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工程学院的故事 » 38

38

    卢健在校园里走,看到有人用无人机把饭给自己送到宿舍窗口,然后一个人用手接住取下了绑在无人机上的饭。他想到之前创立科学社的王俊华,他的飞行器如果再进行一番改进的话或许就不会出现后来所发生的那件事。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那个所谓的苹果里面肯定藏着什么东西,致使飞行器吊不起来,现在无人机技术已近有了重大突破,不仅可以视察高空作业情况,还可以传递实物。走着走着,到了湖边,又发现一伙人在发明的简易空气滚动机在给湖水增氧,可能发现最近湖水中的鱼儿老是探出头来“呼吸”新鲜空气,那个增氧机在水里咆哮着,泛出一道道水花。他继续走着,又发现几个人用自己设计的射电望远镜在测量一个建筑指数,他一想准是08届或09届的学生干的。自己再有几个月也就离开校园了,望着前途未卜的世界,他心头生出一些担忧:难道读书真能改变命运,如果可以的话,大多数人只要努力读书就行,为何还有的选择辍学,早早地选择谋生呢?而又有些人即使读完了大学,走上社会也并不见得有多么突出,如若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那为何还会有人对此没有那么很强烈的欲望呢?

    这时候他找到了一个位于湖边比较凉快的地方,驻足观看远方的风景,湖水碧波荡漾,远处有一二辆汽车疾驰而过,湖对岸树影婆娑,这一切显得很安宁。但是一会儿工夫便被打破了,来了几歌青年男女嬉皮笑脸地跑了过来,在卢健后面追逐了一会儿便跑走了,卢健转过头看了看,一共是三个女生,一个你追我赶,好像是遇到什么喜事一般。卢健又想到了那个令他心驰神往的神秘女子Susan,如果她在那将会是令一副画面,她穿着白衣,梳着一个像上海女人的那种风情的头饰,撑着一把油纸伞翩翩向自己走来,可想着想着觉得不对劲,这个人不应该是Susan,而是赵小宁,可是赵小宁的身段架不起那么好的妆容,他们两人不是同一种风格。

    而后他陷入一种落寞当中……

    冬季招聘会开始了,在校园里的一个教学楼的一楼,摆了一个回字形的场地,文老师安排大家排成列队循序进入,每个人手持简历几份,卢健看着一个个单位,有机床厂招学徒工的,有汽车厂招钣金工的,有广告公司招平面设计的,有运输物流公司招司机的,也有度假酒店招服务员的,IT公司招业务员的……他想自己是学机械的,就看一下机床,他看到对面坐着一个有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接过卢健给投过来的简历看了看问:“你在自行车厂干过?”

    卢健说:“是的,干了一个暑假工。”

    他说:“好,我先把你的简历收下,到时候我再给你打电话过去面试。”

    卢健说:“好的先生。”他心情激动,有几个人过来围在卢健身边对他祝贺:“你选的这个不错,应该有机会,祝你成功。”

    他在场地无意间碰到了张庭,两人见面自然寒暄几下,卢健问:“怎么,有你看上的吗?”

    张庭如实回答:“有是有,不过我感觉这些公司也不咋地。”

    “这个怎么说呢?”

    “现在你别看有些什么跨国企业,或者500强之类的,他们选拔人才的方式很严格,就拿六建集团来说,它有好几个职能部门,涵盖了基建、桥梁、隧道、装饰等各大工程,每个工程都是一些很有身份的人来坐镇的,一般人压根连门都进不去。”

    卢健说:“你可不一样呀,因为你的父亲有关系,你也有后台,在这方面不用担心。”

    张庭一听这话表示很嫌弃的样子,他对父亲掌控他命运的事情极为不满,可又不敢公开反抗,所以他想通过自己努力实现这一点,“我不会利用这个身外之物的,我认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将来没有找到很中意的,我也不会抱怨,要怪只能怪自己不努力。”

    卢健说:“我就不像你,可惜我没有你那么好的背景,只能像没有伞的孩子一样奔跑喽。”因为他之前看到有个朋友在网名签名那里写过这么一句话:“没有伞的孩子只能拼命地奔跑。”

    张庭终于回过神来问他:“你找的怎么样,有中意的吗?”

    “算是有吧,不过招的是学徒工。”

    “什么学徒工?”

    “机床类。”

    “哦,我很欣赏你的才华,之前咱们在自行车厂就已经发现,你是机械行业唯一不可多得的人才,我只能默默地祝福你了。”

    这时候招聘会现场飞进来一只鸟,看到很多人人后惊慌失措到处乱窜,结果连门都找不到。有人看到以为看到的是喜鹊,于是托起两只手说:“真是出门见喜,看到喜鹊我今天必定会遇到喜事。”旁边的人回应说:“什么喜鹊?你看它的头矮小,而且身圆如卵,分明就是只麻雀嘛!”这时候人们认真地再看了一下,那羽毛是灰色的,这也正是麻雀身上所具有的底色,人们也就不再那么高兴了,让这位不速之客任其飞窜,不久有人用手和扫帚把它给赶了出去。

    又过了几天,机床厂公司人事部给他打电话叫他过去,卢健早早准备了一番,穿着干净的衣服,洗了个头后,把着装再次整理了一遍便出了门,仍然去了城市的街道,看到的景象似乎和以前所看到的不太一样,这一次他看到大多数人都在为了生活努力地拼搏,整个城市就像个修罗场一样。看似平静无恙,实则暗流涌动。他按照所约定的时间走了过去,从一个街道穿过另一个街道,面前树立了好多楼群,像写字楼一样,地下似乎有点阴暗的感觉。但那里是一个小区,小区里面也有写字楼,他从兜里拿出那张纸条看了一下,是三号楼,于是找到了三号楼便匆匆赶了进去。看了看表也快到两点了,他按了按门铃,里面一阵响动,有人给他开了门,他小心翼翼地进去,给他开门的是一个中年人,他给卢健一张表让他填一下,卢健提笔在上面写了大概有三分钟左右,交给面试官。面试官也没说什么,照着调查表说:“你今年二十三岁了,即将毕业于深海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是吧?”

    卢健点头说:“是的。”接着他又问:“家里有父母亲长辈两人,你和一个哥哥,一共四人,是吧?”卢健说:“是的。”而后他又问:“你可知道当学徒工我们需要什么条件吗?”

    卢健说:“不知道。”

    “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就是操作机床的,因为现在普及数字化,还要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基础?”

    卢健心想当学徒就是啥也不会从零起步,可也没想到这也需要经验,但之后他想自己怎么也在科学社里做过好多与工程有关的事情,凭这一点他不是没有道理不被接受的,因为他们都知道大学里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但并不代表没有能力,他鼓起勇气对他说:“可是我之前在我们学校的科学社里做过与工程有关的工作。”

    对方略微思考了一下,问:“你都做过什么,有没有书面记录或证书啥的?”

    “这个……”卢健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说法,还没有听说过有这个条件。

    “其实我们是不会放弃一个人才的公司,你想一下这是什么地方,这可是全国工业强市,我们不会轻易地漏掉一个人才,但我们更需要务实而有作为的人才。”

    过了几秒面试官又说:“好吧,我们会保留你的信息,三天后我们给你回话,如果没有回话那只能抱歉了。”

    卢健只得灰溜溜地出来了。

    三天后一个电话也没有给他打过来,他只能放下这个念头,把心思放在了论文这个正事上了。

    但是又过了几天,又一个公司给他回了个电,说是要让他去面试,他想当时拿了好几份简历,有一份顺便投在了一个广告公司了,而且写的是业务员这个职位,他只能再一次碰碰运气。

    到了那个公司,看到现场的人很多,也很繁忙,他们每个人面前放着一部电话,卢健稍等片刻后一个年级稍轻的女士过来,直接就在现场跟他聊了起来,卢健感觉很不自然,怎么也得在面试室讲,这种出场方式着实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跟那个女人聊了几下她同样让他回去等候消息,他就这么回去了。

    他在回去的路上总觉得这个不大靠谱,怎么会有公司如此招人的,一点正经的方式也没有,难道里面招的都是乌七八糟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给他讲解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讲得也浮于表面化,把他搞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又过了好些天有一家工厂也招人,卢健投过简历,叫他过去,那个工厂是个工业园,他找到所要面试的单位是做高新电子设备的,他是做足了工作的,他这次要把自己在工程学院里的成果写进去,就是要给对方一个很亮眼的效果,说到做到,他着实写了进去,并且自信饱满地去面试了。

    那个地方不好找,又没有公交车,他打了个的过去,身上的零花钱都快花没了,去了之后找到名字时都快过去一个小时了,看到门卫室里有保安,保安让他等一下,他拿着传呼机跟里面报告了一下情况,过了大概不到一分钟,门给他打开了。他进去后进了一个办公室,面见的是一个脸部稍肥胖的年轻一点的人,他表情严肃,但是说话一点弯子也没有,直截了当地说他们公司是干啥的干啥的,而且丝毫也没有对他在里面所提到的那个“工作经验”提起兴趣,只是直截了当地说他们公司是干啥的,月薪是多少,好像没有问卢健在学校里的所作所为,让卢健又一次减去了大半兴致。这个人给他的感觉就是板着脸,一点都不好看,好像是没有睡好觉一样。虽然卢健感觉这个工厂比之前在港务区那个强太多了,工作环境也很干净,可是这里同时也给人感觉太正经而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人家同样让他回去等候消息,结果时间过了一个消息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