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综武我叫宋青书 » 公道自在人心

公道自在人心

    民店内

    “方才人多眼杂倒是没有时间问下你们的来历。我看你们身手不凡,为何又沦落到卖艺的地步呢?“

    进店后宋青书自然打算问清楚这三人的来历,也并不在乎三人说谎,他如今也算颇有阅历,擅长揣摩,说谎不说谎,倒是一下听得出来。

    “公子要问我们的来历?“老汉的目光一下凌厉起来,“不知道公子要听真话?还是要听假话?”

    “真话假话你喜欢讲哪一门就讲哪一门吧。不过你们应该练的是少林寺的功夫,这一点倒是瞒不过我。”宋青书抬着头,看看这老汉。

    “好眼力!“老汉此时,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宋青书:“公子了得,居然能看得出小老儿一身功夫的来历。”

    “你的功夫我看不出来,铁柱的武功,我看得出来,应该是“猿魔混神棒’吧,不过我却是奇怪,小穆的功夫却好似是蒙古武学圣地玄天馆之中的'蝶舞拳法’,少林寺,玄天馆,一东,一南,相隔万里,武学怎么会在一起?”

    宋青书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公子连小穆的蝶舞拳法都看得出来?”老汉惊讶了,连连摇头:“我看公子无武艺在身,却不想眼力这般高明。

    宋青书却笑而不答,等着老汉说出自己的来历。

    “我们是中州沈家沟的人,我叫沈天扬,这是我儿子沈铁柱,小穆是我们在路上救下来的,她姓宇文。我们沈家沟早年都是租种的少林寺的田,但是后来少林寺被剿,田虽然归了我们,但税就一年重起来,加上前几年遭了水灾,税交不上去,官府就要收田,我们气愤不过,打伤了几个衙役,逃荒出来,一路流落到这里。我们的拳法,也是早年少林寺流传出来的。咱们沈家沟世世代代种田,练拳,虽然功夫说不上精深,却也能自保,在江湖上行走,也不怕罪徒。“老汉娓娓道来,往自己的烟袋里面装了旱烟,吧嗒抽了一口,摇摇头。

    “你们是沈家沟的人?前几年沈家沟是遭了水灾,听说是八公子调拨了不少赈灾钱粮去过,但是好像是少林寺的余党组织刁民不交租子还要闹事,结果闹出了民变来,后来派军镇压。因为镇压及时,八公子还得了始皇帝的赞誉,说是办事雷厉风行。”

    宋青书一听,倒是相信了这沈天扬几分,不过这沈天扬既然是打伤衙役逃出来的,就是带罪之身,却不好善后。

    “什么?根本没有调拨赈灾粮过来!都被中州省的官儿贪掉了,我们去论理,就说明民变,后来带兵来缴村子的什么将军,是污民为匪,用血来染他的乌纱帽!我们逃出来之后,他们把村子里面的留下的人都杀光了!男女老少都用竹稿子钉在地上!”

    沈铁柱一听宋青书的话,终于忍不住了,猛烈的一脚跺在地面,整个房子都似乎摇晃了一下。

    “有这回事?”宋青书一听,心中大吃一惊,这事情非同小可,牵扯到当朝皇子。

    “此事禁声,公道自在人心,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却不是现在。”宋青书连忙道。

    这事情,不说他一小小的反贼,就算是朝廷重臣,也是担当不起的。足可以杀头抄家一千次。

    “这些小老儿也知道。”沈天扬叹声道。

    “这些事情是真是够麻烦的。”宋青书苦笑一下。

    本来宋青书是看见这三人武功不错,又有骨气,三人是个好人选,但是现在却迟疑了。

    “小穆姓宇文?是复姓?那是蒙古的大姓,只有蒙古那边的胡人,才会有宇文,慕容,欧阳那些复姓。难道小穆是蒙古的人?”宋青书看着一旁的小女孩不禁又问道。

    “小穆是蒙古的人,我们在路上的时候,偶尔看见她被一个蒙古武士背着,被人追杀,于是救了她下来,但是那武士受伤过重死了。不过这些年,多亏了她,我把她当嫡亲孙女一样看待。“老汉又吧嗒的抽了一口烟:“可惜没有让她过上好日子。”

    “你们的身份,恐怕在大秦怕呆不下去,这事情实在是干系太大了,你们既然是带罪之身,却不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莫非,莫非是想找机会告御状?”

    宋青书正在沉思着,到底要不要以自身庇护下这三人,突然又有一个念头在心里涌起来。

    “不错,小老儿是想找机会告御状,我们沈家沟一千三百多人,全部被杀死,只有我们逃了出来,这血仇我们不能不讨个公道。”

    沈天扬这老汉用大铁烟斗敲打着地面,火星四溅。

    “公道,公道.....”宋青书喃喃把这两个字念了几遍,仿佛在咀嚼其中的滋味,忽然之间,他眼神烁烁生光,好像是下定了决心:“这告御状的事情,也不在一时,得慢慢的来,不过你们的身份太敏感,如果走漏了丝毫的风声只怕要死无葬身之地。不如你们先入在我门下如何。”

    宋青书决心收留着三人。

    虽然三人是个隐患,但对方要复血仇,是天公地道,能助人复仇,也是良知所在,义不容辞。

    以他现在反贼的身份,在多几个这样身份的人也没多大关系。

    现在这三人,是没有户籍的黑户,还时不时流浪卖艺,每隔几个月官家就要严密的排查户籍一次,所有的黑户,统统抓进大牢,或者查清楚履历后,确定没有作奸犯科的事情,才准许交钱办置临时户籍,暂时安顿。

    这样的大清查,是维护城府的安全。

    没有户籍的这三个人,要想长时间呆在左淮府,除非变成阴沟里面的老鼠。

    “那多谢公子了。”沈天扬脸上也是大喜,毫无疑问,他们得了洪易的庇护,那才算真正的安稳下来,不用每天担惊受怕。

    虽然这是要为宋青书的乱臣贼子,但是总比流浪天涯,担惊受怕好。

    而且如果日后宋青书以后得势了,他们就是也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一步一步上去,接近高层,报仇的机会就多了很多。

    不然现在要是直接去告御状,只怕还没有接近皇城,就被抓起来乱刀分尸。

    “你的功夫如今是个什么层次?”宋青书看着沈天扬,再次盘问起底细来。

    “老汉练了四一年的拳法,练的是少林寺的三十六罗汉手,也算筋骨强悍,不过这三十六罗汉手并不是少林寺的最高武学,虽然老汉我功夫精纯,但全身却有些细微的地方练不到位,不能达到“筋骨如刚’的层次。”

    沈天扬摇摇头:“不过铁柱这孩子,一生下来就天赋异禀,力大无穷,可惜的是,没有什么好功法给他练,如今虽然他施展'猿魔混神棍’法,虽然能和一些一流江湖武夫媲美了,但自身的功夫,筋肉皮膜都还没有练好,正规武夫都算不上。”

    “听说少林寺的武功,阿罗汉拳,这部拳法是天下锻炼筋肉皮膜骨的最高秘法,可惜在二十年就失传了,我要是能够学到,只要一两年苦练,就肯定能达到武师的境界,到时候,就算是大派一流武师,也未必能接得住我的猿魔混神棍。”沈铁柱瓮声瓮气,向往地道“果然是天赋异禀的勇士,最适合练武。”

    宋青书看着铁塔一般的沈铁柱,身上一块块的肉,好像铁板岩石,威猛逼人。

    虽然宋青书早看出来了,他的功夫其实并不精纯,但是天生带来的体格,却是能为他增添无穷的勇力。

    这样的人,就算是一般境界,也可以徒手毙掉一流武师。如果练了高深的拳法,那么将更加的恐怖。

    “小穆的天缠功,也是锻炼筋肉的无上法门,这也是蒙古玄天馆的秘传,并不比少林寺的阿罗汉拳差,你怎么不跟她学一学,她又不是不教你。“沈天扬听见儿子的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

    “天缠功软绵绵的,两手画来画去,还要扭屁股,扭腰,女人一样,我就算学了,气质变成阴柔,去了锐气,猿魔混神棍法施展起来,就没有劈山斩浪的气势了,不能学,不能学。“

    沈铁柱把头摇得拨浪鼓一样

    “放屁!武功练到高深处,想刚就刚,想柔就柔。”沈天扬举起烟斗,要狠狠的打儿子,但举到一半又放下来,叹了口气:“算了,以你现在的修为,的确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学天缠手,的确是容易把生气练得软绵绵的,倒是有害无益。可惜我老了,筋骨就这么定型了,不能修炼啦。

    宋青书听到父子两人的对话,对这一老一壮的性格又多了一分了解,“今天晚上我就先回去,

    明天你们准备一下措辞,我们出发离开主左准府。”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事后如何,暂且不说。

    书山之境,学海之界。

    宋青书一人,孤身而立,正在清点几日里的收获。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清点的,除去大誓蜕变,晋升天道神兵替天行道旗,宋青书今夜就二大收获。

    第一,正法大誓,万灵相随苏问立下正法大誓,超度了上万阴灵,但因为正法大誓的特殊性,这上万阴灵并未轮回而去,而是融入了替天行道旗,转化为梁山义士之灵,现在宋青书随时可以召唤出一支万人大军。

    这也是如今他敢光明正大暴露自己反贼身份的原因之一。

    第二,登台说书,文韵收获,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部分,上万阴灵在台下听书,从武王断案,众鬼入戏,到朝堂之争,万灵沸腾,直至最终正法大誓立成,万灵超度超脱,总共给宋青书贡献了多少文韵?

    宋青书也不清楚,因为中间他做了个修改,在苏全忠案后增加了一段朝堂冲突的剧情,让姬发以正法之说撼动朝野上下,这种重大的剧情改动,消耗了宋青书不少文韵,同随后收获的文韵一减一增,一出一入,具体数字就模糊了。

    所以,宋青书也不知道总共收获了多少文韵,他只知道自己将书说完,正法大誓立成后,手上还剩多少文韵。

    十五万道!

    整整十五万道文韵!

    这是宋青书将书说完,正法大誓立成后,他手上的文韵数量。

    阴灵虽是残缺之物,灵性质量远不如生人,但质量不够数量来凑,上万阴灵感同身受,心神沸腾,甚至被正法大誓理念度化,投入替天行道旗,化为梁山义士之灵,这些种种造就了海量文韵。

    姓名:宋青书

    本命书灵:宋江(水浒传)

    书宝:替天行道旗

    书灵:杨志,时迁,武松,梁山义士(十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