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夏末十七城 » 第五十三章、来到了朝圣圣地

第五十三章、来到了朝圣圣地

    我和瑶瑶是在昆明分开的,分开前,我们在机场一起吃完了一桶泡面,随后拥抱告别。她的眼睛有点红,我说我们会再见的,我很确定我们会再见。

    看着她的背影越来越远,我的心里闷闷的,觉得快要喘不过气起来。朝夕相处了一个多月,忽然就变成了一个人,我非常的不习惯。瑶瑶回了家,我来到了LS。

    我在八廓街附近找了个青旅住下,住的是床位房,房间里有十几张床位,现在属于旅游旺季的时段,房间里住满了人。青旅里很热闹,不管是房间,还是外面的院子,总是很多人。院子里,很多人喝着甜茶,晒着太阳,年轻人聚在一起打扑克,玩游戏。身在此处,就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一到LS,就体验到了传说中的高原反应。头很痛,这种程度的痛才可以形容为头痛欲裂。眼睛肿了,脸也肿了。走楼梯走的急了点,有些喘。这都是高原反应在身体上的表现。来之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虽然含着西洋参,但反应还是很厉害。青旅前台的小姑娘建议喝葡萄糖,她说轻微的话,喝点葡萄糖,或者吃几块士力架就好了。由于第一次来高原,不了解身体的状况,就还是在药店买了专门治疗高反的药,希望能够缓解头痛的症状。

    这个下午,我留在了客栈休息。在我住的这个房间里,年纪最大的是一位已经退休了的阿姨。她住在我的隔壁床,正在和其他两个姑娘聊天。我靠在床上,听她们说话,偶尔也插上两句,表示自己也在听。阿姨已经退休两年了,但我觉的她看起来只有五十岁。她留着短发,双眼有神。阿姨说,她听来过XZ的儿子说:“人生在世,必去一次XZ。”于是,她的心里就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向往。阿姨说她的旅行是从云南开始的,在云南待了一个月,接着来到了LS,在LS住了半个月后,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去了冈仁波齐,前两天才回到LS。阿姨说她爱上了这个地方,要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

    姑娘们对她的转山经历很感兴趣,问了很多问题。阿姨讲述着她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她亲眼所见的藏民朝圣的过程,让她觉的很震撼。听阿姨说,一起聊天的女生也很不简单,她们是骑自行车来到的LS。那两个姑娘,皮肤晒黑了,但她们的眼睛就像高原的天空一样明亮,笑起来就像孩子一样单纯。

    我问她们,这一路辛苦吗?她们回答:“辛苦,但是值得。”“那些徒步的人才是真正的朝圣。”女孩们说,骑行之前,她们带了很多行李,行李很重,路上走的很艰难。后来发现,其实很多东西根本用不上,就一边走一边丢。她们丢掉了很多东西,化妆品、卷发棒、睡袋、多余的衣服鞋子等,只留下了路上需要的必需品。她们越骑越轻松,那些来之前,身上背负的负能量也丢在了路上。我完全能够理解她们,我不是也把很多东西丢在了路上吗?

    在LS的第一晚,睡的并不踏实。除了高原反应引起的失眠,还有听了太多故事,带来的兴奋。

    早上起床后,药发挥了效果,我的头没那么疼了。来到了八廓街,到处可见身穿藏族传统服装,虔诚朝拜的老人。迎面而来的老妇人步履蹒跚,手持转经筒,边走边念经文。她满脸皱眉,神情慈祥安宁,无喜无忧,就像高原的湖水那么平静。我跟在她的身后,沿着顺时针方向,绕着大昭寺前行。

    八廓街也叫八角街,它原本是环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被藏族人称为“圣路”。LS城里,一共有四条转经道,朗廓、八廓、孜廓、林廓。大昭寺内有一条转经道,称为朗廓。八廓是围绕着大昭寺转,孜廓是围绕布达拉宫转,林廓则是围绕整个LS城转圈。

    屋顶上的五彩经幡和店铺门口插着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相互辉映。五彩经幡共有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分别象征着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和大地。经幡上面印有经文和鸟兽图像,对于信徒来说,经幡随风舞动一下,就是诵经一下。经幡随风飘扬着,朝圣者如沐神的庇护,用最虔诚的姿态,双手合十,口里念念有词,五体投地匍匐,他们面目染满了尘土,几乎看不清容貌,手戴护具,穿着护膝,三步一磕,不畏辛苦,缓慢前行。游客们纷纷举起了手机、相机,要记录下这感天动地的一幕。朝圣者我行我素,目不斜视,丝毫不受外界影响!这是要有多坚定的意志啊!身体受难,心灵平静。信仰的力量太惊人了!

    大昭寺外,黄色的墙壁前,老人慵懒的坐在长椅上,他们相貌不一样,穿着不一样,却都有着相同的表情--不喜不悲,安详平和。再往前走,我就看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很多人聚集在大昭寺门口,身前铺着毯子,他们不再前行,而是双手合手,触额、触口、触胸,在原地不断的磕头。这些人中,不仅仅是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他们磕头时在想些什么呢?我读过的书告诉我,有人在祈福,有人在还愿,有人在忏悔。我深深的叹了口气,他们祈求的,就是心灵的平静吧。是我曾想要的平静。

    在过去那段黑暗时期里,想逃离生活,最想来的地方就是XZ,这个人人都有信仰的净土。想看看纯净的天空,想要洗去心中的业障,寻求心灵的平静。只是,那时的我没有勇气。不仅仅是对高原心存敬畏之心。人们总是会这样,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常常会藏起来,不想和别人分享;面对所爱的人,常常会不知所措,故意表现的不在意。对LS这片净土,就是这样的一份感情。即使很想来这个地方,却还是选择了先去别的地方看看。现在,重生过后的我来了,终于来到了这个地方,见到了神秘的LS,这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地方。这个地方随随便便的一片土,一块砖都能让人的想象力生出翅膀,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世界。但却是不容冒犯的。

    藏族人有“先有大昭寺,后有LS城”的说法,说明了大昭寺的重要地位。大昭寺位于LS的中心,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鼎盛时期,传说最初建造大昭寺是为了供奉一尊佛像--由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

    信徒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往酥油灯里添加酥油,保证酥油灯长明不灭。大殿周围的转经筒,一个挨着一个,人们边走边推动着。寺里的佛像,壁画,都在讲述着藏传佛教的千年历史。大殿左侧为密宗大师莲花生,右侧为未来佛。历史课本只记载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却不知原来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后,竟有如此多的作为。大昭寺的中心--“觉康”佛殿,释迦牟尼佛堂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这里就是朝圣者最终的向往地了。

    夜晚的八廓街安静了不少,少了些游客。少不了的是那些朝圣者,不分白天黑夜,守护着那份信仰。怀着虔诚的一颗心,顺时针方向走了一圈后,我坐在了大昭寺门口的栏杆旁,想静静的感受下八廓街的夜晚。我的旁边,坐着一个女孩,也很安静的坐着。我们互相看了一眼,笑了笑。我没有说话,她也没有。我很感谢她没有跟我说话,此时我并不想说话。几个月前,我独自出门,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人出发,路上却不是一个人。在路上,总会遇到小伙伴,总有人陪伴我走一段路。我是幸运的。但这次LS之行,我想一个人,想知道真正的一个人的旅行是什么样的,想体验一次孤独之旅。

    过了一会,一位大哥坐在了女孩的对面,他开始跟女孩搭话。女孩说她是独自坐火车进藏的,大哥说他是跟朋友自驾进藏的。大哥以为我是女孩的朋友,我没有解释,只是笑了笑。似乎在LS的每个人都有故事,这两个人讲着自己的进藏故事,故事里又有别人的故事。在我住着的青旅里,也有很多人在讲故事。他们喝着甜茶,交换着故事。这座城,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听不完的故事。

    一个和尚来了,他坐在大昭寺外,开始念经。在诵经的声音中,一些往事渐渐浮上了心头,那是我舍不得丢,一直藏在心底角落的珍贵记忆。在那天晚上,我有勇气重温了一遍。它已经不能伤害我,它不再冰冷,甚至我的内心因为一些回忆而变得温暖了。我不想再和过去划清界限,我原谅了过去,也原谅了过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