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善心的蚂蚁 » 第十三章 老头少年相遇离别

第十三章 老头少年相遇离别

    那时的少年14岁,刚上初一。

    “……”

    “奶奶,我出门了。”

    “好,好,佳仁,晚上早点回家啊!奶奶给你包饺子吃。”

    少年放下书包就往屋外冲。边跑边应道:“知道了,奶奶!”

    相较于同龄人放假之后聚成一堆,打打游戏消磨时间而言,他明显是个异类。

    少年心性放浪,融入不到周围种种圈子,但他却毫不在意。

    村中的高大树木,溪水倒合了少年心意,每天爬上大树掏鸟窝,下到溪水捉鱼儿,他做着同龄人不愿做的事,每天活得极为快哉。

    少年走在林间,在不远处看到一截灌木横倒在地,他飞奔过去,双腿纵身一跃便跳到上面,但不料树干没有在泥土中固定,少年刚一上去,树干便向前方滚动,使他重心不稳,屁股与泥土撞了个满怀。

    枝上鸟儿“叽叽喳喳”叫了起来,树上也刚好落了一片叶子到少年头顶,少年不以为意,默默站起身来,拍掉身上的泥土“哈哈”大笑起来。

    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时,一阵咳嗽声传来,声音像是口中有一口浓痰咳不出来。

    少年闻声寻往,走了几步,把一片枝叶扒开,露出大片空地与一条清澈溪水,他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在旁边的树干上刻画了他专有的记号“十人”。以免下次找不到这条路,这可比他平日里绕远去小溪省时,省力的多。

    又一阵咳声,少年这才发现了溪边还坐着一个老头,身穿蓝色衬衫黑色西裤,头上戴了顶草织蓑帽,手里拿着个手机,在他旁边还放着个已经抛线的竹制鱼竿。

    溪水岸边有许多青色小石子,有的很小一粒,有的很大一块,有的薄薄一片,这对于少年来说可是绝佳的圣地。

    少年小跑过去,挑挑拣拣,把石头分成两堆,小的石子可以拿回家收藏,薄的可以打水漂,大一些的貌似没有什么用了。

    他用余光扫到一块较为平直的石头,想到奶奶说桌脚不平,便把石头装进了口袋,做到物尽其用。

    这时,老头的鱼竿有些抖动,但老头就像不知道一般依旧盯着手机屏幕,少年出于好奇想要提醒老人,走进老头时,老头就把手机递给他,和蔼地笑着,说:“小伙子,帮我拍张照可好?”

    少年习惯性地说了声“好”。

    老头站起身来,双手握起鱼竿,说:在我钓到鱼的一瞬间按下快门键就行,你要是把握不好就多拍几张也无妨,大爷我这手机可是三千六百万超广闪角,可劲拍。

    说罢,老头双腿叉开些许,缓缓收线,看到差不多后,深吸一口气猛的用力,鱼钩便拽着一个黑影抛向了天空,溅起一点点水渍,少年也抓住了那一刻拍下了这个老头的高光时刻。

    天空中的金色鲤鱼扑腾了几下,便落到了老头手里。老头的另一只手背着,倒有了几分世外高人的风骨气,他背对着少年,一声一发,但脸上始终是种“快夸我”的神情。

    但不社交的少年怎会知道老头的用意,只是说:“我拍好了。”

    老头叹了口气,把锦鲤扔回水中,接过少年手上的手机,在朋友圈上发布了那张照片,并配上一段文字。

    “闲情雅致,便做点无聊的闲事。”

    点击,发送成功。

    少年将手机还给老头之后就不再理会,他觉得这老头脑子有坑,明明钓到一条卖相极好的鱼,但却把它扔了回去,卖了的话怎么也能卖五十块钱呢,要不说老头脑子头坑。

    水面上波纹不断,少年捏着石头一颗一颗,不厌其烦地向着水面打去,五下,五下,四下,三下,五下,尽管少年再怎么练,但次数最多也就漂起五下而已。不过,比起九岁时只能打起一下要好很多。

    老头看着少年的动作叹了口气,喃喃道:“肯努力的废物啊。”他声音不算大,但总归是可以听到的。

    少年撇了撇嘴,把手中最后一块石头愤恨地向溪水里砸去,溅起一大片水花,而那条金色小鱼也多次跃出水面表达自己的不满,少年不予例会,最后小鱼隔着两米吐了少年一口水才愤然离去。

    少年怒目圆睁,从地上搬起一块稍大的石头想向水里砸去,但却被那个老头按住了肩膀说:“十几岁的人了,和一条鱼较什么劲。”

    这句话显然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老头见少年怒气不减,突然脑中灵光一现,像是想到了什么天大的好事,嘴角扬着放不下来,说:“我教你打水漂怎么打的远,好不好?”

    “老头,你行吗?”少年难得讲了句话,声音的稚嫩还未褪去,但眼神明显充满了怀疑,就像在说:这么大岁数了可别闪着腰赖上我。

    “哎?你怎么说话的?”老头松开少年,从地上撵起一块石子,“我要是能打到对岸你管我叫一声徐哥不过分吧。”

    “行”

    老头掂了掂石头,便不带一丝犹豫地把石头轻轻一丢,但石头却不像老人的动作一样缓慢,尤如离弦之箭,是水面泛起大量的浪花,仅一瞬,就没入了对面的一颗大树的枝干上。

    少年抽了抽僵硬的嘴角,好似还不服气,“你这根本不算是打水漂。”

    老头笑了笑,对上少年的目光,说:“就问你想不想学吧。”

    少年沉默了片刻,犹犹豫豫叫了句“徐哥。”老头脸上笑容更甚。

    “……”

    之后的两个月,少年几乎天天来这里,上午扎马步,下午学钓鱼,尽管天天如此,少年却一点不觉得枯燥无味,甚至越练越起劲,但始终不见效果,只是老头一天一天陪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临近假期结束的一天,少年依旧很守时地来到那条小溪边,但不见老头的身影,他只好独坐枯等。

    金色小鱼也一直在水中转圈。

    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三小时过去了,但老头始终没来,少年的心里开始担忧起来,不过转念一想,老头既然这么厉害,那没人能动他才对,一定有什么事误了他。

    少年又等,只是这次不到十分钟他就变得厌烦,一脚把一块重有八斤的石头踢进溪水中央,嘴里嘀咕:“老东西,不就是我天赋不好吗?你告诉我一声说我不是学这个的料我直接扭头走就是了,什么都不说就不见人影。”

    见此,少年跑回村子,刚进村就被撞倒在地,他抬头一看发现那人与村中的人们服饰不一样,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成卷卷状,很白,但那眼神令少年很讨厌,可怜中带着厌恶。

    男人身旁一名老者咳了一声,西装男便头也不回地离开,老者向少年歉意地笑了笑。

    少年没把刚刚的事放到心上,他匆忙跑回家,奶奶正坐在门台上缝制衣物。

    “奶奶,你知不知道咱们村有一个老爷爷,挺奇怪的那个。”少年问道。

    奶奶闻言没问何缘由,思考后讲到:“村子东头好像时有那么一个新搬来的,听你王奶奶说好像挺活泼的.....”

    话没说完,少年便已经跑出了家门,眼睛始终在周围打转。这时,他看到了一间半虚掩着的木门,门上贴着门神,他便停下了步子。

    要知道,他们这地方时没有贴门神的习俗的。

    封建迷信。

    少年走近时发现木门边上还安有一个门铃,他咂了咂嘴,直接推门而入,院子里静悄悄的,他推开里屋的门,发现老头正用毛笔写着什么,少年走近时,他也刚好写完最后一个字。

    老头把书合上,递向少年,说道:“先给你吧,学不会也没关系,交给一个你觉得是好人的手里,别让这书断了传承。”

    少年没伸手,沉默片刻,开口问道:“你怎么了?”

    虽然老头面色如常,但少年觉得他此时不太好。

    “就是快死了而已。再说了,本来也老了,早晚而已。”老头坐到椅子上,突然变得严肃起来,道:“我教了你两个月,再怎么说你也算我半个徒弟了,那为师有一个要求,你且听着。”

    少年嘴唇微动,但还是没蹦出半个字,跪在地上对着老头磕了三个响头。老头坦然受之,再次把书递了过去,少年接了。

    老头喝了口茶水,波澜不惊地说:“我要你对我说‘你去死吧。’这不是对我不敬,对我来说,这才是对我最大的尊重,与其那么死了,还不如是名义上死在你手里,而且,不用担心什么法律,这个世界没有我的任何档案,我死后,就麻烦你把我埋在小溪边的那座小山上吧。”

    少年眼睛充血,沉默过后点了点头,语气有些沉重。“你……去死吧。”话毕,他便跑回了家。

    次日清晨,少年早早来了,推开门,老人依旧端坐在椅子上,嘴角含笑,双目闭着,早已无了生息。

    少年对着那挺直腰板的消瘦身影有些蹩脚地拜了三拜说:“徐哥,再见。”

    之后,少年向奶奶借钱买了副棺材,将老头埋在了小山山顶。

    石碑上刻了方方正正的两个字。

    ——

    “徐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