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繁星永筑 » 第四十七章 那一份优越感

第四十七章 那一份优越感

    台前台后,台上台下一同搭建的一场校庆活动,最终圆满结束。

    陈凡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骑着自行车,匆匆往家里回的行程,偶尔的也会有伴。

    有同班的同学,有其他班的校友。

    从学校到家的行程上,大家回家的路线相同,也就一同出发了。

    有时候,陈凡很喜欢这种有人结伴而行的感觉。

    特别是同行骑行的,有时候是身材姣好,颇有气质的美女。

    那时候的校园,是不允许谈恋爱的。

    年龄上还未成年,学年上,九年义务教育都还未完成,可这也掩藏不住陈凡喜欢亲近美女的心思。

    陈凡的那颗爱美之心,依旧会蠢蠢欲动。

    就像当年对那一朵娇艳的红池花,他也曾想,摘下来据为己有一样。

    如今一骑绝尘,脚踩着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要追上前方的美女,保持好距离,愈趋愈离,这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还要有持久性。

    什么艰难险阻,什么踩上高坡,什么遛下大坡,都不是事了。

    只要有美女同行,那就是一路上有多少的坑坑洼洼,长达十多公里,那都不是什么难关。

    “就是爆发小宇宙来追逐下去,也不能让美女走远了,远离了视线。”

    陈凡内心的坚定,满满的激情,有时候陪着那身材娇好的女校友同行,都嫌那路程太短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那么长的距离,多陪陪美女同行。

    也许人生中,有些时候,就是那么的戏剧性。

    平时明明漫长到,巴不得几分钟就到家的行程。

    在有了美女相伴之后,人不累了,气不喘了。

    在美女面前,一切都没问题,都包在自己身上。

    骑行了十多公里后,陈凡总算到家了。

    望着那倩影骑行自行车渐行渐远的身影,陈凡心中弥漫着淡淡的失落感。

    他那不是单纯的喜欢那一个女生,就是想要跟美女多多亲近,就是爱美,就是巴不得与美女待得久一些。

    行车终到站,秋意漫无边。

    陈凡一骑红尘赴远方,赴远方求学,再一骑红尘把家回,这一回他骑的是自行车,沿途有美女相伴。

    一路上,人在走,景在移。

    带着书包上学堂,带着学识把家回。

    匆匆的年岁里,没有什么比这更加丰收了。

    陈凡不想把太多时间,太多心思用来攀缘,用来争夺女人心。

    还只是初中生,未到成年,未到法律跟老师家长们允许拍拖的年纪。

    这些就变成了一种聊胜于无的人生羁绊,为了把行程回得不那么辛苦,为了不辜负美女的娇艳,陈凡很配合的完成了这一场因缘际遇。

    没有那么多人,有缘份同行的。

    有缘份同行的时候,都得表现得好一点。

    错过的,不会再有。就算如今已有的,也终有一天会消散在风中,变成一捧握不住的指尖流光。

    像与美女同行的机会,情景。

    握不住的缘分,握不住的交集。

    随着到家,让那些都成为过往。

    至于下次,又多么的考验天时地利人和呢。

    陈凡到家了,每个周末都有机会回家。

    不是每个学子都有这种回家的机会的,唯有离家不远,唯有周末有假放的才有。

    陈凡早年的求学生涯,就建立在这种生活条件上。

    到了家里,陈凡又能够和父母们团聚。

    又能够陪父母们共进晚餐,又可以惜一惜久违的亲情了。

    在家里,他是有农活干的。

    只是从小陈凡就知道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

    回到村里,他总是以为自己是个学生。

    “一切以学习为重,一切以学业为重。剩余的,那都不是事。”陈凡是这样想的。

    可陈道初是过来人呀,那么多年的江湖行走,岂会不知道,陈凡有点忽视了生活的根本。

    生而为人,那得努力的做事,得努力的把事情做好。

    才有生活,才能获得物资补给,才有更好的未来。

    于是在陈道初的坚持跟要求下,陈凡带着兼顾生活跟学习的想法。搬来了板凳,桌子,撑起了遮阳伞,在家门口一边写作业,一边晒稻谷。

    别小看这么小小的一件事,没经历过汗滴禾下苦,没经历过播种插秧。

    没经历过割稻苗,晒稻谷。

    你都不知道,口中那三餐充饥食,有多么的厚重。

    陈凡那时候,还不知道种田之后,有些稻谷终究会是他年远走他方的果腹粮。

    只是他老爸坚持让他做,他就去做了。

    那时候的他,骨子里,还是觉得读书才是最有用,最上进,最重要的事。

    却是不知道,人生的早年,力耕得粮食的常识跟观念,也进入了他的阅历中,成为他知道,那每顿的熟饭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在人生攀登大道的路上,他没有脱节,早早的就参与了种粮食,知道了一口米饭的份量。

    在往后余生的生涯里,每每拿着钱财去消费粮食。

    他都会习惯性的掂量一下,握在手中的钞票,与那顿果腹的粮食相比,孰重孰轻。

    事已至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呢?

    人生不仅仅,要学会生活,还不能错看生活。

    陈凡在尽量的权衡着学习与生存,工作与生活。

    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要怎么应对这种,很多件事情都挤到了一起的难题怎么处理。

    只是地利已定,服从人和,竞争天时。

    在同一时间,做好家里的家务活,兼顾起学习,双管齐下的去走自己的人生。

    陈凡内心的想法颇多,但时机稍纵即逝。

    要处理好人和,陈凡得按照陈道初的意思,不让他徒生怨念,所以得听话照做。

    另一方面,这两天放周末在家,地利已定,不容多虑。

    最后的天时,终于确定下来了。

    既然选择了齐头并进,一同处理,那就是他往后余生里需要坚强,需要努力的源头。

    人生有很多不同种的人生经历,不是每个人的工作都一样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种地的,有建房的,有教书的,有开车的,有开厂的,有当官的……

    给陈凡选择,陈凡还是选择了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

    那是陈凡内心最深处的优越感,他坚定着,在学识还未突破这个枷锁之前。

    在所掌握的学识,还不足以明悟各种缘由之前。

    他选择了去坚定这句话,然后好好的活着,活好。

    他不知道现在的生活中有几人对他有意见,也许在未来里,他会稍有长进,也许在未来里,他会明悟到。

    唯有均衡发展,那才是最优秀的人才,那才足以过上富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