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真:我在宗门养灵鹿 » 第五章 修真

第五章 修真

    朝闻道,夕死可矣!

    此言一出,渊阳子更是惊为天人。

    如此一句话,其中蕴含的信息量不可谓不大。

    非大觉悟、大智慧、大决心、大无畏之人不可说出。

    而这样一个信息闭塞之地、一个看着略显稚嫩的少年,却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莫非……渊阳子再度上下打量了一下莫川,只觉得越看越不凡。

    他忽然想起了以前见过的一些凡人,在面对他时的所作所为,不是下跪磕头就是谋求权钱。

    而莫川,一开始能发善心救他,后面又对他保持谨慎……

    不简单!

    绝对不简单!

    渊阳子不由得想到了某个传说……

    赤子之心!

    向道之人!

    这两种心性的极致,前者千年难见,后者更是几乎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今日,说不准就被他遇上了……渊阳子默默思索。

    就算不是这两种,也绝对不会差。

    他实在没想到,出来这一趟,竟是能遇上这样一块璞玉。

    此般心性,万中无一,屈居在这山野间,实在是无用武之地。

    若修行,此子恐怕前途无量!

    “小友,那你可愿随贫道离开,加入我五道门,去探求天地至理,修那明悟真我之道?”略微沉吟,渊阳子试探性地对着莫川问道。

    他有爱才之心,但也不想强人所难。

    莫川愿意的话,他自是开心,若是不愿意的话,他也不会强求。

    原本因为一些事情,渊阳子已经封心绝念,断了收徒的念头。

    可今日,莫川的一言一行,却着实让他动容。

    虽不至于直接收徒,但收入门中也是极好。

    闻此,莫川没有着急答复,而是反问渊阳子:“敢问仙长,这明悟真我之道,所指为何?”

    渊阳子一看莫川对此似乎很有兴趣,便解释起来:

    “世人皆为红尘所困,为世俗所扰,本心蒙尘,浑浑噩噩,终不得其所求。”

    “所谓明悟真我,需明见本心,不为外物所乱,心之所向,身之所行。”

    “天地不过逆旅,万物终为归尘,得见天地,得见自然,不若得见自己。”

    如此修真?

    莫川心中有所触动,这与他的本心倒是契合。

    不受外物所扰,唯尊本心所行。

    当即他也不再迟疑,当即行礼:“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虽然这是他的意愿,但是他不好得直接请求。

    如今渊阳子既然也觉得他有几分可塑,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如此甚好。”

    渊阳子微笑着点了点头,“我五道门虽有些规矩,但大抵也算自由,届时你随贫道回去,便可直接入门。”

    “不过我虽为长老,却也不能随意收徒,入门弟子皆由外门长老传经讲道,而后各自修行,待修为有成方可拜师。”

    “原来如此。”莫川闻言顿时了然,而后问道:“不知这入门,可需要弟子做什么准备?”

    那些小说里不是经常说需要什么福缘深厚、天资卓越吗?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入门需要的是什么。

    “准备无需。”

    渊阳子摆摆手:“修行,首重为心,而后是灵。”

    “心者,意之所指,行之所至也。”

    “你之心气不弱,不是那等鸡鸣狗盗、蝇营狗苟之辈。”

    他十分满意莫川的心性,也不吝赞美之色:“若是你有灵,未来有朝一日或许有望‘闻道’。”

    心和灵。

    莫川知道什么是心,但是不知晓所谓的灵:“仙长,灵为何物?”

    难道是灵根什么的?

    “灵,万物之始,道理之机。”渊阳子轻声开口讲解:“我人族自遂古之初传道至今,盖因有灵也。”

    灵?

    莫川不懂,继续等渊阳子说。

    渊阳子继续讲解:“世界广袤,你日常所见飞鸟虫鱼、鳞甲走兽、草木花果、高山流水、日月星辰等,凝道法之意境,聚有形之体,皆是有灵。”

    “人体内也有灵,且得天独厚,蕴含无穷智慧,能夺大道造化,远胜天地自然之灵。”

    莫川心中明了,接着又问出心中疑惑:“仙长方才与我所言为修真,但据我所知,门内所谓修行者皆是修仙,不知这修真与修仙有何区别?”

    渊阳子笑着便解释道:“当今天下,无论修仙、修魔、修妖,或是其他,皆是修一个真我之道,故尽称之修真。”

    “若只言‘修仙’二字,却是局限了。“

    修仙与修真?

    莫川点头表示明白。

    他也曾生活在一个比较开放的时代,刀剑没有正邪,只看持者正邪。

    即便这一世,恐也有人明面上是修仙,暗中在做恶。

    渊阳子见莫川对于修真似有明悟,心中更加满意,接着说道:“你还未入境,自身无法直接感受到天地灵气。”

    “你若对此途有惑,老夫此刻可助你入定,带你初窥那修真之秘。”

    莫川心中一动,随即抱拳行礼道:“那便有劳仙长了,不知我该怎么做。”

    渊阳子点头,解释道:“现在盘坐调息,凝神静气,在脑中想一物件。”

    “第一次我将从旁助你,待入门后,门内自有助你修行之法。”

    观想物件,这样便是修行吗?

    莫川闻言虽有疑惑,但也按照渊阳子的说法,开始进行观想。

    渊阳子也在一旁讲解:“因你并未入门,门内功法我也不好传授于你,现也只能引导你进行观想,须得入门后方有正式的修行功法。”

    “初次观想,可选死物,如碗筷、木柴、刀具,亦或者是箭矢、弓等物品,容易进入状态。”

    “抱元守一,凝神吐纳,归气于形,脏腑交替……”

    渊阳子的声音接着传出。

    莫川的内心逐渐平静,意识慢慢放空,开始渐入佳境。

    一边说着,渊阳子身体向外散发出阵阵灵气,眼底隐隐有光芒浮现。

    旋即手指伸出,轻点莫川眉心。

    而莫川也很快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

    他观想的原本乃是屋外老缸,但是不知怎么的,被《天帝谱》影响,观想之物却是成了一头通体雪白的灵鹿。

    这灵鹿上下腾挪跳转,似是山间跃动的精灵,充满灵性。

    那动作的韵律,像极了莫川前世所学五禽戏。

    大道至简,古朴自然。

    而就在这种灵鹿跃动之时,那鹿角上却是渐渐出现几道白色的光华,随着灵鹿的身体动静沉浮。

    “……你所观想之物上会出现光华,那些光华即为你自己的先天之灵。”

    渊阳子的声音适时传入莫川耳中:“初次观想不可太长,记住数量,便可退出了。”

    随着渊阳子收回力量,莫川脑海中顿时一片混沌,退出了所谓的观想状态。

    睁开眼睛,渊阳子面带微笑,期许的问道:“如何?有多少光华?”

    莫川没有迟疑:“五道。”

    当时在灵鹿那仿佛树枝一样的鹿角上,出现了五道光华萦绕。

    “五道?”

    渊阳子有些诧异:“你只有几息时间就进入观想状态,而且观想状态还是可遇不可求的佳境状态,意为‘渐入佳境’。”

    “心性乃绝佳,怎会只有五道?!”

    “这代表我的灵不行是吗?”莫川面色平静,情绪倒是没有多大起伏:“那我是否依旧可以修真?”

    “可以是可以...”

    渊阳子顿了一下,摸着胡须皱眉道:“可怎会只有五道?你之天赋才情不应只有五道才对!”

    “得回门后再用楔石测一测才行,楔石可以具现出灵,比我这样检测更加准确。”

    “也可,不过……”莫川笑着摇了摇头:“我修真我,为的也只不过‘兴趣’二字,只要可以修真,便是枯坐百年不得寸进,也不影响我问道之心。”

    只要有机会就行。

    就像读书,只要有机会,他不会去怨天尤人,嫉妒别人天赋绝佳,更不会唉声长叹,寄希望于后代。

    最终或许他会被天赋困住,但是他所求的不止是结果,而是过程。

    他读书而后考清北,重要的不是考不考得上,而是读书的过程。

    他修真,是因为他喜欢,而非一定要达到什么境界才满足。

    而渊阳子听了莫川的话,却是更加叹惋:

    “可惜,可惜!”

    “你所感知光华,乃是自身所蕴的灵,先天之灵。”

    “先天之灵如同磁石,会吸收天地间游荡的灵力,进而吸收转化,那被吸收转化的灵便为后天之灵。”

    “其中,先天之灵数量关乎灵气吸收之量,先天之灵越多,所能吸收的灵力便越多,并因吸收量的不同从高到低可分极品、上品、中品、下品四个品级。”

    “那极品灵性浑然天成,达九九之极数,足有八千一百以上。”

    “而上品灵性足以过四千九百,中品灵性至少九百,便是下品灵性,也须得光华百道才堪堪称之为下品。”

    “可百数之下,皆是劣品,几乎与没有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