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水浒当泼皮 » 第53章 张安断案

第53章 张安断案

    宋朝立国百余年,和西夏进行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即便获得军事上的胜利,也难以取得与之匹配的战果。

    好水川之战,宋军溃败。

    韩琦和范仲淹觉得以宋朝的军力无法打败西夏,不得不转过头来考虑如何应对西夏的进攻。

    于是二人主张在边境筑堡修寨,打持久战。

    这一策略,取得的效果也非常可观。

    往后的朝廷基本沿袭了这种策略,开始在大宋境内广泛修筑寨堡。

    扈家庄便是青州城内众多寨堡之一。

    它更倾向于堡,以血缘和宗族关系将附近百姓聚拢在一起。

    扈家庄约有五千多人,俨然一个小镇规模。

    不过想到扈家庄和扈三娘的结局,张安唏嘘不已。

    眼下却不是替别人操心的时候,也不知道二龙山和保安团如何了。

    那场仗也不知道谁输谁赢。

    赢了,伤亡几何,输了,又逃出多少兄弟。

    往最坏处想,如果输了,二龙山只怕保不住。

    唐俊应该会带着残兵败将到梁山投奔林教头吧?

    提辖李四和崔九三人还在梁山。

    最重要的是,自己还活着的消息得趁早传出去,尽可能跟外头搭上线。

    没了他的保安团只是一盘散沙。

    这天香蒲又来送饭,张安趁机问道:“香蒲姑娘,我想跟你打听点事。”

    香蒲很戒备,摇头道:“要是打听我家小姐的事,我可不能说,你也趁早死了这条心。”

    没想到这小妮子还挺忠心。

    “你误会了,姑娘知不知道二龙山的消息?”

    香蒲撇嘴道:“打听那伙贼子做什么?”

    张安漫不经心的说道:“听说二龙山那伙贼人的头头也叫张安,我有些好奇。”

    香蒲追问:“只是好奇?”

    “不然呢?”

    “也是。”香蒲歪头笑道:“你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白脸,便是想入伙,人家也不稀罕。”

    “你......”

    “开个玩笑,你不会生气了吧?”香蒲凑近了,无辜的眨眨眼,这才耸肩道:“好吧,不逗你了,还读书人呢,心眼儿太小。”

    冷嘲热讽一番,香蒲这才托着腮娓娓道来。

    “青州府的官兵也是酒囊饭袋,五百多装备精良的精锐守株待兔,竟还让那伙贼子打的大败。”

    张安呼吸一滞,错愕道:“青州官兵败了?”

    “是啊!一群饭桶!全都让一个叫杨志的领着一伙刁民打败了。”顿住一下,香蒲嫌弃的说道:“那杨志也是糊涂,什么将门之后,我看就是个乱臣贼子,杨家世受皇恩却不思报效朝廷,反倒一门心思造反。”

    信息量太大,张安只觉得整个人晕晕乎乎的。

    香蒲打开了话匣子,便再也停不住。

    “要是换成我家小姐和姑爷,管叫那帮贼子知道什么叫马王爷的三只眼。”

    “我跟你讲吼......”

    “等你伤养好了,真应该见识一下我家小姐的厉害。庄上那些眼高过顶的糙男人,都是我家小姐的手下败将,没有一个能走过十回合的。”

    “大伙都说,如果我家小姐是男人,必定是韩信卫青那样的大将军。”

    “你不说话,是不是不信?”

    “你不相信,就不许吃庄上的饭菜。”

    香蒲叽叽喳喳,张安只觉得脑仁都要炸了。

    门口进一道月白色身影,扈三娘驻足停了一会,什么也不说,就那么目不转睛的打量着张安,直把他看得心头发毛。

    “小姐,你来啦?”

    扈三娘点点头,径直走过来,香蒲和张安这才发现,扈三娘的脸色很难看。

    看样子,可能又和祝彪闹矛盾了。

    “扈姑娘......”

    扈三娘把头探过来,问道:“你读过很多书?”

    迟疑片刻,张安点头道:“算是吧!”

    扈三娘点头,自言自语道:“那一定懂得很多,快跟我来。”

    “扈姑娘,我有伤在身,这个......”张安不知道扈三娘风风火火要拉他去做什么,却知道不会是好事。

    “伤在肩膀,不影响走路。”扈三娘抿着嘴角,继续道:“口口声声说我对你有救命之恩,现在不会这点小忙都不帮吧?”

    说着,扈三娘一探手,将张安拉起来,往门外拽。

    “扈姑娘,鞋!我还没穿鞋!”

    ......

    西耳房里里外外围了许多人,指指点点,七嘴八舌。

    扈三娘抱着肩膀对张安努努下巴,问道:“听明白了吗?”

    张安紧拧眉团,没急着开口。

    事情其实很简单,两个下人争夺财货。

    一方是扈家的厨娘,另一方是祝家管事的侄子。

    两人争夺的财物是一对金耳环。

    厨娘说耳环是死去的母亲留给她的陪嫁,管事侄子说耳环是他前些天买给妻子的礼物。

    扈家和祝家是未来姻亲,同气连枝。

    如今闹出这样的事,不妥善解决就会影响两家的关系。

    是以在场所有人都没敢贸然发表意见。

    张安心中苦笑,什么读过书懂得多,只是借口。

    局外人的身份才是扈三娘拉他过来的关键。

    他哪是来帮忙的?

    分明是来得罪人的!

    “扈姑娘准备大事化小,还是追究到底?”

    扈三娘冷哼一声,侧首道:“我眼里不揉沙子,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张安又问:“老太公也是这个意思?”

    扈三娘有些心虚,抬手拧了他一下,故作凶狠的说道:“你到底是谁的人?”

    两人这番小动作落在祝彪眼里就是打情骂俏,亲密无间,他哪受得了?

    当即强压着怒气,冷声道:“此事与他无关。”

    扈三娘一把将张安拉到身后,抬抬眼皮,淡淡的说道:“张安是我叫来的,我说有关就有关。”

    “青青,你......”

    扈三娘厌烦的挥挥手,转头对张安道:“张安,这桩案子你有什么看法?大胆的说!”

    这一下,院子里所有人都将目光对准张安。

    有的好奇,有的审视,更多的则是幸灾乐祸。

    “自己的东西,自己必然不会陌生,不妨让两位都描述一下那对耳环的细节......”

    话还没说完,祝彪便嗤笑一声,打断道:“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好办法,早试过啦。”

    扈三娘攥着小粉拳,眼神不善,直愣愣的看着张安。

    就这?

    张安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又道:“既然两位各执一词,又没有旁证,干脆这一对耳环,你们一人一只好了。”

    厨娘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只是摇头,分明是不赞同这个妥协的办法。

    祝家管事的侄子面露喜色,琢磨一会,念及两家的关系,勉为其难的点头同意了。

    只是这种处理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满意。

    扈成挡住张安,对这种和稀泥的方法非常不满,更是直言不讳。

    “我看你的圣贤书都白读了!就出了这么个馊主意?”

    扈三娘若有所思,目不转睛的看着张安。

    张安老神在在,打了个哈欠。

    扈三娘美目流转,狠狠的嗔了他一眼,这才对着大伙道:“我倒觉得事实已经很清楚了。”

    “哦?妹妹的意思是......”

    扈三娘不急不缓,一字一句道:“厨娘不愿意平分,因为这对耳环本就是她的,凭什么无缘无故分给别人一半?换做诸位,肯将自己的财货分给别人吗?至于他......”

    扈三娘一指祝家管事的侄子,哼道:“你分文不花,就能平白得一只金耳环,自然满心欢喜,至于分出另一只,慨他人之慷自然不心疼,还能落个大度仗义的好名声,你倒是好算计,把大伙当成傻子戏耍。”

    满场鸦雀无声,好一会才有人拍掌喊道:“还真是妙啊!小姐真是女中诸葛,智计无双!”

    扈三娘有些脸红,却不想要这样的美名,不过心里却有些小欢喜。

    转头一看,张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退出人群,正打算离开。

    她跳起来,眨着星星眼,娇声喊道:“张安,等等我。”

    祝彪见了,额头发黑,一脚将自家管事的侄子踹翻,却是恶狠狠的盯着扈三娘的背影,指桑骂槐道:“不知廉耻的浪荡贱货,把我祝家的脸面都丢尽了。”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齐齐变色。

    好在那管事的侄子机警,一把抱住祝彪的大腿,边抽自己的嘴巴道:“少爷骂得对,小的是不知廉耻的浪荡贱货,小的知错,再也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