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哪这不是三国 » 第十四章 诸侯聚义

第十四章 诸侯聚义

    果不出李大阳所料,他说的历史事件一一发生了。

    曹操果然在豫州陈留召集义兵,共讨董卓。于是李大阳忙点齐五万军马,带着关张前往酸枣会盟。

    前来会盟的,算上李大阳和曹操,共十八路诸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牧韩馥。第三镇,豫州牧孔伷。第四镇,兖州牧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牧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蓟侯左将军幽州牧领并州牧李大阳。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各路诸侯兵马多少不等,最多的是李大阳五万,其次是袁绍三万,其次都是一二万人。军寨连接二百多里。

    诸路诸侯坐定,李大阳看到袁绍帐下,一人两耳垂肩,双手及膝,身后是一白袍银甲的少年将军,这分明是刘备带着赵云,他心下一惊:看来这枭雄永远都能找到自己的机会。

    可李大阳就装作看不到的样子,面部没有任何变化。

    河内郡守王匡向众位拱手道:“既然我们今天纠集义兵,应当立一盟主作为首领,众人听从指挥,才能与董贼一战。”

    曹操开言道:“袁本初四代人都身居朝廷最高的官位,门下官吏数不胜数,应当本初做盟主。”

    袁绍连连推辞:“子亮少年英才,屡立奇功,官位最高,兵甲最足,应当是子亮做盟主。”

    面对众人投向自己的目光,李大阳站起身来,向袁绍深鞠一躬:“愿祁乡侯莫要推辞,大阳资历尚浅,根基不稳,名声无几,身份微贱,我这样的燕雀,怎能比祁乡侯凤凰的光辉。您这样做,要折煞在下了。”

    袁绍推辞再三,众人都推崇袁绍,于是袁绍设坛登台,焚香祷告,拔剑歃血,众人结盟。

    众人分爵位年龄坐定,袁绍朗声道:“我既然当了盟主,那么一定要立下规矩,功必赏,罪必罚。袁术听令!”

    袁绍的弟弟袁术坐着,眼睛也不抬一下,随意地说:“在下听令。”

    原来这袁术是嫡出,袁绍则是庶出,他一向瞧不起袁绍,可如今袁家被困在京城,袁绍被推为盟主,他也只好寄人篱下。

    “我命你总督粮草,保障后勤供应。”

    袁绍表面看上去波澜不惊,其实心里十分得意,这后勤做好了,没有什么军功,做不好则大罪一等,可以直接处斩,袁绍是为了报自己儿时被袁术欺辱的仇。

    “既然后勤已经保证,谁愿为先锋,直取必经的汜水关?”

    “末将愿往!”

    李大阳心下明白,这是孙坚请战了。李大阳微笑不语,他明白所有的事情都在按自己的预算一步一步地走着。

    果然不多日孙坚在汜水关与守将华雄一战,因为智力不敌,且袁术私心不给粮草,而被华雄打的落花流水。

    孙坚汇报作战失败的斥候和华雄来联军营前叫骂的报告同时传到了联军的大营内。

    袁绍大怒道:“谁敢去斩了华雄,立这大功?”

    帐下一武将出列:“小将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