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她于北漠之上 »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一章

    杨暮芸看姐姐生气得离开了,自己内心也很过意不去。她怪自己的当时在气头上,居然口不择言得说自己的姐姐是外人。

    她本想追上去解释的,可现在她更担心予远,她要先回去看看他。

    尽管杨芳菲已经把话说到这种地步,杨暮芸仍然没有意识到她跟她姐姐之间的关系已经覆水难收了。她以为这次姐姐只是气恼她所说的话,等气消了,她们自然就会和好如初的。

    毕竟她们是亲姐妹,父亲曾教导过她们,在这世上,一定要跟自己骨肉至亲相互扶持。所以她打算过段时间,等姐姐气消了,再去赔个不是便是了。

    没有再多想,她焦急得赶回去。刚准备去予远房里看看,就被等候在门口的严峻叫住,“娘娘,殿下命我在此等候,请您去书房一趟。”

    杨暮芸望了一眼予远的房间,似乎没有听到有哭声,“殿下有说是何事吗?”

    严峻摇摇头,“殿下只命我在此告知娘娘,不曾交代是何事,还请娘娘跟随我过去一趟吧。”

    杨暮芸交代清泉去看看予远,自己便同严峻去书房找司凌南了。

    她一推开门,见司凌南悠闲得坐在椅子上喝着茶,桌上还放着一盘棋。

    “你刻意让人在门口候着我,就是叫我来下棋的?”

    司凌南见她站在门口未有要进来的意思,于是便起身来将她拉进书房,“自从有了予远,你成日里就围着他转,也不见你天天围着我?”

    “你多大了?人家才多大?再者说了,你不是成日里也不见人影吗?我想围着你转,那也得见得找你才行呐。”杨暮芸坐下喝了口茶,不紧不慢得说道。

    司凌南拿起一枚棋子落下,并冲着她扬了杨下巴,示意她落子,“今日我不是得空,立刻便来陪你了嘛?”

    杨暮芸一边下棋一边问:“对了,你近日都在忙些何事?怎的终日不见你人影?”

    “上次不是跟你提过,父皇命我安置受灾百姓嘛?这不管不知道,我接手以后才发现了这其中的不容易。”

    杨暮芸停下手里的棋,饶有兴致得问:“此话怎讲?”

    司凌南明白杨暮芸打小就跟其他女子不同,从不跟其他官家小姐三五成群得聚在一起谈论谁的衣裳做工考究,谁的珠钗价值不菲,谁家的小姐许了个好人家…

    还在学堂时,皇子们下学后聚在一起讨论国事时,她就爱在旁听着,在大家各抒己见,争得不可开交时,她总能语出惊人,从一些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方面提出不同的见解。

    所以司凌南跟杨暮芸讲这些事,从来也不是夫妻之间的闲谈罢了,也是希望她能从自己的角度给自己一些意见。

    因此,他立刻把最近遇到的事情跟她讲诉起来,“近两年不知何故,雨水多,夏季更是水患频发。下游的百姓不仅失去了房屋田地,辛苦了数月种植的庄稼也颗粒无收,很多人走投无路便想着来京城撞撞运气谋出路。所以现在愈来愈多的流民集聚在京城,父皇不得不命人在京郊开辟土地来安置他们。这人越来越多,不提其他,光每日布粥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那这些银子都是从国库里调拨?”

    司凌南摇摇头,“边境本就不安宁,还要提防着他国来犯,怎可轻易动用国库的银子?况且,安置流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长远之计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杨暮芸不明白这种需要耗费大量银子的事情,是谁有这种能力,可以不动用国库。

    “那每日所需的银子是从何而来?”

    “放眼整个京城之内,满大街的王公贵胄,平日里顶着爵位官职受了父皇不少恩赐,这个时候当然就得靠他们募捐了。”

    杨暮芸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司凌南,“你说让这些人收刮民脂民膏我信,但让他们心甘情愿拿自己口袋里的银子出来安置流民,我是断然不信的。”

    “呵,谁说不是呢?他们怎可是心甘情愿的?不是迫于父皇一道圣旨,他们即使是心有不甘,也不得不奉旨办事呐。”

    杨暮芸皱了皱眉,“我是觉得如此做法虽能暂时解决问题,但也不是长远之计。”

    “喔?”司凌南一听饶有兴趣得看着她,“你是否心里有了什么比这好的办法?”

    杨暮芸沉思片刻后说,“这些人在父皇面前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只要父皇开口了,他们即使是一百个不愿意也不敢说半个不字。长此以往,他们肯定会从其他地方把自己花出去的银子收刮回来。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他们还落得了一个慷慨解囊救苦救难的美名。”

    “这也正是我担心的地方,可是眼前也别无他法。才不过短短几日,我已听闻出现了布施的一碗粥里只有几粒米的现象。”

    “为何不给这些流民土地?他们有了土地,可以自己种粮食,这样过些事日,他们基本都可以保障自己填饱肚子了。”

    “京城周遭的土地早就无一寸是无主的了,何来的土地分配给他们?”

    “那一片片空地的所有权竟然都在他们手上了?那为何我竟看不到有人种庄稼,只是闲置在那儿任其荒草丛生?”

    司凌南瘪瘪嘴,“京城乃至方圆数公里的地界,土地都是寸土寸金的,拥有这些土地的人非富即贵,谁在乎那点儿粮食?”

    “那他们花大价钱买来的土地不是亏了?”

    “怎会亏了?如你所见,现在涌入京城的人口越来越多,三不五时甚至能看到来自大食等国的人在街上做买卖。等现在的城池住不下这些人的时候,就得扩建房屋街道,那就得从这些人手里购置土地才行。你说说看,他们是赚是赔呐?”

    恍然大悟的杨暮芸点了点头,“这些人果然有远见,在赚钱这方面我确实是没有天赋的。不过既然现在土地还空着,那些土地还没有给他们创造价值,扩建城池也是循序渐进的事情。那不如把用来布施的银子拿去将这些空闲的土地租下来,按人头分给流民,让他们先安定下来。”

    听完这次话,司凌南觉得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暮芸,你真的是太聪明了,我竟都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况且现在大哥还需要大量的劳力去加固河堤桥梁,那些青壮年的男子便还可以出卖劳力,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一份收入。这算下来,基本就能保障他们的吃穿用度了。而且也不用三不五时得强迫那些官员,皇亲国戚的募捐了,也算是帮他们解决了一大难题。”

    “看来这还真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呀。”

    司凌南已经没有下棋的心情了,他兴奋得抱住杨暮芸,喃喃道:“暮芸,能娶到你,可真是我的福气。”

    杨暮芸撅嘴不满得看着他,“你娶我就是这个原因?没有别的原由?”

    “这个原由还不够?”司凌南故意逗她。

    “当然不够。”

    “那你说说看,还有何原由?”

    “你娶我的原由还得我来说?也罢,既然殿下无事了,我便不好在此叨扰殿下思量国事。”说罢,杨暮芸起身毫不犹豫得便快步向书房门口走去。

    司凌南站起来一把搂住她的腰,顺势将她揽入怀中,柔情似水的目光仿佛一汪清泉般,让她甘之如饴。

    杨暮芸被司凌南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红着脸道:“你一直盯着人家做什么?好似第一天认识似的。”

    “虽然我们相识了十余载,但不知何故,我却怎么也把你看不够,真希望你就这么永远在我怀中。答应我,生生世世都要陪在我身边可好?”

    “下一世的事情谁知道?好了,你撒开罢,叫下人们看到了成何体统?”杨暮芸有些故意得说。

    “不行,我就要你答应,不然我就一直抱着你。”

    “好,好,我答应你,生生世世都陪在你司凌南身边,寸步不离,陪到让你烦为止。”

    听到杨暮芸这样说,司凌南比自己当时被封为太子时还高兴,“暮芸,你答应我的事可不能反悔。”

    “不反悔。”杨暮芸此时也心中暗喜,经过那么多事,她对司凌南的感情也逐渐增多。

    如果狄承是她年少时的心动,那司凌南则是她懂事后的真爱,两者都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是要同时拥有,而是这两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圆满了她的人生。也许人生曾有遗憾,但她更愿意珍惜眼前拥有的这一切。放下过去不代表忘情负义,而是更好得给身边的人一个交代。

    司凌南此刻也能真切得感受到杨暮芸的心已经完全属于自己,所以他情不自禁得紧紧拥抱住她,并在她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

    而这一幕却被提着参汤兴冲冲来找司凌南的杨芳菲撞了个正着,杨暮芸看姐姐面无表情得站在门口,立刻拍了拍司凌南,示意他将自己放开。

    司凌南也看到了杨芳菲,他倒是显得淡然很多,“你来找吾有何事?”

    杨芳菲本正欲离开,见殿下已经开口问自己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我想着殿下最近忙于政事,必定辛苦,亲自下厨为殿下煲了参汤来补补身子。不巧妹妹也在,想必妹妹也是心疼殿下来送参汤的,那我改日再来罢。”

    说完她便转身离开。

    “等等…”

    杨芳菲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看来太子也不是完全不顾自己的感受的。

    “殿下还有何吩咐?”杨芳菲故作轻松得问道,“难道妹妹忙于其他事,都没空给殿下煲汤?”

    杨暮芸有些尴尬,姐姐应该是知道自己从不擅厨艺,她自小连后厨都未踏入过半步,怎会为殿下煲汤送菜的?

    这些事情当然司凌南心里也是在清楚不过的了,他护着杨暮芸道:“吾堂堂太子,偌大的太子府内还缺一个煲汤的厨娘?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交给丫鬟下人们做便是,何苦还要太子妃亲自下厨?”

    这话着实让本还洋洋得意的杨芳菲甚是尴尬,没想到自己好心好意得来送参汤,却还要被羞辱挖苦一番。

    “殿下叫我等等,就是想跟我说这番话?”

    “当然不是,吾只是想告诉你,以后你来找吾,让下人通报一声。”

    杨芳菲看着司凌南一步之遥的杨暮芸,此刻的自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转身将手里的参汤塞到旁边春兰手里,“我们走。”

    ……