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下之乱世枭雄 » 31 为苍生立命

31 为苍生立命

    新朝建立,朝中人才稀少,朝廷广招人才,刚在刑部任职的太史空嘉,看到刑法中的条例,时而愤怒,时而忧心。

    今,朝堂之上,太史空嘉提出一个问题:刑法如何量刑?是谁来量刑?

    大臣们和皇帝都知晓自古以来刑法是如何量刑,大臣们不说,是不敢说,皇帝不说是想看谁敢说。

    过了许久,皇帝问道:“诸葛爱卿能否说说你的看法。”

    诸葛正道:“皇上是想听真话?还是听奉承的话?”

    “朕只想听真话。”皇帝想看看诸葛正说的真话是不是和自己心中的一样。

    “自古以来刑法大多是王公大臣制定的,刑法中基本都是有利于王公大臣的。”诸葛正没有把话说全,这是人人都知道事情。

    皇帝自然听懂诸葛正的意思,话说白了,会惹到某些人。皇帝继续问道:“那你说,那你说我大乾皇朝的刑法该如何量刑?”

    诸葛正反问道:“皇上是想为万世开太平而量刑?还是为一己之私而量刑?”

    皇帝道:“两者之间的区别说来听听。”

    诸葛正道:“想要为万世开太平的法,可学商君之法,用商君之法为基础,来制定适应这个时代的律法。若想要一己之私,只要制定有利于朝廷,有利于皇上的律法即可。”

    “后者不可取,请太史爱卿说说商君之法。”皇帝凭直觉的问太史空嘉。

    太史空嘉道:“商君之法,若细看,细品,大家可以发现‘公平’二字,商君制定了顺应那个时代的律法,强大了大秦。”

    能够强大一个国家的律法,皇帝来了兴趣继续问道:“太史爱卿说清楚点。”

    太史空嘉道:“皇上请看这份奏折。”

    太监取走太史空嘉手中的奏折交给皇帝。

    商鞅将“法”融入秦国,秦国将“法”发挥极致。(在那个时代。)

    商鞅之法,立国之法,定国之法,强国之法。

    商鞅以军功定荣华富贵,凡是有志者,凡是有能者,皆可来为大秦开疆扩土,皆可来大秦封侯拜相,那是个能者居之吃人的时代。

    对有能者的平民来讲,那是个公平公正的帝国,同样是个包容人才的帝国。

    商鞅的军功之法,在这个时代可取吗?

    旧时代总以丛林法则生存,吃人之法的出现,那是无奈之举,也是乱世之举。

    这个时代不需要吃人的法则,我们可以同富贵、共富裕,共同建太平盛世。

    这个时代不在需要为权贵们去流血,去牺牲,我们要把热爱和平的人聚集在一起和睦相处,共同书写文明,共同见证历史。

    ……

    皇帝看完奏折后,就已经知道太史空嘉和诸葛正通气过。皇帝道:“朕在你这篇文章中看到了解放思想的意思,朕今天不想讨论解放思想这事,朕想知道该如何量刑。”

    太平空嘉道:“皇上想为万世开太平而量刑,就该问天下该如何量刑。”

    皇帝道:“问天下?怎么问?”

    太平空嘉道:“请问皇上百姓讨厌什么?”

    皇帝思索一下后道:“百姓讨厌的东西多的去,如贪官、帮派这一类欺压百姓的恶势力,多的朕一时间都说不出完。”

    太平空嘉现在知道,皇帝不是昏君,懂的很多。太平空嘉道:“微臣认为想要为万世开太平而量刑,就该为天下而制定刑法,量刑的高低在于百姓对该事件的厌恶等级而量刑,用1到10分来比喻,百姓讨厌1分,量刑就低,百姓讨厌10量刑就高。”

    皇帝知道,量刑这事又是长远的制定方案。皇帝道:“朕观历史,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大多是皇权无道,朝廷无德无能,贪官混乱一方,导致农民起义,对贪官包庇恶势力,该如何量刑?”

    太史空嘉道:“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恶势力之所以存在,是朝廷用人不当,让贪官污吏勾结恶势力祸害一方,对包庇恶势力的贪官该如何量刑,这就要问皇上对贪官的看法。”

    皇帝道:“贪官包庇恶势力是朝廷用人不当,爱卿真敢说。”

    “若皇上觉得微臣不该这么说,那微臣换个说法。贪官违背了为百姓谋福的初心,成了祸害一方的罪魁祸首,朝廷痛定思痛,为百姓主持正义,铲除一方祸害……”

    “好了,爱情别说了。”皇帝听不下去了,太平空嘉无论怎么说,都把贪官的存在绕道朝廷用人不当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