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是谁修改了我的斗罗世界 » 96.没干好事

96.没干好事

    李世民:“李隆基这家伙是猪吗?的开元时代将近30年了,竟然没有疏通过广通渠?这傻子都知道这广通渠对长安有多么重要!

    不管是运兵运粮,不管是商贸交易,那都是命脉呀!他竟然就任由广通渠这么荒废?”

    “我刚登基的时候,他干的第1件事就是疏通广通渠,这李隆基真是蠢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李世民此刻破口大骂。虽然定都长安没有定都洛阳对经济作用那么大。但有了广通渠之后,多多少少都能回点血。

    ..............................

    “唐玄宗李隆基有三个年号,分别是:先天,开元,天宝!从先天一年李隆基登基为皇,到开元29年末,整个开元时代结束。

    就这30年间,李隆基一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他的财政状况基本维持收支平衡,也就是说地主家基本上没有余粮,干了三十年,存款基本是一分灭有。

    而你们所谓的开元盛世,其实那已经到了天宝年间。在李林甫这个大奸臣的带领下,很多人展现自己才华,随着广通渠的疏通,再加上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

    唐玄宗的经济猜才现了高速增长的局面。终于在几年之后,唐玄宗的经济状况达到了历史的峰值,其实也就是你们口中的开元盛世。

    那么它的经济到底数值是多少呢?唐玄宗人生的巅峰,他所积累的财富,也就是他的余粮,可以够当时的唐朝子民吃4年!

    没办法,儒家总是强调在治国层面要选择人品好的,但往往他们选择出来的人,那都是能力极差的人!

    李林甫的确是一个奸臣,但也不否认人家是干实事的人。要是李林甫没有一点能力,他凭什么独揽大权呢?

    他如果不能帮助李隆基解决实际问题,李隆基又怎么会信任他呢?如果李林甫和宋璟一样,闹得天怒人怨,最后还不是被人给罢官了吗?

    所以,奸臣有时候还是真有能力的。因为李林甫就提拔了几个非常有能力的大臣,其中一个最有名,那就是牛仙客!

    牛仙客被李林甫提拔成为丞相,他所干的第一件事,就对唐朝的经济就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解决了唐朝最为严重的粮食问题。

    牛仙客推行了一种方法,就叫做‘和籴法',‘和籴法'是什么呢?

    那就是由朝廷建立粮仓,在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份,以高出市场两三成的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这样就可以防止丰收年,谷贱伤农。

    等到灾害欠收的年份,农民的粮食不够吃了,这个时候,朝廷再把储存的粮食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出。

    这样就可以做到控制粮价防止那些大粮商们爆炒粮食,哄抬物价。这样不但可以维护百姓的利益,还可以让朝廷积累大量的粮食。

    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正因为'和籴法'的推出,才让唐朝的粮食状况有所缓解。

    甚至李隆基都激动的说,他再也不用到洛阳要饭了,可以舒舒服服的回到长安享受。

    我就问你,你说人家李林甫有没有干实事?

    就这样的大臣,就这样的经济策略,张九龄,宋璟等人,想一辈子都不可能想得出来。”

    朱棣点头:“和籴法一推出,基本上就成了后世王朝的惯例。所有王朝都在模仿这个和籴法,用来建立粮仓控制粮价。

    只要操作的好,那就是惠及百姓的好事。牛仙客的确算是一个有功于国的名臣。

    我就是没有想到,这样的大才,竟然是李林甫提拔上来的人。”

    .................................

    “和籴法是不能用来赚钱的,因为这个政策的初衷就是为了控制粮价,用和籴法的时候,赚的钱越少,就说明朝廷对百姓越好!

    那是因为朝廷愿意让利于民!朝廷是在丰收的年份,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然后在灾荒的年份,用低于市场的价格卖出。

    虽然说灾荒年份的粮价一定是远远高于丰收年份的粮价,但朝廷就是为了控制粮价,就是为了让利于民,怎么可能大规模的赚钱呢?

    如果朝廷想用和籴法来赚钱,那就太可怕了。在丰收的年份,疯狂的压低粮价,强行收购粮食。然后在灾害的年份,就开始爆炒粮价,这样岂不是可以赚大钱?

    把和籴法反过来用,其实就是那些黑了心的大粮商,用来剥削农民的残酷手段!

    如果李林甫真的好好的在用和籴法,他在为国为民,他在惠及百姓,那么唐朝百姓一定会对他敬仰有加。

    只要心里有着老百姓,只要在为老百姓做实事,老百姓一定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

    这就跟岳飞一样,虽然赵构怎么去抹黑岳飞,但在民间,岳飞的名声永远不会被污蔑。

    相反,不管你被吹成了什么名臣名相,不管你被后世的儒门怎么吹捧,但你只要对老百姓不好,那么一定会被老百姓骂成筛子。

    比如说宋璟,那被宋朝的史官们吹成了什么样子?那简直就是唐朝不世出的名臣宰相,千古难有!

    可在当时,唐朝人把宋璟骂成了孙子!说他是旱魃之祸。把他比作了史上最恐怖的灾神。

    这还不够明显吗?老百姓的眼睛那都是雪亮的!李林甫的名声好不好呢?那简直臭大街了!这就说明李林甫根本就没有干好事!

    朱元璋:“那些欺世盗名的假名臣,他们虽然有着千古美名,但他们永远骗不了当时的百姓!

    百姓生活好不好,就能看出这些名臣的能力到底行不行,百姓可是用自己的切身利益来验证的。

    他们为了讨好李隆基,疯狂给李隆基敛财,让李隆基可以无度挥霍!但却苦了当时的老百姓,他们用和籴法来赚钱!”

    作为农民皇帝,朱元璋有资格替老百姓说话。

    ...............................

    “虽然说粮食是古代最大的生意,但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聚拢如此多的财富。

    光靠和籴法的反套路操作爆炒粮价来谋利,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张九龄的骚操作才在李林甫时期,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张九龄不是建议可以私铸货币吗?你要知道,不管在任何时候,金融工具都是收割底层的最强大武器!

    李林甫别的不用干,只需要放任市场上疯狂的铸造劣质货币,然后以良币替换劣币,那就可以轻松的收割百姓一半以上的财富!

    这简直不要太轻松!这就是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抢钱呀!最可怕的是,这还是合法的抢钱。

    而且李林甫还不用背负什么骂名,因为这就是张九龄提出来的。

    人家连黑锅都不用背。就问你怕不怕?唐朝后期私铸货币成风,这就是有李林甫的纵容。

    这可以说是炎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货币战争。”

    杨广皱眉道:“铸造劣币,替换良币,如此反复循环,劣币越来越差,所用的铜也越来越少。最后吃亏的还不就是老百姓吗?

    老百姓手中的铜钱越来越不值钱。那粮食岂不是越来越贵?李林甫手中有握有大量的粮食,他可以肆意的抬高粮价。

    我都不敢去想,李林甫只要抬抬手指,就可以从百姓的手中掠夺出海量的财富!这钱赚的也太容易了吧!”

    杨坚:“铸造货币的权利怎么可能下放给私人呢?这老百姓手中的铜钱贬值的速度,简直比汗血宝马跑得还快。

    这就是所谓的唐朝名相吗?张九龄,简直就是一个白痴啊!如果是在我这一朝,能提出这样策略的人,那就该被活活锤死!

    竟然敢把货币的铸造权下放给私人,这种脑回路,那也是没谁了!”

    李渊:“老百姓可没有实力私铸货币,不用想都知道,有能力私铸货币的都是一些大商人大贵族,以及那些手握实权的官僚。

    他们就单单用铸造货币这种方式,那就可以掠夺大量的财富。老百姓勤勤恳恳一生,结果稀里糊涂就被人掠夺了所有财富。

    老百姓实在太苦了,怪不得有人会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开元盛世,那真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

    赵匡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是形容开元盛世的两极分化,这就是在天宝年间唐朝最为兴盛的时候,出现的一幕人间奇景。”

    ..................................

    “有人问,为什么李隆基会那么穷,很简单,他实行的是节度使制度,他分封了大节度使,而十大节度的地盘,财政是独立的,不用交税给他。

    而十大节度使的地盘有多大呢?一半,足足占了唐朝国土的一半。一半的土地皇帝都无法直接控制,都成了节度使的私人领地,地方的权力已经超过了中央。

    五成的土地,再加上人家拥有的重兵,还有人家五成土地上出产的大量财富,人家打你那不是轻轻松松的吗?

    世界上还有这么蠢的人吗?你已经失去了对于土地的控制,而且是失去的如此之多!每天晚上,你真的能睡得着吗?”

    此刻的李渊也被震惊了,但他还是无法相信李隆基会这么蠢:“不可能吧,就算是头猪,他也知道自己的猪圈不应该被别的猪给占领!五成的国土啊。全都给分封出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