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汉武盛世 » 斩楼兰 破姑师

斩楼兰 破姑师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夏,历经一年多的东征卫氏结束。其领地,被设为四郡,直接纳入大汉版图。

    东边的战火,停息了。但,西边的狼烟又起。

    那么,西边又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这就要从张骞的第二次出使西域开始。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汉战神霍去病,三战定河西。大汉将河西纳入版图,设酒泉、武威二郡。

    两年后,张骞被任为中郎将,率300多人的强大使团,携带金币、丝帛等财物,价值数千巨万,牛羊万头,开启了第二次出使西域。

    此次,张骞有一个目的:宣汉威于西域。

    张骞一边加强对西域诸国的联系,另一边劝说西域诸国与汉联合,使之成为汉王朝之外臣。五年后,张骞带着西域诸国的使者,回到长安。

    此刻起,大汉与西域诸国,加强了贸易往来。同时,大汉与西域诸国外交活动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一年后,张骞去世。但,张骞凿空的西域,依旧如故。后人也将张骞两次西域之行,探索出的路线,取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称之为丝绸之路。

    刘彻征南越、灭东越,诸羌放弃昔日恩怨,联合匈奴,攻打河西走廊。刘彻为了保证河西走廊的安全,一边调兵遣将,迎战匈奴,平定诸羌。另一边增设张掖、敦煌二郡,切断匈奴和诸羌的联系。

    河西走廊保住了,又进一步加强了大汉与西域之间的联系。

    出使西域的人,更加多了。其中部分使者,没有张骞等人廉洁,有很多恶劣的行径。

    如,将皇帝赐给西域的礼品,贱买私吞。

    又比如,仗着汉使的身份,欺压西域诸国,巧取豪夺。

    这些人的行径,抹黑了大汉形象。西域诸国对汉使评价极低,心中愈发厌恶。

    有矛盾,就会产生摩擦。有摩擦,就会升级矛盾。西域诸国,无差别攻击,不向汉使提供任何补给,还有意制造困难。

    汉使道远难至,来到西域,没有补给。为了生存下去,不可避免进一步激发矛盾。就这样,汉使与西域诸国的矛盾,越来越大,到了要靠武力解决争端的地步。

    西域诸国对自己的实力有清醒的认识,他们的势力,难以与大汉争雄。

    打不赢,就要找帮手。

    西域诸国想了一个办法,倒戈匈奴,对付大汉,以自保。

    之所以倒戈匈奴,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大汉离西域远,很难掌控。

    其二,匈奴离西域近,曾掌控这里数十年。

    冒顿单于时击败月氏,楼兰等国,控制了整个西域。及至,军臣、伊稚斜两位单于时期,匈奴在大汉的攻击下,对西域的控制力度减弱。

    乌维继位后,一边向大汉示弱,另一边恢复实力。随着,匈奴的力量,渐渐恢复,又开始跟大汉扳手碗。

    对于西域,乌维自然不会放弃。

    匈奴参与进来,大汉和西域之间的矛盾,演变成大汉、匈奴、西域诸国三方矛盾。而,西域诸国曾被匈奴管控。如今,又倒向匈奴。这种情况,对大汉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西域诸国中,有两个国家对匈奴的依赖性最强。一个叫楼兰,另一个叫姑师。

    【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何时立国,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冒顿给汉文帝书信中,曾提到楼兰。据推断,楼兰的诞生,至少在公元前174年以前。

    楼兰的西边是盐泽,这盐泽,被后人称为罗布泊。此时的罗布泊,因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

    楼兰在这个湖泊的西边,是进入西域的咽喉要道。

    张骞走出的西域之路,无论是往孔雀河、塔里木河北上,走北道。还是沿着车尔臣河西进,走南道。都要经过楼兰,这个中转站。

    楼兰因这个绝佳地理位置,担任起大汉和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楼兰也因此,商贸发达,经济走向繁荣昌盛。

    按理说,楼兰更要加强与大汉联系,才能惠利惠己。但,楼兰有个现实问题,人口少。

    随着,汉使源源不断的到来,单靠楼兰供给,有些捉襟见肘。再加上,部分汉使仗势欺人的恶劣行径,更加令楼兰人心生厌恶。

    大汉设置的敦煌郡,其势力接近楼兰,更加令其害怕。一旦,大汉想要进入西域,进一步发展。那么,楼兰首当其冲,面临被灭的危险。

    姑师位于楼兰之北,是通往北边的交通要道。

    姑师也因为这个地理位置,经济走向繁荣。可惜,好景不长。姑师也面临楼兰的问题,人口少,承担起贸易的中转站,又遭汉使欺压。

    楼兰、姑师认为汉朝离他们太远,想要征讨他们,鞭长莫及。而,匈奴离他们近,且曾用武力降服过他们,管辖了数十年。故而,楼兰和姑师,又一次投靠了匈奴。

    乌维很满意楼兰、姑师的做法,给了他们一个任务:负责为匈奴提供情报。

    只要汉使路径他们的领地,前往其他诸国,他们要第一时间将情况送至匈奴。随后,匈奴人提前埋伏在汉使经过之地,进行截杀,干起了杀人夺宝的勾当。

    姑师、楼兰也趁火打劫,分一杯羹。

    有一位汉使,叫王恢。他出使西域诸国,带着皇帝的使命,加强各国联系。面对匈奴的截杀,成功地逃了出来。后来,王恢得知,匈奴提前得知他们的行踪,是楼兰、姑师的行为。

    王恢历经千辛万苦,回到长安,将西域的遭遇,全部告诉了皇帝。

    刘彻听后,大怒。

    他好不容易才加强西域诸国之间的联系,眼见取得不错的成果。却,被人横加干涉。楼兰、姑师,联合匈奴,阻碍大汉与西域诸国之间的联系。

    这种行为,绝不能忍。

    为了震慑西域其他诸国,不要效仿楼兰、姑师。也为了扩大大汉在西域的影响力,打击匈奴。

    楼兰、姑师被大汉,当做典型。刘彻下令出兵,攻打楼兰、姑师。

    此次西征,刘彻选拔了一位将领,他叫赵破奴。

    赵破奴是老熟人了,有汉人的血统,生长在匈奴。他也是霍去病的嫡系,三战定河西,因功封侯。还参加了漠北之战。

    赵破奴有丰富的战场经验,还是一位猛将。前几年,他还率领万余骑兵,深入匈奴腹地数千里,抵达匈水。虽没有斩杀匈奴的战功,却也声震草原。

    刘彻将攻伐楼兰、姑师的任务,交给他,再合适不过。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冬,刘彻以赵破奴为主将,以王恢为副将兼任向导,率领属国(霍去病受降河西后,刘彻将浑邪王部,分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云中郡、朔方郡)骑兵,郡国兵数万,开启了远征西域之路。

    赵破奴西行远征,从王恢哪里,得知了一个情况:楼兰只有一千多户,人口万余人,能够作战的将士,不到三千人。

    赵破奴根据这个信息,制定了一个大胆的战术:长途奔袭。

    霍去病能够以八百骑兵,突袭军臣单于大后方。又以万余骑兵,突袭河西。凭借五万骑兵,远征漠北,封狼居胥。

    霍去病运用的骑兵闪电战,赵破奴都亲眼见证。故而,他也学到了霍去病的战法精髓。对敌作战,不在于兵多,而在兵精。那怕只有少量的将士,也能取得胜利。

    赵破奴率领七百多骑兵,突破楼兰的想法,被很多人否定。众人都认为,赵破奴妄图以七百多骑兵人,拿下楼兰。

    这也太大胆了!

    不敢想!也不能想。

    如果败了,皇帝大怒,谁来承担责任。

    赵破奴不仅继承了霍去病闪电战的精髓,还有霍去病的胆色。他力排众议,带领七百多骑兵,先行。行进河西四郡,看着这片曾经征战的疆土,他想起了那位少年战神。

    然,那位令大汉男儿肃然起敬的战神,却已经永远离开了历史舞台。

    再入故地,怀念故人,悲从中来。

    赵破奴止住悲哀,化为动力。他独自领军,远征西域,不能辱没了主帅的脸。

    来到敦煌,出了阳关,就离开了大汉,进入西域地界。赵破奴率军西行,沿着疏勒河,抵达盐泽。

    从盐泽北行,抵达楼兰。

    赵破奴千里奔袭,一举攻破楼兰城,生擒楼兰王。赵破奴也成为第一个攻破西域的汉军将领。

    而,楼兰与汉的战争,没有结束。这只是开始。

    楼兰,这个出现在后世无数诗歌中的地方,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汉人征服。其中,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从军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如果说,张骞凿空西域,是第一人。那么,赵破奴,就是用武力打到西域的第一位汉军将领。

    话题扯远了,再来看汉军的主力。

    王恢率领数万大军主力,赶到楼兰时,却见楼兰城破,楼兰王被生擒。顿时,对赵破奴发出由衷的敬佩。

    眼前这位主将,不愧是跟随霍去病多次出战的猛将。攻破楼兰,首战告捷,汉家男儿之威,将远播西域。

    拿下楼兰,赵破奴并没有孤军深入,攻打故师。而是,汇合主力之后,率军北行,攻打西域的第二个国家:姑师。

    姑师位于天山山脉南麓,人口不到两万,将士却有六千多人。但,受地理位置影响,军力比较分散。

    汉军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姑师。

    先破楼兰,再败姑师。耀兵西域,震慑诸国,从此,后世也记住了那个汉家儿郎,叫赵破破。

    楼兰、姑师打下来了,如何处置,赵破奴不敢做主。于是,修书一封,上奏朝廷。

    刘彻得到西征大捷的消息,很高兴。这场战争,对汉朝的意义重大。不仅西域各国都受到了震慑,汉朝的堡垒也从玉门关延伸到了楼兰。

    对于楼兰、姑师的处置,也被提上议程。

    有的人认为,应该将楼兰、姑师设郡,纳入大汉版图。

    也有人认为,楼兰、姑师太远,不好掌控。若将他们纳入大汉版图,定会激化大汉与西域诸国的矛盾。最好的办法,让楼兰、姑师臣服大汉。

    刘彻采纳了后者的意见,此次出兵楼兰、姑师,其目的是震慑西域诸国,斩断匈奴的臂膀。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就该适可而止。

    赵破奴破楼兰、败姑师,这一仗,打得实在太漂亮,远播汉家兵威于西域。

    赏,必须重赏。

    赵破奴被封为浞野侯。再一次,成为因军功封侯的人。(元鼎五年,即公元前112年,被酎金夺爵)

    王恢因功,被封为浩侯。

    远征西域,从赵破奴开始。

    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