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汉武盛世 » 主父偃最后的疯狂

主父偃最后的疯狂

    主父偃以《劝伐匈奴》进入皇帝实现,多次上书,一连升迁四次。随后,他的人生,犹如开挂一般,进入内朝效力。

    这段期间,主父偃做了三件大事。

    其一,将豪强迁徙于茂陵,解决了豪强势力问题。

    其二,献上推恩令,解决了地方诸侯王势大与朝廷之间的矛盾。

    其三,拥立卫子夫为皇后,解决了后宫问题。

    主父偃做的这三件事,都是大事,也解决了刘彻最棘手的问题。如今,又献上在河南地筑郡,更深得皇帝欢心。一时间,主父偃风光无限,成为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自然成为公卿大臣和诸侯王争着拉拢的对象。

    主父偃感叹自己前半生,过得太苦。又苦于自己的年龄大了,时日无多。于是,他要抓紧时间享乐,把六十多年没过好的人生,及时弥补上。

    大臣皆畏其口,担心他在皇帝面前说自己的坏话,争先恐后贿赂他,给他送去大量的财物,赂遗累千金。有的人见不惯主父偃小人得志,这样说道:你太霸道了,横行无忌,不知收敛。迟早会给自己带来大祸。

    主父偃对这句话很受用,他的前半生太苦了,受尽欺辱。现在,正是自己得势之时,哪有不横之理。于是,主父偃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阸日久矣。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主父偃知道自己做的事,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但,他也要去做。那句,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所谓五鼎食,是指古人吃饭的时,在面前摆着五口鼎。鼎内有牛肉、羊肉、猪肉、鱼肉和麋鹿的肉。当然,这不是吃肉那么简单。它象征有身份、有地位。

    所谓五鼎亨,是一种残酷的刑法,把人放在锅里煮死。

    这句话的意思,无疑是告诉天下人:活着,没有权势,没有地位,还不如死了算了!

    活着,就要食五鼎。死,也要五鼎亨。

    主父偃得势后,那些曾经欺辱过他的人,都要让他们好看。

    曾经的你们,看不起我。

    现在,我要你们高攀不上。

    曾经的你们,施加给我的耻辱。

    现在,我要你们加倍偿还。

    第一个被主父偃重点打击的对象,他就是燕王刘定国。

    【西汉最荒唐的诸侯王】

    要谈及刘定国,就要从他的祖辈说起。其祖父刘泽,是汉高祖刘邦的堂兄。吕太后时,刘泽因迎娶吕氏族人,被封为琅琊王。功臣和皇族联合诛杀吕氏,刘泽拥立代王刘恒有功,被改封为燕王。

    汉文帝二年,刘泽去世,追加谥号为敬王。其子嘉,袭爵。燕王嘉是一个低调的诸侯王,在位二十六年。及至汉景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52年)去世,其子刘定国袭爵。刘定国被称为西汉最荒唐的诸侯王,是因为他干了很多禽兽不如的事。

    据史料记载,刘定国荒淫无道,干了三件事。

    其一,其父在世时,与其姬私通,生下一子。

    其二,夺弟妻为姬。

    其三,连亲生的三个女儿都不放过。

    刘定国还有一个特点:残忍好杀。

    故而,他在燕国做了那么多禽兽不如的事情,还能压下来。

    当然呢?刘定国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非皇帝不管,而是皇帝太忙了。汉景帝时,忙着处理后宫、立皇储、为皇储铺路。刘彻继位之初,不是忙于新政,就是与窦太皇太后周旋。好不容易熬走了窦太皇太后,又忙于闽越、匈奴、治理河患、解决外戚。

    刘定国做那些事时,无论是汉景帝,还是新帝刘彻,都忙于国事,无暇顾及燕国。刘定国在封地,不仅嚣张,还十分霸道。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间,也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个叫肥如令郢人得知了刘定国禽兽不如的行为。而,刘定国正有杀掉他的想法。郢人被逼无奈,为了活命,只能将事情闹大,捅给皇帝。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上书切谏。

    刘定国提前得知这个情况,就要行动起来,一旦,这种事情败露,等待他的结局只有死。刘定国是燕王,在他的封国,想要处死一个人,那还不简单。于是,刘定国指使谒者给郢人任意安插罪名,下令逮捕,杀人灭口。

    刘定国不仅在燕国权力大,还在朝廷攀上了一尊大佛,这个人就是皇太后王娡。

    刘定国的妹妹,嫁给了汉相田妢,且,这场盛大的婚礼,是皇太后王娡亲自下旨操办。朝廷有皇太后王娡、汉相田妢这等势力,刘定国在燕国更加肆意横行。

    肥如令郢人的兄弟,见兄长遭此大难,想要申冤,也是无路可走。就在郢人之弟诉冤无路之时,事情很快迎来了转机。

    田妢、窦婴、灌夫三人相斗,三位主角,没有一位是胜利者。皇太后王娡身体多病,压制不住当今的皇帝。曾在燕国受尽屈辱的主父偃,如今成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郢人弟看到了希望,诣阙诉冤,找到了主父偃,揭发了刘定国的兽行。

    主父偃想起曾经在燕国受辱的岁月,又摸透了皇帝想要清除地方诸侯势力。于公于私,主父偃不能坐视不管,果断出手,将这件事捅到了皇帝哪里。

    这种事,可是皇族丑闻。一旦,公布天下,皇家颜面何在。然,此事已经散播开来,想要遮掩,内部处置,也很难。稍有不慎,刘彻处理不好这件事,反而还会给自己落下坏名声。

    刘定国禽兽行为,夏桀商纣尚且不及。既然不能遮掩皇族丑闻,那就抓典型,重处,告诫天下。

    太史公司马迁告诉我们,皇帝刘彻是这样做的:将刘定国禽兽不如的罪行交给公卿大臣商议。

    皇帝都不顾及宗室颜面,公卿大臣也不用顾及,说了这样一句话:刘定国禽兽行,乱人伦,逆天,当诛。

    刘定国得知消息,无言面对天下,选择自杀,其妻儿被流放,燕国被废,设为广阳郡。

    朝廷为了警示皇族成员,以刘定国为典型,特设禽兽罪,用禽兽刑。就这样,在位二十四年的的燕王刘定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论禽兽罪被诛杀的诸侯王。

    现在的主父偃,已经不再是人人讨厌的对象,而是争先恐后巴结的人物。尤其是,他一言能诛燕主,夷灭燕国。

    公卿大臣和诸侯王曾得罪过主父偃,如今,对方有如此破坏力,只恐自己被他寻隙,构成罪名,所以格外奉承,随时馈遗财物,冀免祸殃。主父偃来者不拒,享受到权力的滋味,大肆受污。

    燕王刘定国之事,刚告一段落。又一个人成为成为主父偃重点打击的对象。他就是齐王刘次昌。齐国之所以成为主父偃重点打击对象,起因再于一场婚事。这场婚事,还牵扯到一个人:皇太后王娡。

    话说,皇太后王娡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下令操办的婚姻,以壮母族之势。却落得灌夫、窦婴、田妢三人先后死去。自从田妢死后,王娡没有倚仗,对权力也开始收敛。随着外孙女长大,王娡又开始操办婚姻大事,物色外孙女婿。

    【王娡没有进宫前那些事】

    王娡没显贵时,有过一段婚姻,与金王孙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金俗。王娡之母臧儿,听算命先生的话,认为王娡贵不可言,不仅破坏了王娡的婚姻,还将王娡送入宫廷。这本是一段很隐讳的事情,王娡位居高位后,更不曾提起。然,一个人知道了这段往事,他就是韩嫣(韩王信之孙,弓高侯韩颓当之子)。

    韩嫣是刘彻的伴读,两人一起长大,有很深的友谊。韩嫣得宠,得罪了江都王刘非。刘非在皇太后王娡哭诉,控告韩嫣。韩嫣为了改善与皇太后之后得关系,留下好印象。韩嫣告诉刘彻,他有个同母异父得姐姐在长陵。

    于是,刘彻亲自主导上演了一场温情大戏:母女相认。

    据史料记载,刘彻亲自去长陵,迎接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没见过这种场面,吓得躲了起来,后被请出。刘彻见到姐姐,说了这样一句话:姐姐藏得如此深。

    金俗这才知道,皇太后王娡是她的母亲。当今的皇帝,是她的同母弟。

    刘彻找到了姐姐,用车把她载到长乐宫,一起拜见皇太后王娡。时隔数十年,王娡再次见到女儿,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金俗见到了母亲,也悲伤地哭了起来。

    刘彻主导的认亲大戏,完美结束。还将一千万贯钱、三百名奴婢、一百顷公田、豪华的宅第赏赐给姐姐。不仅如此,还赐给金俗汤沐邑,封为修成君。

    金俗,生下了一儿一女。

    王娡不想外孙女吃苦,替她解决婚姻大事,在宗室物色孙女婿。

    【一个宦官引发的风波】

    侍奉王娡的宦官叫徐甲,是齐国人,见太后为孙女婿的事情头疼,他推荐了一个人物:齐王刘次昌。

    王娡的弟弟盖侯王信,迎娶了齐懿王刘寿之女。当今的齐王刘次昌是齐懿王的儿子。若自己的外孙女能够嫁给齐王,这倒是一场不错的婚姻。王娡对这段婚姻很满意,故而,让徐甲前去齐国说媒,促成这件事。

    主父偃也有一个女儿,如今长大成人,到了婚配的年纪。巧的是,主父偃想要女儿过上好日子,也看中了齐王刘次昌。

    当主父偃听说徐甲即将前往齐国,促成一段婚姻。他不能与太后外孙女争名分,退而求其次,让女儿做为妾,嫁给齐王。

    徐甲为了讨好太后,解决太后头痛外孙女婚姻问题。现在,主父偃也来求他,给齐王送句话。徐甲不敢招惹主父偃,来了一个顺水人情,答应了。

    徐甲来到齐国,见到了齐王刘次昌和王太后纪氏。

    在徐甲看来,以皇太后王娡的身份,将外孙女下嫁给齐王,这门亲事,总不会被拒绝吧!的确,齐王刘次昌不敢拒绝,但也不敢做主。然,太后纪氏得知这件事,明确反对,还说了这样一段话:

    王已娶后,后宫也早备齐,难道徐甲尚还未悉么?

    况徐甲系贱人,充当一个太监,不思自尽职务,反欲乱我王家,真是多事!

    主父偃又怀何意也想将女儿入充后宫?

    有句话说得好,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所以啊!那怕拒绝,也要学会委婉,话不能说死。纪氏仗着自己太后的身份,嚣张跋扈,不仅把话说死,还把事情做绝。这段话,一下得罪了皇太后王娡、当朝权贵主父偃、宦官徐甲。

    徐甲,不过是一名宦官,得罪了,也就得罪了。然,徐甲的背后是皇太后,这背景,纪氏也敢得罪。

    齐国这边断然拒绝,徐甲也就没能做好皇太后交代的事情。按理说,说媒不成功,也没什么事。然,徐甲本来是替皇太后做媒,却遭受人格攻击,如此大辱,岂能甘心。于是,徐甲就去找齐王的过错。正巧,齐王刘次昌与姐姐的那些事,传到了徐甲的耳朵。

    就这样,徐甲唇角露出了一抹奸笑。这抹笑容,代表宣判死刑:齐王,你死定了。

    徐甲回到长安,第一时间向太后复命。他常伴随皇太后左右,是聪明人。要认真琢磨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徐甲利用语言艺术的魅力,说了这样一句话:齐王愿配修成君女,惟有一事阻碍,与燕王相似,臣未敢与他订婚。

    刘定国禽兽不如之事,天下皆知,皇太后王娡也知道。若将外孙女嫁给这样的人,岂不是害她。于是,王娡很生气,拒绝了这门婚事。

    徐甲没有促成这段婚姻,不但没有遭受责罚,反而因用心了解这些秘事,得到了皇太后的认可。

    皇太后这一关,徐甲过了。现在,徐甲要过主父偃这一关。徐甲知道主父偃的能力,想要用言语欺骗他,很难。只能选择实话实说,将纪氏的话,添油加醋,悉数说了出来。

    主父偃听后一个字:怒。

    纪氏敢侮辱我,看不起我。这口恶气,安能不报,誓不为人。

    主父偃来到皇宫面见皇帝刘彻,闲谈之时,主父偃将话题引到了齐国。聊着聊着,主父偃先说了齐国的重要性。比如,齐都临淄,户口十万,市租千金,比长安还要富庶。

    刘彻也知道,齐国临淄,那可是一个大都市,屹立东方数百年。

    主父偃话锋一转,说了这样的话:如此重要的地方,惟陛下亲弟爱子,方可使王。

    刘彻听后不作声,却很受用。老刘家的历史,他很清楚。楚汉争霸时,刘邦以韩信为帅东进,先后平定魏、代、赵、燕、齐,才取得压倒性的优势。齐地,他先封韩信,后以高明的手段改封韩信为楚王,对齐国设郡,归属朝廷。为了稳定齐地,还铲除隐患,逼杀末代齐王田横,进而留下了田横及其将士的悲壮故事。

    后,谋士田肯对关中献上了一个成语:高屋建瓴。

    又对齐地有这样的评价:齐地东有琅琊、即墨的富绕,南有泰山的险固,西有黄河的阻隔,北有渤海的鱼盐之利。如此重要的地方,非嫡亲子弟,就不可派去做齐王。

    刘邦采纳其言,将齐地交给了长子刘肥。

    尽管,现在齐国的声势远不及刘肥之时,但,齐国临淄的重要地位,未曾有变。临淄,也一直掌控在刘肥一脉。

    主父偃善于揣摩帝心,见刘彻有心,却无能为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主父偃又说了这些往事,比如齐悼惠王刘肥十三子,九子反叛。

    往远的说,汉文帝时,刘兴居叛汉,导致伐匈奴大业,落空。往近的说,汉景帝时,吴楚叛乱,齐地诸侯王很多都响应。

    为了让皇帝对齐国明正言顺的出手,主父偃说了这样一句话:今齐王本是疏属,近又与姊犯奸,理应遣使究治,明正典刑。

    这下,刘彻按捺不住了。刘定国之事,没有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如今,齐王刘次昌也做这是禽兽不如的事情。

    必须法办。

    刘彻为了让主父偃更好的行事,封他为齐相,负责查刘次昌禽兽的罪行。就这样,主父偃深受皇命,手握重权,离开长安,前往齐国临淄。

    【齐国刘姓诸侯那些事】

    楚汉争霸,刘邦取得了最终胜利,建立大汉。为了巩固大汉,刘邦根据秦始皇、西楚霸王项羽治理天下的经验,寻找到了新的一种模式:郡国并存制。

    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之后,大封同姓诸侯王。齐地的归属,刘邦采纳了团田肯意见,封给了长子刘肥,还派大汉第二侯的曹参镇守。刘肥也成为齐国第一代王,也是齐国疆域最大,最强盛之时,坐拥七个郡,管辖七十多城,会说齐语的人都要回去。

    吕太后时,为了限制诸侯王发展,打压皇族。其中,刘肥为了躲避吕太后的毒害,不仅尊吕后之女鲁元公主为王太后,还割城阳郡。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刘肥郁郁而终。其嫡长子刘襄继位,开启了齐国第二代王。

    刘襄在位,其父的苦难,他也继承,饱受吕后之苦。吕后在刘肥死后,加大对齐国打压。先割济南郡作为侄儿吕台封地,后割琅琊作为刘泽封地。吕后削弱齐国,也开启了刘肥一脉对吕氏的仇恨。

    吕后去世,诸侯诛吕,齐王刘襄(刘肥的长子)与二弟刘章、三弟刘兴居,成为皇孙中,积极灭吕的人物。

    刘襄是刘邦的嫡长孙,刘肥的嫡长子,诛吕,用力最多,功劳最大。误认为,皇帝宝座就是他的。怎知,胜利的果实被代王刘恒摘取。最可气的是,诛吕行动,刘襄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他的封地城阳郡、济北郡,被割给了二弟刘章、三弟刘兴居。

    这种事,太过屈辱。刘襄也走上了刘肥的老路,郁郁而终,被称为哀王。

    汉文帝元年,刘襄去世,其子刘泽继位,成为齐国第三代王。刘则在位,过得很小心。但,有个生理问题,生不出孩子。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刘泽在位十五年,去世,被尊为齐文王。

    汉文帝趁势将兄长刘肥一脉在世的诸子封王,其中老八刘将闾被封为齐王,定都临淄。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反,牵动天下诸侯王反。其中,刘肥一脉的诸侯王,除了刘襄的儿子没参与,其他人都参加这场反叛。

    刘将闾起初同意反,后反悔了,遭到兄弟们围攻。及至叛乱被平定,刘将闾害怕被追责,最终选择自杀。汉景帝念刘将闾牵制齐地诸侯王兵力有功,尊封为孝王,立他的儿子刘寿为齐王。

    刘寿是一个充满低调的诸侯王,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32年)去世,在位二十二年,被追封为齐懿王。当今的齐王是刘则之子,叫刘次昌。

    按道理说,刘次昌有一副好牌。姐姐嫁给了皇太后的弟弟田妢。他若能迎娶修成君之女,他就能成为皇太后的外孙女婿。

    刘次昌袭爵,年龄不大,又有一个很强势且霸道的母亲。这位母亲,就是纪氏。纪氏送走了夫君,儿子继位后,她终于熬出头了。

    为了让母家,能够享受富贵,未来有倚仗。纪王后效仿吕后、薄后,将侄女嫁给自己的儿子,以此来巩固母族地位。怎知,齐王刘次昌也是有脾气的人,对长辈安排的婚姻极其不满。纪王后为了避免儿子与其他人生孩子,想了一个办法,让长女来监督儿子,并替儿子管理后宫。

    纪王太后的出发点,是想儿子见不到其他异姓,就能撮合儿子和侄女之间的婚姻。她忘了,自己的儿子,十分叛逆。她越这样做,越激起儿子的反抗之心。

    正当纪王太后误认为,情况掌握在自己手中时,结果,长安来人摘取她的胜利果实。于是,纪王太后用言语,骂了长安来使。

    这一骂,她顺心了,却得罪了皇太后王娡,以及权贵主父偃。更让纪王太后没想到,儿子竟然和女儿会发生私通。如今,朝廷派了主父偃来齐国为相,负责调查这件事。

    主父偃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一言废黜燕王刘定国。如今,主父偃来齐国,纪太后感到后背发凉。她怎么也没想到看不起之人,却能够决定齐国的存亡。真是应了那句话,莫欺少年穷,否则,天道好轮回。

    那年,离开齐国时,主父偃为谋仕途,四处奔波劳碌,受尽屈辱。

    现在,回到齐国时,他是皇帝身边大红人,能够一言决定诸侯王的生死。

    齐国,临淄,我主父偃,又回来了。

    主父偃来到齐国临淄,回望故土,感慨颇多啊!他上演了一个故事:散金绝亲。

    主父偃没发达之时,受尽了人间冷暖,尤其来自亲人的漠视,令他的自尊心遭受了严重的伤害。如今,主父偃归来,却出现了这样一幕。那些曾经讨厌他的人,不远千里相迎。

    主父偃明白,这些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的身份是齐相。如果他一事无成,这些人还会如此对他?

    答案:不会。

    按道理说,主父偃为了自己的名声,要一笑泯恩仇,与昆弟、宾客交好。用现在的话说,主父偃是这样做的:昨日,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要你高攀不起。

    主父偃召集宾客、昆弟,拿出五百金,说了这样的话:

    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说当初贫困之时,兄弟们不给我衣穿,不给我粮吃,亲朋们不让我进门,如今我显贵了,成为齐相,你们不远千里来迎接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现在,我以同样的方式还给你们。我与诸位断交,你们也不要进我家门。

    这一刻,主父偃发泄了心中的不爽,快意恩仇。

    过去,你们那样待我。

    现在,我以同样的方式还给你们。

    要我忘掉过去,善待诸位,给予大度。我,主父偃,做不到。

    处理完亲朋、昆弟、宾客之事,主父偃立马着手皇帝交待的事情,调查齐王刘次昌的罪行。

    主父偃来到齐国任职后,不仅大张旗鼓地审理齐王的案子,还雷厉风行。最终从齐王府中陪侍的宦者嘴里,撬开了齐王乱伦之事。

    齐国,你们该颤抖了。

    齐王,你也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