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求道传奇 » 求道传奇之不忘初心 第一章

求道传奇之不忘初心 第一章

    “欢儿不要哭,爹去参军打仗,保卫疆土,等仗打完了,爹就回来了,到时候咱们家还能分到地,能过好日子。”李安轻轻推开身前的儿子。

    李安身前,站着的是十四五岁的少年,紧抿嘴唇,皱着眉头,极力隐忍着眼泪。此刻的少年又何尝不知今日父亲终究要被征军入伍!朝廷的征兵令下来,家中必须要出一个男丁,此刻官军就在门外等着,还能怎样?这般浅显的道理已步入青年时期的自己又怎会不明白?其实自己明白更多,那日看到征兵告示上写着满十五岁的即可参军入伍,自己不是刚满十五岁嘛!

    为什么不站出来说替父从军呢?为什么要装作不知道?其实自己也是同意父亲去参军的吧?

    李欢想到这里,抓住父亲的手慢慢松了。

    李安见儿子松手,像是想明白了,继续安慰道:“欢儿,爹给你取名叫李欢,就是平安欢乐的意思。希望你能一生平安、欢乐无忧,将来给咱家开枝散叶、多子多孙,你可知道?”李安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和你娘就在家好好等我回来,给你的那些圣贤书绝不能落下,记住多读书,与人为善,将来一定不能习武,更不能修什么仙道,不争斗的人才活得最安全、命也最长。记住了吗?”

    “嗯。”李欢重重点了下头。

    李安摸了摸儿子的头,转眼看向站在门口的妻子,似有话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李氏上前,将行李递上,说:“早些回来。”好像这一次,也是寻常的出门刨地,也能像往常一样“早些回来”。

    李安接过行李,“诶!”了一声,转身走出家门,跟招兵的官军走了。

    李欢默默看着自己爹走,眼泪终于还是止不住流了下来。其实有一件事自己也明白:上战场的人都是九死一生!村口刘伯家的孩子不就是前两年被征兵入伍死在战场上了吗?!

    李安一家三口所在的刘家村,不过是中洲大陆四方国西陲再小不过的村落。自李欢记事以来,只知道自己所在的国家是四方国,与西边的烈云国常有战事,因此朝廷经常招兵入伍。

    在这个小村落里,李欢度过了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十五年,只是人往往是后来才明白当初的一切那么好,可惜自己没有好好珍惜。

    刘家村里民风淳朴,或者说这的人都很“土”。李欢的父亲算是村里的“文化人”,读过几本书,识得几个字。而母亲曾经是村里大户家的闺女,也读过几本书,虽说不上什么秀外慧中、仪态万方,但却也识得大体,非骂街泼妇之流。李欢有时就想,以爹的才智,年轻时若好好读书,现在至少会有一官半职,那么自己说不定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了。不过关于自己爹年轻时候的事,爹也从未提起,只知道是外村人,后来搬进来的,其他的事一概不知。

    受爹娘的影响,李欢是村里少有的读书人。四方国自六百年前书生周炜祎通读经传,自悟其道修至太清之境,带兵挫败四方列国,辅佐昭文王建立四方国之后,昭文王就破例提拔寒门文士。一时各地寒门子弟尽皆争相就学,以文入仕,谋一时前程。反观习武修道一途,若想有一星半点成就,必须有足够的财富或人脉支撑,寒门子弟中成功者寥寥无几。

    李安从小给李欢树立的目标,就是读书习文,将来凭才华寻得明主赏识,在一方权势庇佑下安安稳稳过一生。对于这个人生目标,李欢也总是应承着。其实据李欢对史书的理解,近百年来朝廷及各宗族大多采用自己族内文士,凭自己草野山村出身,能得到何人重用?更何况四方国以武立国,文人能有多大地位,谁能像周炜祎一样无师自通?习文从武?

    李欢觉得,若是自己和爹学习春种秋收,再省吃俭用,过几年就能用攒的钱多买几亩地,到时候就能和村长一样,当村里的“地主”了。当然这些念想他从未和爹娘说起,只是有时李欢会觉得种地比不过村里的其他同龄孩子,读书又未必会得明主赏识,那自己还有什么用?当然读书还是有用的,比如在得知自己可以替父从军之后,并没有像隔壁的阿牛一样站出来替父亲去,也没有像村口的小刘一样藏到山里,他选择做第三种——装孩子!

    读书并不能让你更聪明,但却能让你更理性!

    日月流转,岁月静好,在刘家村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日子,若是能持续下去,该是怎样的惬意!然而中州大陆并非安乐净土,李欢所在的,是乱世。在朝,尔虞我诈;在野,四方战乱;在江湖,诸子争锋!更何况,李欢所在的还是紧挨烈云国的西陲小镇——最贫贱的招兵场。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中州大陆山野村夫无数,每年死难者无数,能隐于山野,安享晚年者少之又少。

    世事多算则胜,少算则负。显然,李欢并不是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