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枯坐魔窟三十年,出世即显圣 » 第二十五章 孟夫子在为谁动用传世书卷

第二十五章 孟夫子在为谁动用传世书卷

    幽州。

    兴远县。

    一位老儒生走过城门。

    他明明走得极慢。

    却一瞬间消失在原地。

    巡逻官兵揉了揉眼睛,原地只留下一阵风吹落一片叶。

    他连忙顶了一下同伴。

    “喂,刚才你有没有见到一位老儒生?”

    “没有啊,看错了吧。”

    “奇怪了……”

    喧闹的大街里无声无息地窜入了一道身影,又悄然消失。

    很快。

    这道身影出现在了一座山前。

    这是兴远县附近,唯一的高山。

    苍岚山。

    “看来妖魔确实停止了动作,一路都没有异常。”

    这位老儒生,自然就是孟夫子。

    他一路行走过数州之境,切身查探周遭的妖魔气息,均未有所发现。

    不过在这座苍岚山前,他停了下来。

    “此处,竟有一丝气运。”

    抬足。

    孟夫子便来到了山顶。

    兴远县百姓冢,顿时出现在眼前。

    “原来是这里。”

    “第三十三座小天魔窟,被造成了百姓冢,是那位周阳长老的手笔。”

    “鞭山移石之间,竟盘活了此处的气运。”

    “不过,此处的气运已被人吸走,只剩一丝气息犹存……”

    他遥望上去,上面写了数千百姓的名字。

    还有一句话。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心中仿佛被什么击中了一般。

    孟夫子不自主地瞪大了双眼。

    心潮起伏之间,一段过往涌上心头。

    那时候。

    孟夫子还不是夫子。

    他问自己的老师。

    “老师,你常说,我们要敬天知命。为何天道要让妖魔屠戮,饿殍遍地,苍生愁苦?”

    老师慈祥地轻抚他的头顶,回答道:“天道无所不在,天道形诸于魔,即魔道;形诸于人,即人道;形诸于吾,即吾道。吾道未成,故魔道纵横。”

    他似懂非懂。

    后来,他成为了长生书院的夫子,带着弟子们镇压妖魔。

    但魔似乎无穷无尽。

    而且比他们的手段更多。

    无法彻底灭了魔。

    世间愁苦依旧。

    孟夫子已然强大到了一个瓶颈。

    他的道心开始动摇。

    这条路,好像看不到尽头。

    而他的寿元,也在一日日减少。

    虽然表面他永远是风轻云淡,坐镇天下的夫子。

    但偶尔间,他的心绪也会飘忽。

    这是他从未跟别人述说的心事。

    直到看到这句话。

    令他浑身一震,滞塞的思绪瞬间开悟。

    “是啊,人间正道是沧桑……我怎可动摇?”孟夫子开怀大笑。

    “好!好!此句当流传千古!”

    他打开一本空白的书卷,提笔抄录了这句话,将书页撕下。

    天空中,顿时铺陈出一道白布。

    凭空显现一杆金笔虚象。

    只见金笔在其上一个字一个字地书写。

    这番异象,震动兴远县。

    徐安直接冲出府衙。

    看到天上的白布,他震撼无比。

    “那是传世书卷!整个乾元王朝,只有孟夫子才持有的传世书卷!”

    “当孟夫子觉得有文章诗句可以传世千古之时,才会动用,向整个乾元王朝书写,广为传诵!”

    “到底是什么诗作,有此殊荣?”

    兴远县的百姓都走了出来。

    大街小巷,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上的活计,遥望天上。

    “快看,天上有仙人在写字!”

    “写的什么字?天……若……”

    “这句诗,怎么这么熟悉?”

    幽州知府衙门。

    徐少湖听到轰动,连忙走出来,顿时震惊。

    “传世书卷,孟夫子在为谁动用传世书卷?”

    “还在写。”

    明心禅师早已在门前观看,亦是深深凝望。

    “天若有情天亦老……”

    念完这一句,他浑身不禁一颤。

    “这句诗中,竟然蕴藏佛法奥妙!”

    “此言所说,乃是人间七情,天人五衰……”

    一瞬间,明心禅师想到了很多。

    之前,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领悟佛法。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

    “情乃因缘所生,依缘生依缘灭,天若有情,自然也有生灭!”

    下一句是什么?

    明心禅师若有所悟,感觉有什么呼之欲出,一股堵塞心头的不痛快,令他恨不得立刻看到下一句。

    只要看到下一句,他的境界修为,可能更上一层楼!

    沧州府衙。

    知府崔清和诸葛云都在凝望天际。

    两人都是不自觉屏息凝神。

    “下一句写完了!”

    崔清忽然瞪大眼睛,疾呼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想起自己从崔家不起眼的小儿子,一步步成长到一州知府,诸多艰辛。

    回想起治理沧州的诸多苦难。

    回想起他巡视诸县,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多少房屋空空无人,多少妖魔祸乱世间。

    这世道,灾厄似乎永无止境!

    然而……

    只有前行。

    只有更加努力的前行,才能击破这混沌的局面,换来天地乾坤的清朗!

    崔清心中无比激荡,热泪盈眶。

    诸葛云也在这一瞬间,明白了许多。

    为何自己的诗,一直没有被夫子认可。

    为何自己的诗,满朝赞叹,却没有登上传世书卷。

    “因为我没有情。”

    “我没有体恤天下苍生、世间正道的情!”

    诸葛云反复诵读天上的这句诗,这句诗只有两个半句,却让他心绪激荡,久久不能平静。

    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开始迫切地看着,天上那根金笔,写下谁的落款。

    乾元王朝。

    太极殿。

    永乐帝站在殿门口,目光炽热地盯着天空上的璀璨金字,情不自禁地反复诵读。

    “是谁?”

    “朕要知道,是谁写出了这般豪气千古的诗作?!”

    事实上。

    整个乾元王朝十三州。

    三大圣地。

    十数个仙门。

    都被孟夫子百年来都未曾书写过的传世书卷,所惊动了。

    整个王朝的目光,在这一刻,都聚焦在了天空之上。

    他们都想知道,是谁,写出了如此动人心魄的两句诗。

    仅仅两句,道尽世间疾苦,说尽正道艰辛!

    动人心魄,荡气回肠!

    这时。

    天上的金笔动了。

    金笔的动作,牵动了千万人的目光。

    金笔在这一页‘传世书卷’的最后,写下了作者的名字。

    只有两个字。

    周阳。

    落款毕,天书震颤,金光波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

    “周阳仙人,一看到我就知道是周阳仙人的题字!仙人写的诗,传世千古了!”

    “天啊,周阳!竟然是那位周阳长老写的!”

    “周阳道友,竟有如此诗才……”

    “立即召周阳仙长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