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往昔尘世纪 » 第四章 少年志苦

第四章 少年志苦

    西铺村并没有闪灵想到这么小,等闪灵找到蒲松龄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

    西铺村最东角的一户小宅院内,闪灵目光打量着宅院的环境,心中不由感叹道:“看来科举真的很费钱啊,这小宅子远远比不上先前的啊。”

    偏房内书桌旁,蒲松龄早已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已是不惑之年的他,即使数次乡试失利,但他身上依旧有那股书生意气。

    蒲松龄睁开眼睛看着身旁,依旧还在燃烧的木烛台,眼中满是笑意,起身揉了揉眼睛。

    “睡醒了,让你去床上睡觉你不去,非要继续写,现在好了在书桌上睡了一晚,看你等会腰不腰疼。”冥躺在房顶的梁上,一脸嫌弃地说道。

    蒲松龄抬起头,眼中满是落寞,“我已不惑之年终不似少年,但冥儿你依旧芳华依旧。”

    冥从房梁上飞下,看着面前已经不似少年的蒲松龄,眼中也满是不舍,“你说你到底在坚守什么,你志不在科举可又醉心于科举。”

    “我是青丘狐族,如果你愿意我还是那句话我可以轻轻松松帮你取得功名,即使你想修行我也能帮你。”

    “青丘!”蒲松龄当然听说过,据《山海经》记载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獲,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也就是九尾狐。

    蒲松龄看着面前少女的狐狸耳朵,和猩红色的眼眸,和其身后若隐若现的数条尾巴。

    “冥儿,我自有我的傲气,不与你说了,我去看看母亲。”

    冥儿见此美艳动人的面庞上顿时升起一丝哀伤,蒲松龄母亲的阳寿已经所剩无几估计今天就是,但她却不知道如何跟他说。

    只是默默的跟着蒲松龄向正旁内走去,正房内蒲松龄的母亲董氏,躺在床上面色惨白,看到想要蒲松龄强撑着身体坐起,努力了许久坐不起。

    蒲松龄看着面色惨白,额头上满是冷汗的母亲赶忙上前拉住她的手,看着手中如枯骨般的手,蒲松龄眼中满是心痛。

    “母亲,孩儿不孝如果我能考上为官,你也不会像现在这般………”

    “别这么说……蒲儿,为娘相信终于一日你会金榜题名,我昨夜见偏房灯火依旧,你是又在写那狐鬼小说………”

    蒲松龄看着面前气息孱弱的母亲,“没错,母亲去年三月我的狐鬼小说初步结集,我把他定名为《聊斋志异》。”

    “蒲儿……这世间那来的狐妖鬼怪,你放下吧,以你……的天赋专心于科举定能金榜题名,答应母亲放……放下好吗?”

    看着面前已经快要支撑不住的母亲,蒲松龄想答应母亲,可他的内心依旧记得与那个少女的约定,“等我写完就给你看。”

    董氏看着身旁面色为难的蒲松龄,还是叹了口气,“罢了,随你吧你只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就行………”

    说罢董氏便彻底闭上了眼睛,蒲松龄握着手中还有余温的手,眼泪不受控制的落下,冥飘下来,用虚幻的身体抱住面前哭泣的男子。

    康熙十九年,西历1680年,蒲松龄母董氏因病而逝。

    “冥……冥儿,你说如果我不写什么狐鬼小说,专心于科举是不是就能考上,我就能给母亲一个更好的生活,如果我借用你的力量夺取功名,母亲就不会……”

    冥儿摸着蒲松龄的头,语气轻柔的安慰道:“笨松龄,你要是真借助我的力量我就不会陪到你现在,你要是不喜欢狐鬼故事,我们如何会遇见。”

    冥绕到蒲松龄的面前,擦去他脸颊上的泪水,“你母亲不是让你好好照顾自己吗,你现在这样不就是让她死了也不放心吗,别忘了你的科举梦还有你答应给我看的那个故事。”

    蒲松龄呆呆的看着面前冥儿,将眼角的泪水擦干,缓缓站起。

    冥看着面前的蒲松龄,仿佛重新看到了那个少年时期意气风发的少年,清晨的缕缕光落在他的身上。

    这位聊斋先生终于一日会知道,他何须借助功名留名千古,一本聊斋道尽奇诡,二十拾笔肆拾方落,嬉笑怒骂破幻生。

    屋外的闪灵注视着这一幕,也是无奈道叹气,“历史上,蒲松龄十数次乡试未中,一生贫困潦倒,直到71岁时,朝廷按照惯例给他补了一个“岁贡生”,最后于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历1715年,正月二十二日在故居聊斋“倚窗危坐而卒”,享年76岁。”

    “罢了,在蒲松龄活着的时候拿木烛台的确有些不现实,还是去他死后拿吧,竟然需要穿越这么多次,回去的让他多写几本给我。”

    闪灵抱怨完,身影便消散不见连同不远处那道分身也随着消散,只不过分身消散处,留下一张纸条,“多谢爷爷允许我借住,我有事先行离开,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