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 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战

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战

    民意被牵引。

    官绅对征讨北方的意向也不是很强烈,虽然他们口头叫嚣着一定不能放弃北伐,收复京师为第一要务,京师乃大明之根本,这南京只是陪都而已。

    京师不复,大明则不正。

    但实际上,隆武帝暂时搁置北伐转而停止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在吕宋一地投入少量兵力与西班牙作战的事儿,他们是十分赞成的。

    这其中他们有利可图。

    还可以用这事儿嘴隆武帝。

    总之就是占据制高点,掌握话语权。

    朱聿键也知道这点。

    但他已经不在乎了。

    先帝崇祯的儿女丢了,这口锅就没有从他背上下来过。

    福王密谋刺杀他唯一的儿子,伐害才三四岁灵智才启的娃娃,世人本该对其口诛笔伐的,但福王被定罪的那阵子南京城市面上最隐晦的传闻中赫然有着‘报应不爽’这个说法。

    皇帝害了先帝的子女,合该他儿子有此一遭,听说这小太子身体不是很好,指不定哪年就

    朱聿键当时就很想杀了转述这话的锦衣卫,但好歹是忍住了。

    后来想找着说这话的正主弄死,就不走咱大明的司法程序了,直接逮住给剐了然后埋了就是。

    但这是市斤传闻。

    根本找不到正主。

    只能忍。

    只能折磨前任福王朱由崧了。

    大明宗室藩王犯法,基本只有切切实实起兵谋反了才会被赐自尽,谋逆大罪都只是贬为庶人,发配凤阳高墙守皇陵。

    朱由崧只是派了人刺杀太子,还没干成,最多也只是贬为庶人发配高墙。

    朱聿键就在凤阳高墙蹲了好些年,当初受了多少罪,如今加倍往朱由崧身上整。

    也能出一口气。

    “这是准备回去了?”

    裴伍又是悄摸着在成都与梁羽会面了。

    关于大西军最后到底如何收场这事儿,明清以及西军残部都想要慢慢来,总之就是明清两方谁招揽到了西军残部,谁就在之后的整个四川争夺战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大西军在高原上挣扎着过了一个年后,四将军也彻底放弃了继续维持大西政权的想法,开始在大明与黑黄旗一军背后的宋王朱慈炯之间寻找一个明主。

    该死的人死了,大西军在高原上甚至没法给老张办一个体面的葬礼,连陵墓都不好修。

    不该死的人一个也没死,反正眼下没有战死,至于之后因为原因死了,那就属于不可抗力了。

    梁羽喟叹一声,面上满是落寞。

    这阵子他一直对自己被抢了大人头这事耿耿于怀。

    “这边没有捞着像样的功绩,那就只能从其他地方找补了,我给南京那位陛下上了奏疏,请命随成功将军远走吕宋,也跟着王公公沾点光,在海里多走动走动,说不定也能在陛下身边伺候一段日子。”

    “那南京那边?”

    “铭恭老哥在呢,但之前说的将电报线路直接牵到南京还是不可能,两百步就竖一根杆子还有那电线在中间连着,朝廷也不是瞎子,追问起来不好解释,民间怕是也不会放过这好木料,北边有扯了电线去做牵牛绳的事儿,南边怕是也少不了。”

    裴伍摇摇头:“这个不急,眼下北边也才牵到太原和辽东盛京连上线,要等修到成都之后才考虑南京那边,主要是报纸的事,你走可以,但必须得留个能配合铭恭的人。”

    “这个你放心,我早有准备。”

    新的一年,整个神州大地上终是难得的宁静了下来。

    没有大规模战争了,但战争留下的创伤以及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依旧在折磨着大明百姓,朝廷也依旧是那个大明朝廷,皇帝按理来说比之前的要好挺多,但该来的总会来,该有的总会有。

    没了闯贼,顺贼,西贼,后面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贼。

    好在这短暂的宁静期当中,大明学会了吞吃除了大明百姓之外的其他人的血肉。

    一口咬下去,即刻就会成瘾。

    而窘迫短暂的和平也是和平。

    报纸对大明平定四川且与黑旗大清并未爆发什么大规模战事的局面大书特书,把崇祯年间到现在大明饱受的战争之苦全都描绘了出来。

    被屠戮,被劫掠,被奴役,被压榨。

    无论敌人还是自己人都是施暴者,受苦的只有咱大明的百姓。

    大伙儿一定要珍惜这短暂的和平。

    虽然大明在兴的道路上就只有黑旗大清这个敌人了,可这要是打起来天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很简单的话术,很朴实的记录,很多内容都是直接从一些州县的县志上抄过来的。

    一句句念下来,当日大明南京城内几乎所有看报听报的人都不为为之挥洒热泪,一整条街都哭的昏天黑地。

    反战。

    也是老祖宗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玩的话术了。

    只不过在政治考量下这两个字被中原王朝用的十分微妙。

    有不征之国,有藩属国朝贡国,这就是反战。

    至于那些被揍的嗷嗷叫的。

    咱天朝上国师出有名,有理有据,不得已而为之的开战,不算好战。

    百姓在这方面是没什么话语权的,只能默默承受战争给他们带来的一切变故,除非他们造反,成为战争的原因。

    但这回南京城内哀声响了整整一日,隆武帝和朝廷也不能无视这眼皮子底下的变故。

    于是翌日,关于将此前加派的什么剿饷,练饷削去,只保留辽饷的奏疏被捧到了隆武帝面前。

    东林党不会放过这个增长声望的机会。

    天下万民等这个也等了几十年了。

    南京城内的百姓也上街了,不是翘首以盼撤销部分加派的政策得以实施,而是对这个政策的不满让他们上了街道。

    这边搞联名血书,另一边要纠集儒生跑到南京皇城前跪个几天几夜,还有直接跑到南京城外周边州县拉援助了。

    百姓们被报纸一朝点醒,连辽饷也不想交了,要朝廷废除一切加派。

    就算此前根本就没有缴纳过多少税银,逃税逃了一辈子,压力全都转嫁到底层小民头上的士绅,此时面对这税务问题也是一副激愤模样。

    “撤了辽饷,那北边的黑虏怎么办呢?”

    “那就不打!不打!让我们这些可怜人,让报纸上写的那些可怜人消停安生的过几年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