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昭若日月之明 » 北海第十一回

北海第十一回

    整间牢狱中只有两人的声音回荡。

    昭昭沉思,自她有记忆开始,便是在街边脏兮兮的躺着,可先前的记忆是一丝都无,昭昭甚至不知道自己名唤什么,大家只知道她是个乞丐,便一直用乞丐称呼她,不过昭昭也不在意就是了,尤其是姐姐称呼她时,其实她还挺喜欢的,有种莫名的宠溺。

    “小乞丐,你叫什么?”女人将昭昭的思绪唤回。

    昭昭一怔,随即说道:“我不记得了,便是连先前关于我的种种我都想不起来。”

    女人也是愣住了,反应了一会儿后,又对昭昭说,“哎呀小乞丐,你这是失忆了呀。”

    昭昭不置可否。

    “不过小乞丐,我想我应当能将你治好。”女人自信满满,似乎是对自己的医术很是满意。

    昭昭:“姐姐,失忆也能治吗?”

    女人:“那是当然!所以小乞丐,我们更是要抓紧时间从这里出去呀。”

    整间牢房都回荡着女人所说的要从这里出去,原本安静听着两人说话的其他犯人,此时有几人都忍不住出声。

    囚犯甲:“你们想要从这里出去,恐怕还是有点难啊。”

    囚犯乙:“哼,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做梦吧!还是想想在这里怎么更舒服吧。”

    囚犯甲:“不是我说,你们想要出去却是很难对吧。”

    听着二人的声音,女人缓缓说着,“其他的我也不必多说,你们也不必假意劝我们。”

    囚犯甲不屑的哼了一声,而囚犯乙也只是无奈地摇摇头,在他们的眼中,女人和昭昭是自不量力,这么多年来,若是能逃出去,又怎会还在这儿继续受着牢狱之灾,更何况他们也都是尝试过的。

    昭昭不言,自失忆后便遭遇这般事宜,她想不通为何萍水相逢的两人会如此污蔑她,在这里他们都是看人下药,他们都说是昭昭的错,这使昭昭百口莫辩。

    。。

    在收到那个紫色瓶子后两日已过去,这两日间,白衣少年仅仅将殷州大概事宜弄清楚,殷州便是这里。

    十年前,姜朝濒临亡朝,姜朝皇帝终日沉醉于美酒佳人,流连在片刻的欢愉中,便是早朝也不去,弹劾的奏折也堆满了御书房,凡是前来劝诫姜朝皇帝的,都被他毫不留情地杀头,此后再无大臣忧心家国之事,他们早想到这个朝代该更迭了,为了逃命不择手段,姜朝百姓苦不堪言。

    陆家家主是当时的太尉大人,他听说姜朝皇帝那些荒谬的事,便是连进谏都没有,他手握兵马大权,联合司马羡起兵抗议,可姜朝皇帝早就民心臣心皆失,他们轻而易举便夺得皇位,姜朝皇帝名下有一儿一女,太子奋力保住他那个仅仅六岁的妹妹,被陆家家主带回,随后几人翻遍整个殷州都未能找到那位公主,想来公主早已逃出殷州。

    自此姜朝覆灭,司马羡即位,改国号为“越”,而陆家家主被任命左相一职,辅佐司马羡。

    司马羡作为一个毫无权势的平民坐上帝王之位,越国境内分为三种人,分别是支持司马羡篡位的老百姓,和希望司马羡能带领好越国的中立派,以及怒骂司马羡,认为他不配坐在龙椅上的贪权小人。

    对此司马羡并未过多回应,仅仅用了两年便让这些反对之人哑然,他用实力打脸。

    如今的越国欣欣向荣,再无曾经的鄙夷之人,只是姜朝公主至今没有下落,司马羡命人足足找了十年。

    白衣少年手中紫瓶内液体翻涌,将他的思绪拉回。

    调查了这些事宜后,他开始慢慢接受自己的身份,以及他认为很疏离的名字“陆亦之”。

    不过现下更重要的,便是找到神医李卿,恢复记忆。可是顾医师说过李卿在牢中,他还需想个法子进入地牢,然后光明正大的将李卿带出来才是。

    千尘命人打听了李卿入狱的原由,说是李卿偷了赵家小姐的昂贵首饰,不过整个殷州的人都知道赵府千金刁蛮无理,负责打探的小厮悄声对千尘说,“少爷,估计这李卿姑娘是被陷害的,之前街上就有个人被诬陷,不过那赵家小姐见只是个小乞丐,那小乞丐毛手毛脚又惹怒了她,当即便把那个小乞丐押送地牢里。”

    “哦?竟有此事。”少年好奇的抬头。

    小厮一下子兴致勃勃了起来,“可不是嘛少爷,不过少爷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亲自去找典狱长周大人。”

    小厮当然是不知道千尘是要救人的,他只当少爷是一时兴起,便也不是很在意。

    “既如此那我待会儿便去一趟吧。”千尘认真的深思。

    “好。”小厮反应了一会儿,“啊?少爷待会儿就去?”

    少年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少爷原是如此着急吗?”小厮担忧的神色更是明显。

    “嗯。”千尘又想了想,“不过你可千万不能透露出去,尤其是我爹。”

    见小厮有些为难,千尘又继续道,“你要是说出去了,我就。。。我就说是你先告诉我的,目的就是让我感兴趣。”

    小厮闻言有些慌张,“别别别少爷,我可不敢说出去。”

    千尘满意地点点头,而后将陆净那印有左相的令牌给悄声拿走。

    反正今夜我父亲不回府,那就借用一下吧,千尘如此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