙的中心”非常熟悉了。

    两人出了药茶楼,往北经过一个行人如织的十字路口,再往北,路边的商店一下子少了起来,行人也非常少。这条路上,果真是闹中取静。

    夏日的夜晚,微风习习,铁路边的草丛中,不时传来蛐蛐和草螟虫的交响曲。远处的杨树上,时不时传来几声蝉鸣声,没有白天的喧嚣,给人一种不知昼夜的错觉。

    “这条路一直通往哪里?”于远超问道。

    “这条路往北再往西,可以通到清华大学的北门;走到头,可以到圆明园的东门。”

    “哦,天色太晚了,要不然,咱们可以到圆明园里遛遛。”

    江一梅听了,笑而不语。

    “一梅,你笑什么?”

    “我想起了那年,咱们在西湖边喝茶,之后,又趁着夜色,荡舟西湖的情景。”

    “‘湖边喝茶’、‘荡舟西湖’。是啊,那天也是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咱们还在船上谈起了古往今来吟咏西湖的诗词。”

    “嗯,那是我第一次出差,第一次认识你,第一次在西湖边喝茶,第一次在夜晚游西湖。第一次被一个中年男人陪着回到宾馆。”

    于远超听到这,停下了脚步。他静静地望着身边的江一梅,几次欲言又止,眼眶渐渐湿润了。说实话,在于远超的内心深处,他是喜欢江一梅的,喜欢这个圆圆脸,满眼含黛,长相酷似邓丽君的女孩。但是,自己和江一梅相差十多岁,几乎就是两辈人,实在是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江一梅也停下了脚步,她想听听,闲聊至此,于远超下面要说些什么?

    于远超眼望月空,悠悠地说:“汤显祖在《牡丹亭》借杜丽娘的嘴说:‘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江一梅也悠悠地接了下句。

    接着,于远超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汤显祖此言,典出东晋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并难。’意思是:纵有令人惬意和美好的时光,以及美丽的景色,却没有欣赏的心思和值得高兴的事。当然,汤显祖剧中的杜丽娘是另有心事,她伤感于眼前美景无人欣赏,恰如美丽的自己被关在深闺大院无人爱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特别让林黛玉引用了此句,也是别有一番新意。”

    听到这,江一梅默默地微笑着点了点头。她心想:“于远超真是个老司机,蜻蜓点水,浪遏飞舟,一切竟然都在心照不宣中。”在江一梅的内心深处,增加了对于远超的好感。

    接着,两人走到清华大学北门后,看看天色太晚,人烟稀少,又折返回来。

    于远超说:“太晚了,我送你回药茶楼。”

    “好。”

    江一梅和于远超并肩往回走着,两人有时靠得很近,有时又是一前一后。江一梅总是刻意走在于远超的身后,在沉沉夜色中,她喜欢望着于远超的背影。

    “唉,回到家中,我那位宝贝女儿还不知会出什么幺蛾子?”于远超回头对江一梅说。

    果然,几天以后,于小燕回家向于远超宣布:“老爸,我从今天开始,正式调入俞晓溪的公关公司,成为奥达公关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