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夏末十七城 » 第三十六章、顶着烈日游吴哥

第三十六章、顶着烈日游吴哥

    从暹粒到吴哥窟,可以骑自行车,可以骑摩托车,也可以乘坐汽车和突突车。我们约好了突突车的司机,商量好了路线,约好了时间。清晨,在酒店吃完早餐,就出发了。

    突突车司机是昨晚送我们回酒店的司机,他会带我们游览吴哥窟的小圈。他很准时,我们走出酒店就看到了他。他看起来很和蔼,总是笑眯眯的。他会说简单的英文和中文,和他沟通并不困难。

    他把我们带到了老市场,在一家服装店门口停了下来。他示意我们下车,我们就很听话的下了车。他指着小南的短裤,又指着店里的长裤。我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东南亚,参观寺庙不能穿着暴露,短裤、短裙、无袖的衣服都是不能穿的。小南有些尴尬,只有她穿着暴露的短裤,而我们其他人,都按规矩穿的严严实实的。

    “绵绵,你怎么没有给我说一声呢。”小南抱怨着。

    绵绵翻了个白眼,并叹了口气,“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早上应该提醒我。”

    “那还是我的错了?”

    小南气呼呼的走进店里,随便选了一条长裤,买下就换上了。等我们坐上了车,小南才忽然意识到,“我为什么要买裤子呀,我可以回酒店换呀。”

    这句话把我很瑶瑶逗笑了,但是绵绵没有笑,也没有看小南,她还在生气。

    瑶瑶安慰着小南,而我则跟绵绵随便聊了几句。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哥特式”建筑。游览吴哥窟的常规线路是小圈、大圈和外圈。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就是小圈。

    车走了一会,又在路边停下了。司机转身,指着车上的一个角落,又指着小南拿在手里的手机,不停的说着什么。我顺着司机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座位下方,有一个小音箱。小南

    哦了一声,她说司机师傅是要让她把手机连接在音箱上,放音乐听。接着,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猜测,把充电线拿出来,插在USB接口上,播放手机里的歌。司机比了个大拇指,下车将音量开到了最大。

    播放着中文歌的突突车一下子就成了马路上最受关注的,司机很高兴,一边开车,一边还跟旁边突突车司机聊天,看他的表情,就好像在跟别人炫耀新买的音箱。在暹粒,我明显的感觉到这里人们的生活比金边的人们更幸福,更富裕。也许是旅游带动了这块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想之后,我对即将就要见面的吴哥窟更期待了。

    音乐暂时缓解了女生们之间的各种情绪。我们随着音乐打着拍子,偶尔跟着唱两句。很快,我们就到了吴哥窟的售票处。司机将车停了下来,让我们去买票。住在这里,我看到了好多旅行团的大巴,很多东亚面孔,日语、韩语、普通话都夹杂其中。

    在买票的时候,女生们又出现了分歧。游览吴哥,可以买一天的门票、三天的门票和七天的门票。我和绵绵觉的可以买三天的门票,因为要游完吴哥的大圈、小圈和外圈就需要三天。可是瑶瑶和小南觉的应该先买一天的门票,如果明天还想继续的话,就再买一天的门票。

    瑶瑶和小南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她们最多只想在这里参观两天。

    这肯定了我的想法,瑶瑶会跟那两个人去缅甸。虽然她还没有亲口跟我道别,但是我已经感到了难过。原本就是自己一个人出来的,又为什么忽然害怕一个人了呢?我安慰自己,没有必要害怕,因为我还会遇到其他人,就像小若、像芳芳,她们不也是好好的在旅行吗?

    而这时,绵绵也和小南发生了争吵。绵绵说小南总是在撒谎,明明已经说好了的事情,却一再的反悔。而小南则说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里,她说曼谷更好玩,她们应该在曼谷多待两天。

    最后小南笑着对绵绵撒娇,她说:“先买一天的吧,反正也省不了多少钱。万一你后悔了,可就不能退了。”

    小南说的挺有道理,我妥协了,绵绵也妥协了。我们买了可以游览一天的门票,我的头像通过摄像头扫描到了门票上,这个专属自己的门票,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突突车送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吴哥寺。吴哥寺位于吴哥王城的南边,也叫做小吴哥,是吴哥遗迹中规模最大的庙宇。踩在通往吴哥寺的石板甬道上,在不知不觉中,我不仅激动,还怀着一份虔诚之心,一步一步的,走向了这个美术课本记载的建筑瑰宝。通过了工作人员的检查,穿过走廊,远远的,我看到了吴哥寺那宏伟的外观。快要干涸的护城河,浅浅的水面依然像镜子般,倒映着这个伟大的建筑,真实和影子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然而这画卷,仅仅只是开章啊!

    我拿出了相机,止步于此,专程前来怎能不拍照留念呢?回头寻找我的小伙伴们,绵绵离我最近,我就把相机交给了她。她给我拍完后,我又给她拍。只是等我们拍够了,却找不到瑶瑶和小南了。我四处看了看,没有看到她们,却在草坪上发现了可爱的猴子。一只母猴,怀里抱着一只小猴子,怡然自得的坐在草坪上,即使面对忽然靠近的人类,依然一动也不动。

    “好可爱啊。”我蹲了下来,近距离的观察着它们,母猴大概见识的多了,知道相机不会对它们有所伤害。它抬了抬眼,依旧一动不动,保持着它优雅的坐姿。

    “它们一点也不怕人。”绵绵压低了声音,害怕吵到了这对母子。“那边也有,这里的猴子很多。”

    “可能习惯了吧,每天这么多人来来去去的。”我见小猴子实在太可爱了,竟然伸手想摸摸它。

    这个举动,激发了母猴的保护本能,它目露凶光,我赶紧缩回了刚刚伸出去的手。

    “小心别被它抓到。”绵绵提醒着,声音还是很轻。

    “嗯,就不打扰它们了。”我站了起来,四处望了望,可还是没有看到瑶瑶和小南。“她们可能已经进去了,我们去里面吧,肯定能找到她们。”

    “好。”

    我们一起走上了通向吴哥寺的回廊。一根根斑驳的石柱,深色的基石,矗立在眼前,伸手可触碰的坚硬触感,证明着这一切并不是穿越的梦境。墙上栩栩如生的浮雕,向后世讲述着一个个故事:天堂和地狱,提婆和阿修罗,战争从未停止过;王子与公主,罗摩为救妻子,在猴子军队的帮助下,最终打败魔王罗波那,正义战胜了邪恶。这些印度教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故事里的人物,众神,都给从古至今的艺术家们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如今,我站在浮雕前,欣赏着惟妙惟肖的人物姿态,想象着发生在另一个时空里的故事。

    书中记载:吴哥窟的修建者--苏利耶跋摩二世,信奉印度教的毗湿奴神,为了供奉毗湿奴神,他修建了吴哥寺。吴哥寺修建时,所用的砂石开采地离此处很远,修建的人就把砂石运到筏子上,顺着暹粒河的水流才将其运到了这里。就在回廊外的院子里,还散落着不少砂石,它们有的未经雕琢就已经被遗弃,有的已经雕刻好了人物浮雕,却还是被遗忘在了阳光下。不过,就算是被忘却的砂石,经历了天长地久的时光,它们也早已属于吴哥窟的一部分了。

    我们拍照、在吴哥寺里行走,偶遇了来自韩国的旅行团,导游又蹦又跳的讲解方式,让我觉的有趣。可我们却没有碰见瑶瑶和小南,她俩就好像忽然消失了,而我和绵绵又好像走到了另外的地方。

    我们穿过回廊,进进出出,上上下下。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走,我们不知道走到了哪里?也不知道前方也会有危险。我和绵绵走到了边沿处,我们没有停下来,我以为前方是可以上下的石梯。我继续往前走,看着前面,我忽然发现前面没有梯子,而是尽头!绵绵走在我的前面,她已经离石坎很近了,如果不停下来,她会摔下去!我吓得惊呼一声,想要抓住她。绵绵还没有看到前面,但她感觉到了我的紧张,停了下来。虽然我离边缘比较远,但是我仍觉的腿软,站在原地也不敢挪动,只是伸长脖子向前看了看。石坎离地面大约几米高,下面还有乱石,要是摔了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可绵绵看起来却很淡定,她往前看了看,说:“我还以为可以下去呢。”

    “我也以为有梯子呢,还好,还好。”

    我们转身往回走,又走到了回廊上。这件事情,从表面上来看,绵绵很淡定,就好像是无所谓的事情。但是,我能感觉到,在她坚固外壳包裹的内心,对我产生了感激之情,并逐渐变成了信赖。我们两人之间,也从那时起多了份默契。因为绵绵的话变的多了些,我们聊了几句,她说她佩服我的勇气,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时她叹了口气,眼睛里聚集着忧伤。

    我们终于走出了吴哥寺,可眼前的景色却很陌生,就连护城河也不见了。难道我们真的走到了另一个时空?我正在胡思乱想,就听到绵绵说:“我们走到了后面。”虽然迷路了,但是却误打误撞欣赏到了吴哥寺背面的风景。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幅画面--蓝天白云下,三个塔尖傲然而立,两旁长长的回廊,墙体斑驳花白,对面古树成荫。千年的吴哥寺依然生机盎然。

    然而突突车停在吴哥寺的正面方向,我们要回到车上,就必须绕到前面去。现在才十点,外面已经很热了,顶着烈日,绕了一大圈,终于回到了起点。瑶瑶和小南已经坐在了车上,也不知道她们等了多久,她们的脸上已经写上了不耐烦。我和绵绵就像是被阳光吸取了所有水分的干枯植物,一点精神也没有了。看到我们回来,小南看了眼绵绵,有些讽刺的说:“你们看的可真够仔细的。”而瑶瑶则一直低头看着手机,看都没有看我们一眼。

    我感到了她们的不满,我们确实让她俩久等了。我笑着说:“我们迷路了,从背面绕了一大圈,好热啊。”

    瑶瑶这时看着我笑了笑,而绵绵则什么也没有说,坐回到了车上。

    司机师傅笑眯眯的回到了车上,车跑了十几分钟后,在树荫下停了下来。他示意我们可以下车了。下车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建筑不及吴哥寺那么壮观,几处寺庙散落在各处,我们就朝着最近的那处走了过去。只是没想到的是,我们“随便”去的地方,其实是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图样最复杂的立体建筑--巴芳寺。巴芳寺是十一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修建,献给湿婆神的国寺。它的外观就像一个堆砌的三角塔。寺前,有一条以石柱为基石,石板铺成的长长引道。这是一条虔诚之路,拜访者们怀着虔诚之心,走向寺庙。陡峭的长阶梯,通向寺庙大门,一层又一层的建筑,高高耸立着。可就是这样的建筑,瑶瑶和小南也只是看了一眼那高高的阶梯,就止步于此,不愿意上去了。

    绵绵也不搭理自己的同伴,自顾自的就走了上去,她在和自己的同伴生气。我说了声,“我们上去看看。”也跟了上去。

    沿着阶梯而上,走进大门,穿过走廊,来到了一个空旷的广场,广场中间,剩下的只是断壁残桓。这些坍塌的建筑,法国人曾想修复,他们将上千石块编号,希望能拼凑成原样,只可惜,他们没能做到,这些建筑再也无法复原。上千块石头也只能永远躺在广场上了。我把自己知道的这些告诉了绵绵,她听的很认真,眼神中流露出了欣赏。而我好像又变成了得到学生认可的老师,这种感觉让我怀念。

    这些残缺的、坍塌的建筑反而比完整的建筑更打动我,能让我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共鸣。我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或许是悲伤吧,因为在我的心底,依然还藏着一部分缺失和遗憾。我和绵绵在这些残垣断壁中拍照留念,心情并不轻松。

    绵绵大概也想到了吧,那些生活会带给我们的遗憾。她忽然就很感伤的说:“要是时间可以停止在旅行中就好了。”

    “是呀。”我也感叹着。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很不想毕业,学校的时光很单纯很美好啊,不想跟同学们分开。很怀念那时候和同学们同吃一根冰棍,一碗方便面的日子。”小南停了一下,看了看我然后接着说:“在学校,我们宿舍的四个女生关系特别好,大家约好了要一起旅行。可是,只有我和小南遵守了约定。”

    “她们应该也很想去。”

    “嗯,我不怪她们,我只是害怕,害怕以后就变了,找不回以前的感情了。”

    “不会的。”我安慰着她,并告诉她,我关系很好的同学们,即使很久见一次面,见面的时候依然会像以前那样。

    绵绵带着疑惑的看着我,我让她不用担心太多。然后,我们就不再说话,专心的盯着石梯往下走了。

    瑶瑶和小南也没有闲着,小南披着红色的披肩,瑶瑶拿着手机,在给她拍照。两个人拍的很开心,很远就听到了她俩的笑声。

    “里面怎么样?”小南问。

    “拍照可好看了。”绵绵说。

    “早知道我该跟你们一起去的,我的拍照神器都带了。”小南将她的红色披肩包在了头上,喊着:“瑶瑶,快,这样给我拍一张。”

    小南的语气和动作把瑶瑶逗笑了,她说:“你可真是我们的开心果。”

    “我们在这里拍张合照吧。”小南说。

    她的建议没有人反对,小南找路过的外国人帮我们拍了合照。

    离巴芳寺很近的另一座建筑就是有着“高棉的微笑”之称的巴戎寺,就在距离我们几百米远的地方。巴戎寺以佛面塔的笑容和回廊的壁画闻名,巨石堆砌的五十四个佛塔,共有二百一十六张“观世音菩萨”的笑脸,笑脸平和慈悲,与此寺庙的建造者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极其相似。这些笑脸无处不在,不管从哪个位置,都能看到,是君王权利的象征。在回廊里行走,所有的参观者都十分的安静,除了浅浅的脚步声,再没有别的声音,或许是参观的每一个人都对这些无处不在的佛像心生敬畏了吧。

    从巴戎寺离开之后,我们回到刚刚下车的地方去找司机师傅,这个阴凉的位置停了好几辆突突车,司机们在树下的吊床上休息。找到了司机师傅,叫醒他后,他解下了树上的吊床,打开了车上一边的座椅,将吊床塞了进去,然后关上。接着,他又打开了另一边的座椅,里面有个箱子,打开后里面竟然是冰块,还放着几瓶矿泉水。

    我们都很惊讶,小南说这是豪华版的突突车,里面什么都有。不过最让我们惊讶的是,他竟然拿了两瓶水,递给了我们。小南反应最快,她摆着手,可是司机师傅坚持要给我们,她就接着了。司机还要给我们拿两瓶时,小南拉着他的胳膊,摆了摆手。

    “我们拿两瓶分着喝吧。”小南对我们说。

    我们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当然没有意见。

    司机师傅把我们带到了游客吃饭的地方。他请我们喝了水,我们请他吃了饭。饭后,补充了体力,我又恢复了精神,开始期待下一个景点了。

    这次是在一座城门外下了车,穿过城门,沿着马路往前走,随处都能看到一些小建筑,有的损毁严重,有的正在维修。拐了个弯后,我看见路边摆满了画着吴哥景色的水彩画,旁边有两个卖画的少年,大约十几岁,看起来还未成年。他们俩风格不一样:一个颜色鲜艳厚重;一个画风简单清新。我喜欢画风清新的那位少年的画,他画的很投入,既使不停有游客路过观看,他也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画里,头也不抬一下。他早已把吴哥的一切都刻在了脑子里,凭着记忆,便将吴哥所有美好的瞬间都画在了纸上。他所有的作品中,我最喜欢那幅日出时分的吴哥寺。不知道是因为喜欢那副画简单的意境,还是他专注的态度触动了我,又或许是惺惺相惜吧,记忆里的某个时刻,涌现了出来。我决定买下那副画。

    相当于一张门票价格的一幅画,我没有犹豫。少年感谢了我,小心的将画作卷起来,装进圆形的纸筒里,交给了我。少年的眼神告诉了我,我买的不是商品,而是作品。

    “你很喜欢这幅画吧。”瑶瑶说。

    “对呀,我觉的这幅画比任何纪念品都有意义。”

    “我们觉的有点贵。”

    “画的价值是由自己来衡量的。”我说。我觉得很值得,这句话没有说出口,但我知道瑶瑶明白了。

    继续往前走,见前面站着不少人,在排队拍照。我知道又一个著名的景点到了。大树和古寺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奇景,这里就是塔布笼寺了。古树生长在寺庙的头顶,巨大的树根穿透了古寺的石墙。经历了那么长的时间,树越长越高,树干越来越粗壮,塔布笼寺不仅没有被树压倒,树和古寺反而越发纠缠,长在了一起。这样的奇观能在有生之年亲眼所见,即使吴哥窟之旅是不完满的,也没有什么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