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思维乱序 » 4.差别

4.差别

    这次的思维乱序是差别,一个并不怎么有趣的内容。

    什么是差别,和其他事物不相同的地方应该就是差别把,就像鸟和花,他们天差地别,各种意义上都是不同,不论从什么角度去挖掘,所得出来的结果都不会改变。

    鸟是鸟,花是花,从我们的角度来区分,是脊椎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我是我,他是他,从它们的角度来看,是大型生物和其它的区别。

    我说,如果差别代表了生命对于事物的认知,那能区分差别的意识就会是一种生命的进步。在生活道路上,差别的出现象征着生命的不同选择。

    “我”问,“差别”没有那么高尚和严谨,更多的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就像名字一样,只是用来区分的一种代号。因为有差别,所以很多时候才能更好的知道谁是谁。

    小的时候,老师会和我们说,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会找不到工作,就像扫大街的一样,没有好的工资,也没有好的工作环境。

    我想,那应该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把,不总会人去做的吗?

    长大了后,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理念,这时候周围的人会说,成绩就是最重要的,结果的好坏会决定将来的走向。成绩越好的人,他的地位往往会越高,他的经济和生活也会比其他人更好。

    我想,这样对比的话,那总会有人是更差的哪一方,不是吗?

    再经过一段时间,已经能自我思考的时候,留存在周围的话语会变少,这个时候伴随着我成长的是前人留下的精华总结,这些话语总是会是被人们称赞,当作前进的标示,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路灯,跟随着他们的信息前进。而那些糟粕则会被遗弃,虽然也有一些会被留下来当作反面教材用来警示。

    我想,精华和糟粕的差别,或许就该是这样。

    长大后读一些比较有名的书籍,大概就是有些讲的是成功人生,有些讲的失败的原因。书里会表明的,大都是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走向成功,不要浪费时光等等。

    我想,他们要表达的应该都是一种提醒把,虽然讲解的方式不同,但都是一种善意的告知。不过要是这样思考的话,他们有没有差别呢?

    已经成功的人会说,啊啊,我是多么有想法,我曾经做到了什么,达成了什么,这就是方法。

    没有成功的人会说,唉,这条道路是错的,我已经走过这条路了,它行不通。

    我想,这些差别好像都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的参考性,不同的人所遇到的人和事基本上都没有交集,要怎么运用到每一个人身上呢?

    “我”问,说不定这就是所说的“差别”呢,他们或许已经成功和失败了,而你还在原地踏步,没有过那种经历,所以这也是你和他们的“差别”。

    与老家亲戚的差别。

    这里想说的并不是那些很大的观念差别,只是些简单的,生活日常上的些微差距。

    某一次我和大伯出去买菜,那是我第一次去北方的菜市场,白菜一大捆8元,一坨肉才30,用来炖汤的甲鱼加上各种辅料等,十几人一天的伙食加起来不到100。北方那边的物价低我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物价能低到这种程度。之后老家的人带我去山上祭祖,到了后山那一块,各种祭拜用的道具装了一整个小货车,当时我就在想,这些都是用纸来制作的,应该没几个钱把,后面他们在谈话,一听价格,抵得上小半年的工资了。

    我想,应该是工艺比较好把,所以才那么贵,不过祭祖花的钱还真是不少,还以为只是简单的来扫墓而已,这一趟的花销应该能吃快一年了把。

    “我”问,这些生活习惯上“差别”比你想的还大,各地习俗不同,导致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了。而且,我觉得你想的“差别”应该不只是习俗上的把,我认为你只是单纯的感觉扫墓过程太复杂了,和记忆中的不同而已。

    最近几次回去的时候,比我大很多的堂姐已经结婚生孩子了,我那时候回老家就经常带一下小孩,抱一会或者喂泡好的奶粉之类的活。

    在有一次我泡奶粉的时候,我问我堂姐,这水还烫吗?

    她试了一下说“不烫,刚好”

    出于我在过去老家的经验,我自己用杯子接了一些出来喝,嗯,不出所料,我都有点喝不下去了。

    因为是给婴儿冲泡的奶粉,我问了句,这水温真的可以吗?

    “没事的啦,我都是这样的泡的。”堂姐说。

    我想,嗯,泡了后在等一会把。

    然后我就用着他们教的方法把泡好的奶粉喂给婴儿喝,还要推着瓶子硬喂他喝。

    我总是觉得强迫着喂不好,而且感觉还有点烫。

    堂姐他们会解释说,婴儿不怎么会主动喝,你不强硬点喂他的话,他喝不下的。

    有点后怕,但好像又没做错什么。

    “我”问,那只是你太感性了,那孩子撇过嘴你就下不去手。而且孩子的家里人都这么做的,你只是没他们有经验而已,婴儿的哭闹可是很麻烦的,他们在日常照顾中已经总结出了应对的方式,这只是一点小小的“差别”而已。

    我想,在打牌的他们好像不太能这么让我信任,还是在看看怀抱的婴儿怎么样把。

    高与低,丰富和贫乏,反应力和尺钝感,生机盎然和死气成成的,这些差别好像谁都能区分出来。

    那人的美与丑,爱与恨,心情与感受等细微的差别又能分别的出来吗?

    如果说这些太过感性,那么机械的型号、物品的质量、植物的生命这些显而易见的,是不是能轻易分辨出来呢?

    我说,差别如果就只是这样,那么对于美丑没有彻底的界限。不会对事物的好坏做出必定的判断,也不曾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反思自己会不会一开始就没有差别的观念?

    “我”问,你从一开始就没有对概念或者认知之类的有过明确的划分,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故意这样做的,一直在模糊概念,站在摇摆不定的位置去看待事物。就比如没有从心里表达过对他人的赞美,但他人却能了解并接受你那空虚的赞扬。就好像一开始就能在群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他人却又能很合理的将你安排在适当的位置。有时候我都在想,究竟是你的“差别”和别人有多大,才能被这样双方心安理得的接受。你啊,究竟是了解了“差别”,还是一直在被“差别”牵着走呢。

    差别指的是什么呢?该往大了去说,还是往小的去谈?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一样?又或者需要是不同地域的习俗划分才能称之为差别?

    或者,只是简单的,不同事物之间的,不同的人对此的观念判断不一样?

    M,“要我说,你这样永远都赢不了他。”

    N,“放屁,他一次都没赢过我,你是不是说反了?”

    M,“那你确实赢了,赢他谁做不到,但他比我们弱得多,就好像跑赢了失去双腿的人你会有胜利的快感吗?”

    他好像一点都不服。

    N,“那你倒是说说他怎么赢了我。”

    M,“我说出来了你能信吗?”

    N,“那要看看是什么理由了。”

    M,“最开始的时候,他是放空的心态,不像你为了赢用各种手段。”

    N,“那我不也是没有思考?就不能是我天生聪慧,各种赢的手段都能下意识的使用出来?”

    M,“你真要说这个就没意思了,那我用计算器算得数也是下意识的行为,可以把?”

    M,“要我说,他最大的赢点就是在没有用心这方面,他几乎是无意识的和你玩的。”

    。。。

    。。。

    我在想,说啥呢都,不就是下象棋被将军了吗,怎么能想那么多。

    嘛,可能从一开始我就没那么在意所谓的差别把。

    就好像很小的时候有人说过我的手指很好看,要是能弹钢琴的话一定会很好的。

    不需要用时间来区分,我现在也能是一样的想法。好麻烦,而且弹钢琴最主要的是练习和手指长度把,和好不好看有什么关系,在说了,手指这种东西差别又不会很大。

    家里人说过,他们是什么家庭?我们是什么家庭?不努力能有什么结果?

    我想,哦,原来我们的差别会这么大吗。

    舍友曾告诉过我他的理想,可现实与他的追求相差甚远。

    我想,但他的现在应该也没有放弃把?或许?虽然我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不过他的将来应该会很好把,毕竟他努力的完成了家里人安排的任务。

    要说差别啊,或许我该对那些比我高,比我帅的人投去更多的羡慕?

    “我”问,你做不到,即使你知道其中的“差别”。

    要说差别啊,或许我该向那些自由的的人们学习生活方式?

    “我”问,你做不到,因为你知道你和他们最重要的“差别”就是金钱。你不惜改变自身也想要的金钱。

    要说差别啊,或许我该对那些成功的人抱有嫉妒?

    “我”问,你做不到,你都不知道要嫉妒什么。

    或者从接触到差别的那一刻起,我就该努力了解差别的含义?就像对待一个很难理解的难题一样?

    是否因为我从小就将差别当成一种感受而非现实,现在的我才会对差别产生思维乱序?

    “我”问,哪有那么多大道理啦,你只是不那么想过多的思考“差别”而已,既然都这样做好久了,为什么不继续坚持下去呢。

    不对,突然想到了一点,如果没有差别,是不是会变得更无聊啊。

    应该每个人都有自我吧,应该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吧,我应该也会有想要的东西吧,如果自己珍惜的宝物和他人的没有差别,是不是代表着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