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梁我做主 » 第十三章:皇储之位

第十三章:皇储之位

    华林园位于鸡笼山脚下,同泰寺东边,仍处于皇城之内。始建于三国吴,为南朝历代皇室的御花园。

    这里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梁武帝时,又在园中增建了一座两层的高阁。上层叫做“重云殿”,下层叫做“兴光殿”。

    阁前还有两座高楼,东面的叫“朝日楼”,西面的叫“夕月楼”。这两楼建造得巧丽无比,更神奇的是,上楼的阶道,要绕九转才能登临。

    阳光穿过树叶撒在御花园的草地上,留下斑驳的影子。

    从洛阳来的上百种牡丹,此时正在园圃里开得娇艳欲滴。

    萧衍独自一人坐在凉亭里,盯着那些花开正盛的牡丹,正在沉思着什么。

    这时,梁帝的贴身太监吉安走了过来,小声说道:“陛下,尚书仆射徐大人到了。”

    萧衍收回了思绪,挥了挥手道:“叫他过来。”

    不一会儿,徐勉便被吉安带了过来。

    自曹操挂丞相一职而挟诸侯以来,帝王多不设此位。尚书台则成了自魏晋以来中央政府最高的权力机构之一。其中,尚书令、仆射称为“端脑”和“端副”。地位在中书令(中书省一把手)和侍中(门下省一把手)之上。

    但是自东晋以来,尚书令和仆射及其郎中之位多不奏事,于是权力渐渐转移到令史手上。到了南朝时,中书舍人成了皇帝的机关要职,尚书台权力日益趋下。

    到梁武帝徐勉任尚书时,这种情况才稍有好转。其与中书舍人朱异共掌朝廷机要,朝中暗地里称二人为左右丞相。

    但由于徐勉向来行事低调,中规中矩。于是朝中不少人便暗中倾向朱异。

    朱异有才,又得前任宰府沈约推荐,深得梁帝宠信,于是在朝权势日益庞大。

    但朱异也知道,徐勉若要争权,他绝非对手。于是平日里也多不敢得罪徐勉。二人倒出奇的保持着和平共处的局面。

    而这,便是梁帝高明的驭人手段。

    “臣徐勉,参见陛下!”

    已经六十五岁的徐勉,脸上波澜不惊。

    “仆射不必多礼,起身吧。你我二人,既是君臣,也是老友。”萧衍摆摆手,“来,坐下说。”

    徐勉知道这位老皇帝的脾气,倒也不客气,在萧衍对面坐了下来。

    “找你来,是有件事想问你。”萧衍不急不缓地开口道。

    “陛下所问何事?”

    徐勉面无表情。

    萧衍朝边上挥了挥手。

    吉安识趣地退了下去,华林园外布满了戒备森严的禁卫。

    萧衍看向徐勉,沉声道:“皇储之位!”

    徐勉正准备捏一块糕点尝尝,手伸出一半便停住了。太子薨逝那晚,众臣建议梁帝商议储君,梁帝拒绝了。没想到,今日梁帝召见自己,会以皇储之事相问。

    老皇帝今年已经六十七岁,太子薨逝,储位便成了当前的头等大事。

    徐勉最初听闻太子薨逝时,任他心智如何坚韧,也不由思绪万千。本想着以自己的稳固地位,老皇帝走后,以宰府之位再辅佐新君上位,成就两朝元老,也可在史书上写上一笔。

    可偏偏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太子,英年早逝了。他心中有忐忑,有不安,还有莫名的担忧。

    除了太子,老皇帝还有很多年轻气盛的儿子。他们个个身兼要职,统领一方政权。有的甚至手握重兵,镇守要道。

    要说徐勉不在乎谁人做皇帝,那是假的。习惯了手中掌握权力的人,想突然放手,是有很大难度的。何况,新君能否保全他这个先皇的旧臣,也是说不定的。

    但现在徐勉已经没有最开始的那份焦虑了。只见他站起身来,正了正袍服,跪倒在地道:“陛下,请恕臣直言。若是陛下在太子薨逝那日问起,臣也是这般说法。今日,臣还是这般说法。”

    “说!”萧衍淡淡道。

    “太子薨逝,按制,当由太子嫡长子,即陛下嫡长孙继承大统。故臣,请立吴王殿下为储君!”

    徐勉说完,心里松了一口气。

    要说他没有私心,可能现在带那么一点点。但是徐勉可以保证,立嫡长孙为储君,是他自太子薨逝起就有的想法。只不过如今了解到嫡长孙的一些行为事迹,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罢了。

    徐勉是读书人,对于礼制,看得非常重。况且他只有一个儿子,也没有在朝中为官。此事若不成,大不了自己告老回乡,至少也不会在史书上留下贪恋权贵,无视礼制的骂名。

    萧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神色,把徐勉扶起来,说道:“你说的固然没错。但是,朕还有这么多个儿子,正是年轻气盛之时,虽不如太子那般有能耐,但也不差。如老三晋安王,行事稳重,才能不输太子。再如老五庐陵王,马上功夫了得。朕便是打下来的江山,他们都是不错的人选。”

    徐勉闻言正色道:“陛下若立晋安王为储,则置庐陵王与其余诸王于何地?置祖宗礼法于何地?况且,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陛下岂不闻晋之八王之乱乎?”

    “那朕问你。朕若立吴王为储,难道其余诸王便会相安无事吗?”萧衍反将一军。

    这,正是如今困扰萧衍的心结。

    徐勉能想到的,老皇帝怎会想不到。他要的,不是别人教他怎么做,而是这么做了之后,能不能得到一个平衡。

    这才是他这位皇帝需要考虑的事情。

    选谁为储君,才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江山的稳固和政权的稳定。

    “吴王殿下身为太子嫡子,陛下嫡长孙,受储君之位,于礼制合法。诸王若有异心,朝廷发兵镇压,是为正义之师。只要祖宗礼法在,诸王便是心中不服,也断然不敢造次!”徐勉面容严肃道。

    萧衍细细咀嚼着徐勉说的话,没有出声。

    徐勉见老皇帝没有说话,还以为他觉得自己有私心,于是说道:“陛下,臣请立吴王殿下为储君,绝无私心。臣与吴王殿下除了那日在显阳殿见过,往前素未谋面,更无交情。臣一心只为大梁江山永固,为陛下分忧,请陛下明鉴!”

    “徐爱卿之心,旁人不理解,朕还不知道吗?”萧衍哈哈一笑,拍了拍徐勉的肩膀,“爱卿多虑了。朕心中已有答案,爱卿回去吧!记得,今日之事,暂且不要与任何人讲。”

    “臣,遵旨!”

    徐勉额上渗出一行细汗,连忙起身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