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梁我做主 » 第二十八章:秦晋之好

第二十八章:秦晋之好

    栖霞寺就位于栖霞山上,此寺建于前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梁初时,因为高僧僧朗在此宣扬“三论教义”,一时名动,由此栖霞寺成为江南三论宗(也称法性宗)的始祖。

    其与鸡鸣寺、定山寺、同泰寺,同为当时建康的四大宝刹。

    “如此重要的事,为何母妃不与我说?”萧欢大为惊讶。

    “许是怕你反对,才不与你说罢。”萧誉迟疑道。

    萧欢叹了口气,不知道等下要不要劝一下母妃。于是道:“此事,皇爷爷可知?”

    “母妃早几日去栖霞寺见了住持,言明出家之事。只是母妃身份特殊,住持不敢,说是需要皇上御敇批准才肯收纳。”萧誉缓缓说道,“却不知母妃,是否已向皇爷爷提及此事。”

    萧欢猜想蔡英应该还没有与老皇帝说,否则,陛下不可能不问问他这位长子的意见。

    “明日,我便向陛下言明此事。陛下是佛家中人,必不会拒绝的。”

    门口,忽然传来太子妃的声音。

    只见她提着为萧玥准备好的包袱,看了三个孩子一眼,接着道:“母妃知你等一片孝心,不肯母妃削发为尼。但此乃母妃心愿,也是为你们父王祛难安灵,为你们祈福祷安。欢儿也不必再劝。之所以等到今日,便是想再见欢儿最后一面。如今你贵为吴王,他日你我母子,只怕相见难矣!”

    萧欢张了张嘴,却终究没再多说什么。蔡英说的这么坚决,只怕出家为尼,是保全她与太子名声最好的一个办法了。

    但萧欢却有自己另外的打算。

    现在他还只是一个没有多大实权的吴王。

    有朝一日等他继承储位,甚至登上大宝。萧欢会把蔡英接回皇宫,至少,他不会让母妃一个人在寺庙里度过此生。

    “欢儿,适才誉儿所说的,你便答应了他。等母妃去了栖霞寺,你兄弟二人在一起,也可齐心协力,互为帮助。玥儿,母妃知道你向来疼她。长兄如父,母妃相信你会照顾好她们两个的!”

    蔡英说到后面,声音已经有些哽咽。

    萧欢再也忍不住,一滴眼泪掉了下来。他立马伸手擦掉,说道:“母妃,孩儿一定不会让你受委屈的。等他日时机成熟,孩儿一定会接回母妃的,让您和孩子们一起,也不用担心其他的事情!”

    蔡英撇过头去,清泪落下。

    房间里,气氛很是沉闷。年幼的萧玥,低着头,揉捏着自己的手指头。

    萧誉沉默不语,放在桌子下的手却狠狠的攥了起来。他知道,除非大哥当上皇帝,才有可能把母妃接回来。

    最终,萧欢还是带着萧玥离开了东宫。

    临走的时候,他拍了拍萧誉的肩膀,说道:“母妃既心意已决,做孩儿的也只能遵其意。但不要忘了,母妃对你我的嘱托!这几日,你就先陪着母妃,哪儿也不要去。有什么事情,可以派人出宫到府上来找我。”

    “大哥放心,弟谨记在心!”萧誉重重地点点头。

    ......

    萧欢回到王府时,时候还早。让下人就在自己对面的厢房收拾了一间给小妹住,又安排两个丫鬟照顾她,这且不说。

    随后又派人去把徐世友叫了过来,把老皇帝的御笔亲赐交给他,让他连夜派人装裱牌匾,明天就派上用场,然后还要宣扬一番,好让一些宵小之徒警醒。

    徐世友见了大为惊叹,大呼吴王殿下英明神武,连这样的招数都想得到。有了这块金字招牌,谅王家和袁家这样势头再盛的世家大族,也绝不敢对冰天雪地动强!

    萧欢不知道的是,萧衍在他离开之后就召见了萧昂,对于袁家和王家今日的行为,萧衍立即就有了眉目。

    随后,萧衍就召见了司空袁昂。

    萧氏与袁氏在萧衍的父祖辈一代也是联姻家族。萧衍先是与袁昂说了些嘘寒问暖的话,随后就说道:“朕听闻司空有一孙女,年芳十五,生得端庄贤惠,才智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书画方面,深得司空天赋。朕的皇孙吴王,今年正好十五,未曾婚配。朕有意同司空再结秦晋之好,司空以为如何啊?”

    已经七十岁的袁昂,却不同其他高龄老头一样老来消瘦。袁氏家族的男子向来以相貌英俊著称,这袁昂不仅健壮有神,眉宇间也可见年轻时的英俊。乍一看,倒很难有人会认为他已是古稀之龄的人。

    袁昂闻言一愣,心想老皇帝今儿个是怎么回事,突然提起要与他袁家联姻来。袁昂虽身兼双宰府之职,但底下的事情都是徐勉和朱异二人做主,自己向来很少干预他二人办事。莫非家里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不过当萧衍提到皇孙吴王时,袁昂还是有些惊诧。近来朝堂上议论最多的,就是这皇孙吴王。甚至不少大臣都私下议论,陛下有意立皇孙吴王为储君。

    若真如此,萧衍给吴王选妃,那选的可就是以后的皇后了!

    袁氏自魏晋以来,掌朝大臣者不计其数。但,还就没出过皇后!

    即便如袁昂这般不贪图权贵之人,对于这样的殊荣,也不免心动。

    袁昂就一个大孙女如今年芳十五,那就他是儿子吏部侍郎袁君正的女儿袁雪妍。

    但,对于不明其因的联姻,袁昂这般久居高位之人,还是保持着应有的谨慎态度,开口说道:“陛下恕罪,臣年事已高,对于臣之孙女婚姻之事,由犬子君正做主。此事容臣回去之后与犬子说起,再请回复陛下!”

    萧衍闻言,却是摆摆手道:“司空大可不必。既是你儿做主,那朕叫他来当面询问便是。吉安,宣吏部侍郎袁君正来!”

    袁昂见萧衍如此急切地想要得到答复,更觉心中古怪。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袁君正来了。看到父亲也在,袁君正有些诧异。

    “臣袁君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袁君正跪拜行礼。

    “起来吧!”萧衍挥挥手,接着道:“袁侍郎,朕的皇孙吴王,你可知其人呐?”

    袁君正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搞得一脸懵逼,朝一旁的父亲看去,只见父亲两眼盯着屋顶,不知所然,只得说道:“臣听闻吴王殿下,孝行性恭,德才兼备,人皆称能。只是臣未见其面,不得详知,请陛下恕罪!”

    萧衍笑道:“你之所闻,皆无虚假。如今吴王年满十五,尚未婚配。朕闻听侍郎有一女,端庄淑惠,才貌双全。朕欲给吴王纳妃,与汝袁家再结秦晋之好,侍郎意下如何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